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混民国,不借就抢 > 第783章 秦晋小儿,金鳞已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83章 秦晋小儿,金鳞已成!

直到6月29日,一众高层才发现秦晋把自己的卫队留在重庆,自己带着六百多名专家教授学者跑路了!

而且还尽是那些平时不怎么会专营,又有真本事的人才。

当初这帮人,他们可是抛弃了百万民众都没有抛弃他们,死活都要带在身边的人物,这些人吧,就属于我可以不用,但是绝对不能让你为别人所用的那种。

所以带到大西南来后,一则确实战争消耗了国家大量的财政和资源,二则他们确实不会专营,高官显贵们自己都还忙着捞好处充实家底呢,哪有心情给他们调拨什么科研经费,反正给你开一份工资养着就可以了。

可秦晋这王八蛋一来就戳人肺管子,搞得上峰很没面子,把宋绛,宋行长叫去狠狠的批了一顿后,又急急忙忙的跑到统帅部命令湖南的曾既武必须把秦晋专列上的六百多名专家教授学者拦截在娄底!

同时下令戴农佩务必阻止内卫把这些人的家属带往闽中。

可当他听到戴农佩说连他手下最得力的八大金刚都跟着秦晋一起跑路了。

顿时整个人脑袋一阵眩晕就昏了过去。

直到此刻,拿了秦晋好处的那11人这才发现秦晋的钱有多烫手。

一想到前几天在朝天门川菜馆这货拿银票打发自己等人就像打发妓女一样,而且还要求以后必须从他手里拿。

11位大佬就觉得自己好特么的脏!

不过一想到那15万银票可以换整整15万白花花的银元,几人相互打了几通电话后,就让下面的人对内卫迁移家属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即便这样会违背上峰的意思,可11人联手,较真起来,直接架空他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这事11人办得,那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重庆的大佬敢阳奉阴违,可他曾既武就头疼了。

自从贺剑调样武汉后,他就成了湖南地方一把手。

这几年来,上峰多有信任,秦晋也给的好处颇多。

如今上峰居然要自己在娄底拦截秦晋的专列,而且秦晋就在专列上。

听说宋家的大小姐也在上面,自己先别说敢不敢,就说拦下了,那六百多人自己真的带得走吗?

一想到驻扎南昌的部队半天都不用就可以通过铁路直达湖南核心。

曾既武就一个头两个大。

直到自己手下给自己低语几句后,这才豁然贯通。

对啊,你们这是神仙打架,他秦晋跑重庆来,你连见都没有见一面,显然你俩都憋着气呢。

我一个地方小瘪三,要是真不识趣把自己夹在你们中间,不管是哪头给我来那么一下子,我曾既武都得下台滚蛋。

于是赶紧让人在各大火车站准备两套行头。

一头的横幅上是欢迎秦长官莅临,恭送秦长官。

而另外一头则上书奉上命拦截铁路非法运输,挽救一切被拐受骗者!

严厉打击非法人口拐卖,坚决扞卫法律尊严。

等秦晋过湖南各大火车站的时候,看到的全是欢迎恭送。

而等秦晋专列一走,马上撤下横幅换上,让各大站点的负责人带着工作人员和政府专员在站台上接受各界新闻记者采访!

这样一来,秦晋在湖南,一路享受的是专列特快,整个湖南段铁路特意调开错峰火车,生怕秦晋在湖南多停留一分钟。

而曾既武则哭着给重庆打电话哭诉秦晋专列不顾湖南政府专员的警告和拦截,一路马力全开,仅仅只用了6个小时就横穿了整个湖南。

对于秦晋专列不顾湖南地方的调配,曾既武更是痛诉铁路权不在手里的各种尴尬和委屈。

等上面的人缓缓醒来,秦晋特么的都过了南昌往闽中地界而去了。

重庆方面当然不是傻子,你曾既武好歹也是湖南地方一把手,区区一辆火车,你真要拦又怎么可能拦不住。

可是社会舆论已经传来,上峰也不想为了已经是既成事实的事情和秦晋真的闹僵。

本来这次打算先晾他秦晋一段时间后,磨磨他的性子后再接见他的。

没有想到这家伙性子这么烈,下面17个核心高成他见了11个,就是林深那家伙,他秦晋都是送了礼的,可就自己这里,除了给宋家带了双份外,那特么的是一根毛都没送!

当然,也不是说自己非要喝什么武夷山大红袍和南海海鲜,可别人都有,就自己没有,这就多少有点回应自己不见他把自己架起来烤的那味儿了。

如今人都跑回闽中去了,自己再追究,那就真的有点撕破脸的前兆了。

不过一想到夫人每天拿着大红袍炫耀,吃着还是鲜活的海鲜自助大餐,那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于是宋行长和孔部长就倒了大霉,办公室博古柜里的大红袍还没有看够呢,结果就被人强行截胡了。

至于理由,你们不是有个女儿去了泉州吗,要喝让她给你们寄啊!

重庆方面犹如石沉大海的反应,一时间让所有的旁观者看到了风向标。

他秦长官大摇大摆的来,抢了这又夺了那,最后还拐了一火车的人跑路,你们屁都不放一个,也就是说投奔他,重庆方面不会也不能怎么样。

一时间,东出泉州的火车票简直一票难求。

秦晋是7月1日回到的泉州。

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落实六百多专家教授学者的承诺。

除了分房分工作外,每个人都得到了500现银,300斤精米,100斤精面,50斤熏肉,50斤干海鲜等安置大礼包。

这在生活上的人文关怀,确实让才落地的一众学者感受到了秦晋和闽中的诚意。

一路了解了当地的社会现状和风土人情后,当天晚上就有许多学者写了加急长信寄往各地。

第二天各大报社的头版头条无不是这些新到来的学者专家们对新时代的点评和感触。

当然,秦晋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自然而然的免不得被有意无意的夸上几句。

哪怕是远在上海,天津,重庆的各种街头小报,都有名家文章以各种方式表达华夏与闽中的现实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