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魏仁浦的请求,公孙威(郭威)既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他反问魏仁浦:“袁绍提师北上,携赵王而得幽燕民心,幽州自庶民而至世家,皆翘首以盼,为之奈何?”
说通俗点就是,现在幽州的百姓们都伸长脖子等着刘虞呢,那心境大概跟嗷嗷待哺的婴儿等待母亲差不多,把战场移到幽州,公孙瓒活不活了?
目前留存的三国本土势力仅剩袁绍、公孙瓒、曹操、刘备四家,袁绍得到的人才最多,游戏难度上升程度最小;公孙瓒得到的最少,难度上升幅度最大。
公孙瓒前世已经证明死刘虞有多恐怖,但现在情况更糟,于公孙瓒而言,放走对方还不如杀掉。
当初刘备建议公孙瓒“挟刘虞以制幽州”,公孙瓒听进耳中并且安排柴荣执行,都把刘虞困在孤城中了,结果被袁熙(刘邦)横插一脚。
魏仁浦陷入沉思,良久后说道:“仅凭现在渤海郡的兵马,绝对挡不住袁绍。主公还请速速求援于蓟候,令蓟候提兵冀州,与平原侯合力抵御袁绍。”
公孙威没有答话,转头看向范质:“你安排人手,盘问逃回来的残兵,看看行军路上是否有间谍走脱。然后,由你亲自领兵,控制留守寨中的刘军,务必不能放走一人!”
公孙威煞有其事的模样令范质心中一凛,称喏离开。
公孙威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抓着魏仁浦:“走吧,去法正的大帐,瞧瞧那仁义刘安东到底可不可信。”
公孙威在“仁义”二字上下了重音,魏仁浦听出了咬牙切齿的味道。
公孙威入帐,见帐中物品摆放整齐,床边还有尚未合上的书籍。
公孙威走到书案边,看到一张铺开的纸张,上未书一字,砚中有墨,纸张旁有两个巴掌大小的布袋。
一个是空的,另一个里面带有一封信。
二人又搜查了一顿,再没找到什么东西。
公孙威三下五除二拆开信件。
“久闻法长史才高智广,辅佐玄德公如管仲之佐齐桓,令人神往。
今汉室倾颓,天下纷争,袁某虽拥冀州之众,然深感独木难支,欲与玄德公携手,共扶社稷。
袁某愿上表天子,奏请玄德公为左将军,位同三公,名震四海。
另备黄金千两、蜀锦百匹,以为贽礼,略表诚意。若玄德公应允结盟,袁某愿与之一同匡扶汉室,共讨逆贼。
袁某长子袁谭,素慕玄德公仁义之名,愿执弟子礼,拜入玄德公门下,以结秦晋之好。
公孙瓒鼠目寸光,不识大势,与之为伍,恐陷玄德公于不义。望贤弟以天下苍生为念,劝说玄德公与袁某化干戈为玉帛。若事成,袁某必以黄金五百两、珠宝十斛相赠,以酬贤弟大功。
盼复。
大将军袁绍 顿首”
公孙威看完这封信,冷笑着将信拍在书案上:“难怪后军位置暴露,左将军、嫡长子之师...袁绍还真tm下血本了。”
魏仁浦咽唾沫,说话时底气明显不足:“刘安东是孔融、郑玄、陈群等大儒推崇的君子,理应不会做此苟且之事。”
公孙威摊开手:“我也希望他没有投向袁绍。不过这倒好验证,法正、田豫、张辽、周处,现在都在袁绍手上,尤其那张辽,貌似为吕布旧部。倘若二人毫无瓜葛,此四人必危在旦夕。”
“可是,如果那四人完好无损地回了刘备军中,事实如何就该另当别论了。”
魏仁浦沉默了,因为公孙威的分析十分合理。
他们只找到了袁绍的来信,意味着只知道袁绍向刘备抛来了橄榄枝,刘备态度到底如何,他们并不知晓,只能瞎猜。
袁绍开这么好的条件,给谁谁不心动啊,偏偏这种时候发生后军位置泄露的事情。
任谁都要怀疑是法正将消息传给了袁绍。
就算传出消息的另有其人,刘备手下四人被袁绍俘获,鬼知道会不会为了这四个人投靠袁绍。四个人回到刘备手下,就意味着刘备投靠了袁绍。
魏仁浦正想着,范质推门而入:“回主公,质盘问收拢残军,均说未曾见到我军有人离队,但有人见到法正派人离开不知道做什么...”
某片不知名的树林中,法正悠悠转醒。他脑袋有撕裂般的疼痛,被羽箭射伤的背部发出骇人的疼痛,令这位文人禁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袁绍,我必要你十倍奉还!”法正咬牙切齿道。
得亏投靠刘备这段时间里,刘备没少让安道全为其疗养身体,不然法正指定撑不过这一关。
他用手撑起身体,环顾四周,发觉自己处于一片无人荒野,身旁躺着三个:张辽、周处、田豫。
看法正身体瘦弱,觉得他活不了,把他扔在荒野,这倒有可能。但四个人都扔在荒野,这就不太正常了。
四人身前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法正打开发现内里装着肉干与饮水。几米远的树上,拴着四匹战马。
法正识出其中一匹:张辽的大宛马。
那么真相就很显而易见了:袁绍故意把四人扔这儿的。
“先生!”法正靠在一棵树上缓解疼痛,忽地听到一句呼喊。
迎面走来一雄武男子,目若朗星,鼻梁高挺,双臂结实有力,一袭粗布短打勾勒出魁梧身形,裸露在外的肌肉线条遒劲。
法正正愁荒郊野岭的找不到方向,急忙问道:“敢问壮士,此处为何地?”
先别管袁绍耍啥阴谋诡计,四个重伤之人躺在荒野,三个昏迷,醒来的偏偏是那个身体最差的,能不能活下去都成问题。
那男子走近,瞧见四人身上伤口,先吸了一口冷气,又见法正自带书生气,身体羸弱不似军卒,而张辽周处过分雄壮,当即意识到自己遇上了身份显贵之人。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先生,还望先生恕罪!”
法正微微摇头:“无事。你且告我,此地为何处,你是何人?”
“回先生,此地乃东阳县薛家庄南五十里。小的姓薛名礼字仁贵,世代于此地种田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