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 > 第648章 王奕的烦心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玄没问三婶为什么没去上工。其实不必问,农村妇女大多如此,家里总有忙不完的活计——做饭、洗衣、照料孩子、缝缝补补,哪一样都不比下地轻松。

三婶执意留孙玄吃午饭,做了他最爱吃的红烧肉和贴饼子。饭桌上,三婶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肉,自己却只拣些青菜吃。

孙玄故意说自己早上吃的太饱了,把肉又拨回三婶碗里。

饭后,三婶收拾碗筷,孙玄靠在炕上打了个盹。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他做了个短暂的梦,梦见自己还是个小孩子,趴在母亲膝头,听她哼唱古老的歌谣。

醒来时已是下午两点多。孙玄帮三婶挑了水,劈了柴,这才告辞出来。他不急着回城,而是骑着摩托车往王奕家驶去。

村里有一排低矮的土坯房,那是村里的牛棚。孙玄经过时特意放慢了车速,朝那边望了望。

门锁着,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他轻轻叹了口气,心里有些怅然。

他不知道他们受的冤屈啥时候才能平反。

孙玄拧动油门,摩托车继续向北行驶,最终在一处略显偏僻的小院前停下。

这是王奕的家,院门紧锁,静悄悄的。孙玄把摩托车支在墙根下,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注意,便踩上摩托车座位,利落地翻过了不高的土墙。

院子里比往常更加凌乱,农具东一件西一件地散放着,晾衣绳上挂着几件破旧的工作服,在秋风里轻轻晃动。

孙玄从空间里取出一块牛肉,约莫有三四斤重,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

他轻车熟路地推开厨房的门——那门锁早就坏了,只用一根铁丝勉强挂着。

厨房里很是简陋,土灶、水缸、一张小桌、几个瓦罐,就是全部家当。

孙玄挽起袖子,从水缸里舀水洗了手,开始忙活起来。

他先是将牛肉洗净,切成适口的块状,然后生起火,架上铁锅,倒入少许油。

待油热了,放入葱姜爆香,接着下牛肉块翻炒。肉香很快弥漫开来,孙玄适时加入料酒、酱油、冰糖和几种香料,最后倒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趁着炖肉的工夫,孙玄开始收拾厨房。他把散乱的碗筷洗净归位,扫地擦桌,将那些农具一一整理好靠在墙边。

最后从空间里取出一些米面粮油,小心地放在橱柜里。

牛肉的香味越来越浓,弥漫在整个院子里。孙玄掀开锅盖看了看,汤汁已经收得差不多了,红褐色的牛肉块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他撒上一把葱花,将红烧牛肉盛到一个大碗里,用另一个碗扣住保温。

傍晚时分,王奕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地里回来,肩膀上扛着的锄头仿佛有千斤重。

一天的劳作让他的腰背酸痛,手上的老茧又厚了一层。远远地,他就看见自家院墙外停着一辆熟悉的摩托车——那是孙玄的车。

王奕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脚下的步子也轻快了许多。在这个偏僻的村庄里,会来看他的也只有孙玄这个兄弟了了。

他从兜里掏出那把已经磨得发亮的钥匙,打开院门的锁。

刚推开门,一股浓郁的肉香就扑面而来,让他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

\"好香啊!\"王奕深吸一口气,脚下的步伐更快了。

他推开堂屋的门,果然看见孙玄正躺在炕上休息,炕桌上放着一个大盆,旁边还有两碗冒着热气的米饭和一瓶白酒。

\"你小子今天怎么过来了?\"王奕惊喜地喊道,一天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了。

孙玄坐起身,笑着打量了一下王奕:\"来看看你饿死没有。瞧你这身板,比上个月又瘦了。\"

王奕把锄头靠在门后,脱掉沾满泥土的外套:\"别扯淡了。现在吃的没多好,但饿死人倒不至于。今年的粮食产量提升了,分到的口粮比往年多了些。\"

孙玄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他心里清楚,虽然粮食产量确实提高了,但交完公粮后,真正分到农民手里的依然只够勉强填饱肚子。

这些年来,他亲眼看着王奕从一个白净书生变成了如今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的庄稼汉。

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孙玄打开那瓶白酒,给两个粗瓷碗里各倒了一些。

\"来,先吃点肉。\"孙玄把盛满牛肉的盆往王奕那边推了推,\"特意给你做的。\"

王奕也不客气,夹起一大块牛肉塞进嘴里,满足地眯起了眼睛:\"真香!好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肉了。\"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从村里的变化聊到城里的新鲜事。

但孙玄敏锐地察觉到,王奕的笑容背后似乎藏着心事,喝酒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叹气。

\"你小子这是咋了?\"孙玄放下筷子,直接问道,\"心里有事就说出来,别憋着。\"

王奕喝了一大口酒,长长地叹了口气:\"哎,年龄大了,烦心事也多。回城的事情我早就不抱希望了,就是和小芳的事情,我现在拿不准主意。\"

孙玄点点头。他知道林小芳是王奕的对象,也是个下乡知青,不过被分配到了其他市下面的村子,两人见一面都不容易,大多靠书信往来。

\"你们俩咋想的?\"孙玄问道,\"现在政策虽然紧,但也不是没有操作的空间。\"

王奕摇摇头,眼神黯淡:\"我们是想结婚,可两个人都不在一个地方,怎么办啊?结了婚也是两地分居,更折磨人。\"

孙玄思索片刻,突然一拍大腿:\"怎么没办法?你去村里找大队长,直接把户口落在我们这里。

你现在有房子,等把户口落完后在这里结婚也不是问题。等你们结婚了,把林小芳的户口也迁过来不就行了?

上面也没有规定知青不能结婚。她下乡的地方,能少一个知青也是为村里减轻压力,应该不会不同意的。\"

王奕的眼睛亮了一下,但随即又黯淡下来:\"这办法我也想过,可是...万一以后有机会回城,我们俩的户口都落在这里了,岂不是耽误了小芳?我不能这么自私啊。\"

孙玄心里明白,王奕的担心是多余的。他知道历史的发展方向,知道用不了几年,高考就会恢复,知青也会陆续返城。

而且王奕的父母,虽然现在还在下放劳动,但迟早会平反。到时候给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在城里安排个工作根本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