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豪强派内部呈现武家一家独大的态势,原本乱入身份便是青州屯田校尉的武漳是有资格升任将军的,但他死了。

剩下的李秀成陈玉成还不够格。

这俩人在攻克北海后便一直不曾露面,因为被刘备安排留守青州,不出意外明年进攻徐州会被带到前线。

的确世家派目前也没有够格的将领,但人家本钱多啊。只要人找到了,功劳什么的都好说。

世家派缺人,豪强派缺功。

从这点来看,姑且算郑智胜了武如意一场。

一时没有人选,世家派也不纠结,薄曹从事孙邵转移注意力:“袁涣,先司徒袁滂之子,清廉守礼、敢言直谏,备受推崇,可堪此重任。”

先前张居正写信于刘备,便提到了袁涣慕名投奔。

虽然姓袁,但袁涣出身陈郡袁氏,和袁绍袁术的汝南袁氏并非同族。

说来刘备前世与袁涣亦有交集,他任豫州牧时,推荐袁涣为秀才。

吕刘交恶时,吕布想让袁涣写信去大骂羞辱刘备,袁涣认为不能这样做,吕布再三强迫他,都不答应。吕布大怒,用刀剑来威胁袁涣说:“做这件事就能活,不做这件事就死。”

袁涣脸色丝毫没有改变:“我听说只有德行可以用来羞辱别人,没听说用污言秽语来羞辱别人的。”

“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君子,将不会以将军你的话为耻辱,假如他实在是个小人,将用你的话回复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说我先前侍奉刘将军,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再来痛骂将军,行吗?”

吕布自感惭愧而作罢。

品行过关、能力过关,做个太守绰绰有余,而且出身足够,没有资历亦可服众。

理虽如此,刘备却没有着急答应,反而说道:“我亦曾听闻曜卿(袁涣表字)才干,对其十分仰慕,欲以从事之礼待之。你且替我询问,曜卿是否答应?”

从事,刘备属吏。一旦成为从事,袁涣便对刘备负有义务,不可轻易背叛。倘若他答应,那说明他真的选中了刘备做自己君主,值得托付。

倘若不答应,说明他可能尚在观望,不愿与刘备有过多瓜葛。

孙邵受命退下。

袁涣武力49,统帅57,智力82,政治86.

事实上,熟悉徐州情况的除了刚才刘备提到的几人,还有两人:王韶和范仲淹。

王韶刘备已经给过“空头支票”了,打下徐州就表奏他做将军。

故意不提范仲淹,是另有打算。

“希文(范仲淹表字)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该屈尊于小小北海国。”

范仲淹笑着拱手:“多谢主公谬赞。能造福一方,某心甚慰,并无屈才之念。”

刘备轻笑几声,说道:“希文不必谦虚,自今日起,你转任将军府长史,专门负责徐州战事。”

幕僚,可以近似理解为智囊团。刘备觉得,自己既然要攻打徐州,身边还是留一个熟悉徐州情况之人为好。

陈群、法正、长孙无忌刚从冀州回来,对徐州状况两眼一抹黑,而且他们也需要休假。不把范仲淹调来,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人商议徐州的事情。

“至于北海国相...由亘弟担任。”

刘亘目光诧异,急忙拜倒:“亘谢过兄长!”

特意将最信任的宗室子弟放到北海国相的位置?张居正眉头一挑。

首先,可以断定刘备的目的是历练历练这位刚刚云游天下结束的宗室人物,不足为奇,张居正注意力实际放在了刘备选择的地点。

青州那么多地方不选,为何偏偏选北海国?

刘亘身份太特殊了,第一个宗室人物诶。不是万分重要的事情,应该轮不到他上场。

而这场会议中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谁守平原?

此前分析过了,刘备现在的大本营平原到袁绍的冀州之间毫无缓冲地带,只要袁绍想,分分钟能把平原围了。

一个对外扩张的政权都城可以靠前,但平原太他妈前了,前到战争第一线了。

万一被围了政令如何传达?

都城中的文官谁愿意在第一线受生命威胁?

主公莫非起了改换治所的想法?张居正乐了。

与平原相比,北海远离前线,位于黄河以南,相对而言更安全,同时离刘备的下一个战略目标徐州更近,方便刘备同时指挥两个地方的兵马,的确是上佳的治所。

张居正打算会议结束后就安排仆人把剧县最大的豪宅买下来。

隐晦地表达了迁都的想法后,刘备又扯回到平原守将的事情,询问关羽:“云长可愿为备防范袁绍?”

关羽阔步出列,声音铿锵:“在所不辞!”

刘备笑着点头,论资历论能力,唯有关羽能担此重任。

刘备接着说道:“你手下有朱仝、周仓、廖化、关平四将,我再拨高览、朱灵、田豫、韩世忠四将于你,陈群、长孙无忌作你的军师。有此阵容,便是不敌袁绍,也不能像田豫那般被杀了个全军覆没。”

关羽胸膛挺得巨高:“兄长尽管放心!”

刘备为关羽安排的阵容相当合理,武力有韩世忠高览和他自己,统帅有韩世忠、田豫,谋略有陈群长孙无忌,内政直接由张居正负责,军团综合水平相当之高。

毕竟对手是袁绍。

高览、韩世忠、田豫、陈群、长孙无忌都比较熟悉冀州的情况,刘备故意留给了关羽。

张居正不认识的一个壮汉也发言:“世忠必不负主公重托。”

原来是韩世忠啊...

张居正仔细观察这位粗犷的汉子。身份不符却被带来,说明刘备极重视此人,侧面说明他能力不凡。

安排好一切后,刘备看向自始至终保持沉默的薛仁贵:“仁贵三箭惊天下,一箭杀南霁云救陈庆之,一箭杀潘美乱袁军,一箭伤袁尚就翼德,居功甚伟,不知想要何赏赐?”

薛仁贵正色清嗓,声音洪亮:“礼惟愿作一先锋将,助主公匡扶汉室!”

刘备连道三声好,追问道:“你可会统领骑兵?”

薛仁贵连连点头:“兵法烂熟于心。”

刘备一拍大腿,兴奋道:“好,那你就做一别部司马,专门统帅骑兵。我拨张辽、成廉、曹性三人做你副将,你们四个共同操练骑兵!”

张居正适时开口:“购买战马一事,只待主公接见高澄,便可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