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顾斌像根木头一般,直愣愣地坐在那儿,认真的在烤洋芋。
越看越气,他忍不住又给了顾斌一脚。
真是个废物,连自己媳妇变心了都不知道。
这次,顾斌反应倒是敏捷,灵活地躲开了谢宴的攻击。
他一脸无语地看着谢宴,忍不住问道:“你这是脑子出问题了?”
“为啥从昨天开始就一直针对我!”
谢宴刚想开口解释,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哎!这事儿本来就是自己瞎吃醋,和媳妇之间偶尔吃吃醋算是情趣,要是把顾斌也扯进来,一不小心,可能就会闹成事故了。
于是,他轻咳一声,佯装淡定地说道:“没事,这不是一段时间没见你,考验一下你的反应能力嘛。”
顾斌满脸狐疑,显然并不是很相信谢宴的说辞。
但谢宴可不想给他反驳的机会,转身拿起一个本子,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起来。
他绞尽脑汁,脑海里不断构思着情侣衣服的样式。
终于,在一番努力下,想要的情侣衣服还真被他设计出来了。
当然,这少不了专业设计师张诗雨的帮忙。
张诗雨看着手里修改好的图纸,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连点头,非常满意地说道:“我保证,这套衣服你和月回穿着,一定非常好看。”
谢宴听了,也露出满意的笑容,“一件驼色,一件米白色,你那边有没有料子?”
张诗雨自信满满地点头,“放心,等到今年穿的时候保证给你做出来。”
就算没有料子,她也会想办法弄到料子的。
谢宴很是满意,接着又从兜里掏出一套白色衬衫搭配黑色裤子的设计图纸。
再次经过张诗雨的一番调整,出来的效果也是相当不错。
谢宴看着,灵感突发,忍不住从自家柜子里扒拉出来一匹雪纺质地、白蓝色渐变的布料,兴奋地说道:“再做一套这个颜色的,你看行不行!”
张诗雨看着那布料,一下子就想笑了,好奇地问道:“你这是受什么刺激了?”
旁边坐着的于月回也是一脸疑惑,不太理解谢宴的举动。
白色衬衫谢宴可是有好几件的呀,而且他们家不是还打算攒钱明年在学校门口买房子吗?
这可是谢宴自己提出来的计划。
这让谢宴有些不知如何解释,总不能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就是吃醋了吧。
他看着张诗雨,笑着打哈哈道:“这衣服设计你也有份儿,当然你也可以给你和某些人做。”
这个“某些人”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张诗雨一听,脸蛋瞬间微红,轻咳几声,佯装镇定道:“那个,胡说什么呀。”
说完,她直接把图纸和布拿起来,转身匆匆走了。
谢宴:“?”
大妹子,还没说多少钱呢?
于月回看着谢宴这副模样,忍不住笑着给了他一巴掌,提醒道:“攒钱,攒钱呢!你是不是已经忘记了!”
谢宴赶忙摇头,“没有忘,放心,这几套衣服的钱,我多挖几趟药材就出来了。”
于月回有些哭笑不得,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谢宴好了。
不过,看他这么开心,她也不忍心责备。
算了,他开心就好,大不了自己多打几次猎。
至于让谢宴去挖药材的事情,她还是舍不得,不想让他那么辛苦。
时光犹如潺潺流水,不经意间,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天气渐渐热了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就到了可以穿着衬衣悠然漫步的时节。
谢宴对自己设计的那两件衬衣喜爱至极,只要一有空,就会美滋滋地穿上。
不仅如此,他还总是兴致勃勃地督促于月回也穿上同款。
可随着天气转暖,地里的农活如潮水般多了起来。
于月回哪舍得穿着崭新的衣服去田间劳作呀,那崭新的布料要是沾上泥土,她想想都心疼。
于月回又实在不忍心看到谢宴满心期待后的失落模样。
她便尽量抽出时间来穿那件新衬衣,只要不用下地干活,她就会换上,让谢宴开心。
而每次于月回换上衣服后,谢宴就像个得到回应的孩子,立马也跟着换上,仿佛这成了他们之间独特的默契仪式。
朝朝这个可爱的小不点,看到爹娘都换上新衣服,虽然她还小,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换,但小孩子的模仿天性使然,她也跟着欢欢喜喜地开始换衣服,一家人一有时间就开始了换装游戏。
可即便如此,谢宴心里还是有些小小的不满。
主要是于月回的新衣服大多时候只在家里穿,一般出门都是下地干活,一干活,她就会换掉。
这让精心准备情侣装的谢宴感觉像是锦衣夜行,满心炫耀喜无处施展,难受得不行。
他一直心心念念,渴望着能找到一个机会,大大方方地穿着情侣装出去炫耀一番,打消外面那些人的歪心思。
日子就在谢宴的期待中一天天过去。
嘿,还真应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机会还真让他给等到了。
四月份的时候,一场盛大的戏曲演出即将在他们隔壁的龙腾山上举行。
这边戏曲表演已经是多年的传统了,但前两年不知什么情况,停了下来。
今年突然又开始启动了。
这场戏曲演出,堪称附近十里八乡最盛大的娱乐活动,就像是一场欢乐的盛宴,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消息传来,附近的村子都像过节一样,纷纷决定放两天假,让大家停下手中忙碌的农活,欢欢喜喜地去看戏。
说起这龙腾山,以前山上可是有寺庙的,那时的戏曲,最初是怀着虔诚之心唱给神仙听的,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只是近些年来,那些寺庙一个个关闭了,然而那承载着无数欢笑与故事的戏台子却保留了下来。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意义——寓教于乐。
在农村,识字读书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所懂得的道理、为人处世的准则,都是从戏曲中学习而来的。
那一声声唱词,是智慧的种子,并在以后人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