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时停留点,刘军如霜打的茄子,一片萎靡。士兵们低垂着头,脚步沉重拖沓,手中兵器随意耷拉着。

有的人眼神空洞,毫无生气;有的人满脸沮丧,不住地唉声叹气。铠甲歪斜,军旗无力地拖在地上,往日威风荡然无存,只剩满心颓丧。

法正凑到刘备旁边,声音低沉:“连同沿途收揽的溃卒,现在我军只剩...”

他伸出两根手指,再说不出话来。

足足损失一万人啊!

从春耕结束开始打,打到秋收结束临近冬季,一寸土地没得到,反倒损失一万百战老卒。

刘备手下姑且有两支“特种部队”,义从和白袍军。义从只剩一百多人,其中多数不能再参加战役;白袍军打得只剩三百人,陈庆之操练好新兵估计要等到一两年后。

刘备看着法正的样子,缓缓摇头:“胜败乃兵家常事,何须如此颓废?”

“黄巾起义时,我战刘黑闼,屡战屡败,然北海之战那厮仓皇逃窜徐州。”

“战争不会停止,乱世仍在继续。下一场战役或许在我说完这句话后就会开始,哪来的功夫伤悲?”

“袁绍心腹大将颜良文丑死于云长之手,张合高览投靠于我,所剩不过小儿,何足为惧?”

“高祖屡败于项羽,终创大汉四百年基业;勾践受辱于夫差,终成春秋一霸之威名;重耳流浪于列国,终立晋国百代的霸业。”

“百折不饶,方不为人下。”

刘备面目泥泞,嘴唇干裂泛白,看起来狼狈至极,语气却不容置疑的坚定。

输,你知道上辈子我输过多少场吗?

跟上辈子比,这辈子都能说相当顺了,上辈子这会儿彭城郡都被曹操屠完了。

在刘备的激励下,法中眸中逐渐恢复色彩。

刘备漂泊一生,打过不少胜仗,败仗也吃过不少,屡战屡败就是他的代名词。

那又怎样?

汉中赢一场就叫曹操望着益州无计可施,到死不能实现统一。

古往今来没见过只靠君主便将国家治理好的。只要能招揽足够多的人才,不管对手君主有多么厉害,他都能击败。

(刘邦给出一个大拇指)

他的仁义之名传播很长时间了,平原聚集着不少人才等待挑选。

人才库充盈起来后,还怕不是袁绍的对手?

我说白了袁绍是个屁啊,他三个儿子的确牛逼,可再牛逼也没有无敌的说法。

谁管你什么牛鬼蛇神,挡我匡扶汉室,统统砍死。

刘备给法正打气的同时,也在心里劝慰自己。

他很清楚,这场败仗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他听陈群、长孙无忌的话,早早收手,这一万士兵就不用死。

再极端一点,不管公孙瓒死活,春耕结束后选择提兵徐州,说不定现在他已经拿下徐州了。

但是,这是刘备吗?

击掌约定的誓言,说违背就违背?

从一介白身提拔至青州刺史的恩情,说不还就不还?

重来一次,刘备还要打,但他希望自己能打得更聪明一点。

如果不贪甘陵这片土地,而是走东光重光与公孙威会合,结果是否会大有不同...

这种情况下,如果袁绍施压于平原,该如何抵挡...

刘备就这样推演在脑海中推演着沙盘,不断复盘操作。他不得不承认,重活一世后匡扶汉室难度倍增。

成大业的路子本就万分艰辛,一招不慎便满盘皆输,讲原则、重道义,更是让这条路险上加险。

【刘备突破极限,智力+1,当前智力87】

【刘备突破极限,智力+1,当前智力88】

远在荆州的孙策间隔一个时辰收到两条通知。

刘备想着想着,疲倦如潮水般袭来,不自觉陷入沉眠。

等再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正午。

眼前不是荒芜的平原,而是装饰精良的木雕。

见刘备苏醒,为其疗伤的安道全急忙派人传唤。

不多时,一名国字脸将领进入:“末将黄权,奉张司马之命,特来迎刘安东回平原。”

刘备意识尚未完全苏醒,怔怔地看着黄权:“公衡...好久不见。”

“安东将军?”

“啊,没事。”

刘备摇摇头,迫使自己清醒起来:“还有多次时间到平原?”

“回将军,两日后就该到了。”黄权恭敬答话,既不谄媚多语,也不故作姿态。

刘备咳嗽两声,伸出一只手抓住黄权:“你派人通知叔大(张居正表字),紧快为战死士卒发放抚恤,伤残者返乡、安置金一分不能少给,赋税上要照以往的规矩给予优惠,财政上有压力要马上告诉我...”

刘备滔滔不绝地讲着,黄权不时点头,直到最后,他才轻笑道:“将军请放心,这些张大人都已考虑在内。他来前特意嘱咐我,财政上一点儿事儿没有。”

青州穷是穷,但还没到死一万人累垮财政的穷酸地步。刘备特意提到财政压力,实际上是暗示张居正青州别的地方一分钱也不能少花。

别的不说,辽东的战马至少得大买特买吧。老子轻骑兵打没了,必须马上重新组建。

而张居正预判到了刘备的操作,提前就告知对方一切尽在自己掌握。

从张居正的角度讲,他有两层用意。

第一层当然是给领导打包票,表示自己可以完成任务,示意领导安心。

第二层嘛,便是激励刘备。

政治达到张居正这个层次,处理政事之余,他还会操心许多事情。

比如工作之余如何享受(开个玩笑,但张居正的确生活奢侈),还有,如何引导君王走正路。

一个为国家着想的臣子会有如此自觉:君王年轻气盛想显摆自己,有御驾亲征之类的想法,那就劝阻他安分守己。

君王过分安分守己乃至优柔寡断,那就再劝说他当机立断、施行雷霆手段。

简而言之,得意我叫你别得意,别把国家作没了;失意我叫你别失意,别整个摆烂不干。现在刘备吃了大败,张居正觉得到了自己肩负责任的时候了。

他在平原为刘备准备了若干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