正午,因为已经秋季,此时并不闷热。北方与南方的气候差异在此刻具象化。
刘备在张飞的护卫下,带着几十名护卫与杨二郎杨三郎,在两寨中央的平野上与袁尚交换俘虏。
袁尚骑着一匹暗紫色的不知名宝马,一表人才,身旁是打扮极其嚣张的吕布,瞪大眼睛盯着刘备。
在二人后方几百步远,各有心腹将领统帅兵马虎视眈眈。一旦对方图谋不轨,一场遭遇战便会拉开帷幕。
刘备上下打量袁尚,见对方气宇不凡,似有龙虎之相,不禁叹道:“袁府君真是不同寻常。”
袁尚轻笑,回复道:“哪里哪里,安东将军臂长垂膝,目可视耳,同样非凡之相。”
刘备没有回话,示意一直怒瞪吕布的张飞将杨二郎和杨三郎押上。
刘备对杨家将可是喜爱得紧,俘虏以来一点没让这两人受委屈,不仅没受委屈,还命安道全为两人调养身子,杨业一见二人,激动之余有点惊讶。
怎么反而还胖了呢?
袁尚放声大笑,声如洪钟:“安东将军可是将我这两位心腹爱将照顾得好啊!”
说罢,他令手下放回简雍三人。
三人马上凑到刘备周围,弯腰请罪,态度惶恐。
刘备纵马上前,将三人护在身后:“无事,快快回寨,由安道全为你们检查身体。”
经过简雍身旁时,刘备鼻子轻动,闻到了他身上的酒香。
刘备目视袁尚:“看来宪和他们也受到了府君的一番招待啊!”
袁尚自得点头,仿佛刘备真的在夸他:“那是自然。招待简参军的酒,那叫一个千金难求。尚看出来安东将军喜欢,这就命人送您一坛。”
路过时酒香飘进鼻子里,刘备没有刻意去闻,闻到后也自认脸上没有任何变化,居然依旧被袁尚抓住了微小细节。
刘备心中对袁尚的提防再度攀升。
他正欲拒绝,袁尚又道:“尚听闻春秋君子,战前需互送礼物,战中不得趁虚而入,战后需归还俘虏。安东将军素以仁义处事,娶大儒郑玄之女,该有如此风范才对。”
“今日与尚换人,可见君子之风。我袁家亦为名门望族,该有的礼节一个不能少!”
刘备忽然想拔剑捅死袁尚。
此子狡诈甚于曹贼!
袁尚如虎,袁绍如犬!
袁尚短短三句话,在名义上直接把刘备带进了阴沟里。
春秋时战争结束后才交换俘虏,现在双方换人,岂不是说明已经打完仗了?
刘备能想象到袁尚下一步的计划:抓住孙乾一时半会儿不能到达常山的时间差,大肆宣扬此事,同时烘托他与刘备的君子人设。
烘托自己,袁家的人会配合;烘托刘备,郑玄在外的人脉会配合。
刘备当场便想到这条计策的两条后续,第一:刘备否认停战,出兵战斗打消众人疑虑。但这与刘备的战略安排不符,而且袁尚如此刻意为之让刘备担心对方早已设好埋伏等待自己。
第二:刘备接受停战,等待袁尚传播消息。
噱头打出去,别人再一看,刘备按兵不动,完了袁尚顺水推舟也来一手按兵不动——假事成真。之后刘备会获得左将军官印,收袁谭为徒,彻底失去与袁绍动手的理由。
到最后木已成舟,就算刘虞表示不会插手刘备与袁绍的战争,刘备也没脸继续打下去了。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的道理适用于刘备。
刘备没有急于做决定,他知道自己的水平,有些事情还是与自家谋士商议商议比较好。
拉扯几句后,两人各自带兵离开。
回寨路上,吕布气得咬牙切齿,心想:“小小一个荡寇将军,竟敢对我如此无礼!下回到了战场上,必战那黑厮狗头。”
吕布越想越气不过,纵马凑到袁尚周围:“喂,咱们啥时候再跟刘大耳过招?”
喂?你喂你妈呢。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袁尚心中咒骂吕布无礼,面上不想招惹这员猛将:“很快。刘备很快就会出兵攻寨的,温侯只管做准备便是。”
吕布离开后,赵普小声询问:“三公子笃定刘备会出兵,而不是选择更有利于其的按兵不动?”
袁尚点头:“如果刘备是一个利益至上的诸侯,他一开始就不会出兵冀州。分析刘备的行为,要考虑他重情重义的性格与以义处事的准则。”
“我相信那些利益对他而言都是过眼烟云,压根不会影响他的判断。”
“他会一直帮助公孙瓒的,直到...无力帮助。”
赵普有些狐疑:“三公子所说令普茅塞顿开,但是万一离间计不成功,刘备一直与公孙瓒配合,咱们该如何战胜他?”
袁尚手指吕布离开的方向:“那不有个匹夫做梦都想砍刘备脑袋吗?让他做主力,跟刘备互相消耗。也省得他一天起来无法无天的。”
“等他手中的兵打没了,他就变成了拔了爪牙的老虎,我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
赵普咂嘴:“驱虎吞狼,普佩服!不过,吕布应该不是刘备的对手吧?”
袁尚手指自己,又指赵普,接着指向杨业、潘美等人:“还有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