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月回微笑着摇摇头,眼神中满是爱意。

她轻轻拿出兜里的帕子,小心翼翼地替谢宴擦掉额头豆大的汗珠,温柔地说道:“没事的,这点热度我早就习惯啦。”

谢宴握住她的手,认真地看着于月回的眼睛,神情严肃。“那也不行啊,媳妇。你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肚子里还怀着咱们的孩子呢。”

“要是不小心中暑或者感冒了,可就麻烦了。”

“你也知道,很多药孕妇是不能用的,到时候难受的还是你自己呀。”

于月回赶忙乖巧地回应道:“我知道啦,我一路上都很小心的。你看,我都是躲着凉快的地方走过来的,额头一点汗珠都没有呢。”

“快尝尝我给你带的绿豆水,我可是特意放在井里面冰镇过的哦。”

谢宴接过水壶,倒在盖子里,轻轻抿了一口。

顿时,一股清凉之感顺着喉咙蔓延开来,他惊喜地看向于月回:“媳妇,还是冰的呢!你还放了糖呀,真甜!”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暂时驱散了农忙带来的疲惫。

于月回看着谢宴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颊,眼神中满是心疼与关切,嘴角微微上扬,轻声问道:“怎么样?好喝吧?”

谢宴忙不迭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好喝!你喝了没有呀?”

“我在家里喝过啦,你多喝点,好好解解暑。”

“可别我没事,你反倒中暑了。”于月回温柔地说道,目光始终没有从谢宴身上移开。

谢宴一口气喝完一盖子绿豆水,意犹未尽地又把盖子递过去,“媳妇,给我再倒一点。”

于月回微笑着接过盖子,又给谢宴倒了满满一盖子,叮嘱道:“慢点喝,还多着呢,管够。”

谢宴端起盖子,看着于月回,再次递到她嘴边,“你要不要也喝点?”

于月回轻轻摇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无奈,“不行呀,我在家里面已经喝过了。”

“而且,你忘了吗?我不能多喝冰的。”

谢宴听后,忍不住哈哈哈大笑起来,脸上露出一丝狡黠,“我没忘记,我就是考验考验你,看看你有没有忘记。”

于月回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轻轻戳了戳谢宴的额头,嗔怪道:“幼稚!”

等谢宴这杯喝完,趁着于月回阻挡的间隙,谢宴神不知鬼不觉地和空间里面的水壶调换了一下。

如此一来,待会儿他便能继续喝到冰冰凉凉的绿豆汤了。

就在谢宴暗自得意之时,隔壁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惊呼。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谢宴手猛地一抖,心中“咯噔”一下,惊恐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生怕自己刚刚的举动被人发现了。

在抬头的这一瞬间,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已经想好要怎么糊弄过去了。

然而,当他朝那边看过去时,却发现竟然无一人看向他,全都向一个方向看去。

他有些吃惊地转过头,和于月回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眼神中都透着惊魂未定的迷茫,仿佛在互相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那边传来了其他人七嘴八舌的声音。

谢宴仔细一听,原来是新来的知青晕倒了。

他赶忙按住蠢蠢欲动、想要过去查看的于月回,自己快步走了过去。

凑近一看,谢宴瞬间有些哭笑不得。

他不禁想起小说里面常写的,全副武装割麦子的场景,没想到现实中竟然真被他遇到了。

瞧瞧这天气,骄阳似火,温度怕是都四十几度了,这人还敢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

她难道不知道,这样的高温下,哪怕只是稍微暴露在外的皮肤,都有可能被晒伤吗?

真以为那些早来的女知青和村里的女孩子都不爱美啊?

谁不想白白净净的,可大家不都是穿着宽松的衬衫长裤,再戴上一顶草帽吗?

这样既能适当遮挡阳光,又不至于捂得太过难受。

像这位知青这样,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不中暑晕倒才怪呢。

至于那些穿背心的大老爷们,他们都是在太阳下暴晒了好几十年,皮肤早就磨炼得够厚实了,这样的温度下倒也不至于被晒伤。

很快,就有几个热心的村民围了上去,把这位知青脸上包裹的布拿了下来。

只见一张惨白的脸露了出来,脸上满是汗水,头发也被汗水湿透,湿漉漉地贴在脸上,就像刚刚淋了一场雨。

解开这些束缚后,一位身形壮硕的大娘二话不说,蹲下身子,直接背起这位女知青,步伐匆匆地就往赵得志家里送,那儿是村里的临时医疗点。

见人都已经被送走了,小队长一脸严肃地快步走过来,扯着嗓子大声吆喝着:“干什么呢?都干什么呢?”

“还不都快去割麦子,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

“都聚在这里瞎耽误工夫!”

这一嗓子,如同一声令下。

刚刚还扎堆的人群,顿时像被惊飞的鸟儿一般,四散开去,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继续埋头干活。

田间再次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割麦声,仿佛刚刚的小插曲从未发生过。

今年的情况倒是颇为乐观,队里添置了一台拖拉机,这可帮了大忙。

但凡能让拖拉机通行的地方,就再也不用靠人力艰难地背麦子了。

然而,村子周边多山,许多山路崎岖狭窄,车辆根本无法行驶,在那些地方收割的麦子,依旧只能依靠人力,一捆一捆地往回背。

夏天的天气,就如同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让人捉摸不透。

以往年份,大家实在是吃够了天气变化无常的苦头。

以前没办法,只能等所有麦子都收割完毕,才敢开始往回运,。但今年有了拖拉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在那些能通车的地方,每天清晨割下的麦子,到了下午,便能由拖拉机一趟趟地运回到麦场。

看着麦场上的麦子像小山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堆积起来,村民们的心也仿佛有了着落,愈发踏实。

谢宴每天收工的时候,都累得双腿像灌了铅似的,只能拖着沉重的步伐,缓慢地往前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