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二年四月初,春风已拂绿剧县郊野,道旁新抽芽的杨柳随风轻摆。
简雍一行人终于返回,隔着老远便能望见城门处旌旗微动,一身玄色锦袍的刘备正伫立在护城河桥边,身后跟着赵云、张飞等心腹将领,亲自出城相迎。
待马队行至近前,陈宫立刻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刘备拱手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在下陈宫,字公台,劳玄德公亲迎,实不敢当。”
刘备见状,连忙上前两步,双手稳稳托住陈宫的手臂,脸上满是温和笑意:“公台冒着生命危险弃暗投明,我出城相迎本是应当。”
说罢,他又亲自扶着陈宫的手肘,将他引至马旁,待陈宫翻身上马后,自己才跨上坐骑,领着车队进城。
一行人往城内行进时,刘备并未急于询问公务,反而放慢缰绳,逐一为陈宫介绍沿途前来迎接的青州官僚。
每提到一人,被点到名的官员都会笑着拱手,向陈宫友善地问好。
陈宫心中涌起一阵暖意,思忖道:久闻刘玄德礼贤下士、待人温厚,过往只当是世人称颂,今日亲身经历,才知传言非虚,此人果然有仁者之风。
及入府,陈宫方坐定,文武便陆续入内。
待张居正、鲁肃、徐庶、公孙瓒等核心僚属尽数到场、分列两侧席位坐好后,下人捧着青瓷茶盏轻步上前为众人斟上热茶。
茶烟袅袅间,刘备抬手示意陈宫,语气平和:“公台,可将曹操之计划,与诸位细说一番。”
其实早在陈宫归来前,简雍已提前派使者将相关情由告知了众人。使者不仅详述了曹操的动向,连陈宫听闻曹仁以其家小相要挟时的神色,以及收到曹操亲笔信后的模样,都一一据实回报。
昨日众人还就陈宫是否诚心投诚展开过讨论,最终得出一致结论:陈宫绝非虚与委蛇,而是真心归顺。
陈宫言毕,早已心中有数的众人先后开口发表看法。
徐庶职务最高,率先发言:“庶窃以为此中有蹊跷。曹操素来以汉臣自居,因刺杀董卓、组织诸侯联军等行为名满天下。”
“此时投李,必会背上反复无常之立场,届时麾下文武离心离德,治下百姓民怨四起,岂非自寻死路乎?”
李世民联盟中,朱元璋出身义军,始终不受诸侯认可,只能依附李世民,好为自己谋个正经身份,至少避免人人喊打的窘境。而孙策本是袁术部下,没有李世民授予的官方官职,连继承袁术的遗产都名不正言不顺。
两人都是走投无路,才不得不与李世民结盟。
王韶补充道:“咱们与袁绍素有旧怨不假,但双方罢兵言和已有数年。何况主公还是袁谭的老师。”
“那曹操都与李世民结盟了,袁绍哪还可能先对咱们动手?”
众人听罢纷纷颔首,肯定二人所说。
陈宫并非看不出王猛计策里的漏洞,但这些情报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加上曹操的使者确实去了长安和袁尚那里,种种实据摆在眼前,他便没有起疑。
直到今日听徐庶、王韶二人剖析,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再联想到王猛向来算无遗策,而曹操亦是精通谋略之人,马上意识到两人另有算计,顿时大惊失色。
陈宫慌忙起身就要向刘备躬身请罪,却被刘备伸手轻轻按住肩头,稳稳扶回了座位上。
“公台不必如此。曹操真正图谋的是我,你不过是恰巧卷入其中,平白遭了这场无妄之灾。”
“要说愧疚,该是我对不住你才是,哪里会埋怨先生呢?”
陈宫大为感动,一时之间竟眼眶泛红,除了道谢不知该如何表示。
鲁肃出列,掷地有声道:“只怕曹操遣往长安的使者并非是见李世民,派往袁尚处的使者也不是,或者说不单是为了表达站队之意。
“曹操必有他求,公宜速遣人查之!”
确如鲁肃所言,曹操与王猛正在下一盘大棋。
派往长安的使者满面喜色,策马疾驰入城,一路直奔曹操府邸,将一封用衣带包裹的密信双手奉上。
曹操接过密信展开细读,信上字句凌厉如刀,落款处赫然是鲜红的玉玺印记。
这印记与密信的组合,在刘备前世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衣带诏。
回溯去年,李家遭三方联盟背刺,战局溃败之下,李渊只得放弃长安城,带着皇帝与满朝百官退守潼关以东的一座小城暂避。
在小城中,李元吉为镇抚百官大开杀戒,消息传到曹操耳中,这位枭雄立刻敏锐嗅到了机会,当即派间谍潜入长安,暗中联络对李唐不满的朝臣。
恰逢李渊当众殴打刘肇,汉室旧臣无不痛心疾首,对李氏恨得咬牙切齿。
于是乎,双方一拍即合,由老臣杨彪牵头组织,趁李世民领兵征讨蜀地的空隙,终于传出了这封承载着反李之志的衣带诏。
信中主要提到了六个人:袁绍、曹操、刘备、张献忠、刘彻、刘虞。
刘肇要求六人效仿当年诸侯讨董,重建联盟以伐李家。
曹操默默看完这封信,而后交给了身旁的郭嘉。
郭嘉读完,喜出望外,说道:“有此信在,袁绍在攻下并州后便必须出讨司隶,兖州暂安矣!”
起初袁绍本不承认刘肇的帝位,可后来他不仅迎立了刘虞,还默认了刘肇对其 “赵王” 的册封。如今袁绍用以联合刘曹的名义,更是源自刘和带出的密信。
种种举动,早已让他在事实上承认了刘肇的正统地位。
若此时他拒不遵从衣带诏,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直接落得 “名不正言不顺” 的境地。届时刘备定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公开与袁绍敌对,曹操再顺势发难、指责袁绍悖逆,刘曹联盟便水到渠成。
毕竟眼下刘备与曹操的地盘相加,规模大小尚不及历史上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地盘。论整体实力,袁绍毫无疑问地占据着头筹。
假使袁绍真的举兵进攻河南,对刘备和曹操而言,联手抗袁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