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然,心中的好奇心也达到了顶峰,谁懂啊,家里平时那个看到你就喜欢板着张脸说教的长辈,有一天你发现,他竟然还是一个说唱歌手,这反差感实在是太大了。

他准备过去,仔细看看。

走近后,才发现,这里不仅仅有中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人,而且数量还不少,他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眼神中透着欣赏与向往。

于海唱完后,周围瞬间响起了如雷般热烈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紧接着,这次上台的是一个年轻的姑娘。

这姑娘梳着两个乌黑亮丽的大辫子,显得格外精神,这一瞬间,谢宴脑海中的小芳有了具体的模样。

她大大方方地走上台,手往后面一背,气沉丹田,便亮开嗓子唱了起来。

小芳姑娘那嘹亮的歌声如同清脆的鸟鸣,和中年人的地厚不同,一下子就压住了另外一边大胡子男人的声音,嘹亮清脆的歌声在空气中婉转回荡。

这边的山歌,也是挺有意思的,每一句的开头和结尾都拉的很长很长,谢宴也被吸引,和于月回一静静的听着。

小芳姑娘唱歌的时候,有几个大娘眼睛一亮,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连忙抓着自家儿子,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谢宴见状,瞬间睁大眼睛,心中恍然大悟。

这,这竟然还是隐藏的一个小型的相亲角啊!

果然,姑娘唱完后,一个满脸笑意的大娘快步上前,身后紧跟着个长相周正的男孩子,大娘几步走到小芳姑娘面前,热情地拉着人家姑娘的手,便开始眉飞色舞地说起来。

谢宴这下算是彻底明白了,这里就是年轻人的相亲角。

至于那些中年和老年人,有的是真心喜欢唱山歌,享受在众人面前一展歌喉的乐趣,有的则是纯粹喜欢显摆自己的才艺。

谢宴低头,看着于月回,“媳妇,你会唱吗?”

于月回赶紧摇头,这个她还真的不会。

随着人流继续往下走,很快就来到了戏院里面。

这里是一片开放式的大平地,上面摆满了各种小摊位,仿佛一个盛大的集市。

很多人带着自家的农产品或者吃食在这里摆摊,各种交谈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

谢宴走着走着,突然闻到一股极为霸道的香味,还不等他开口,小吃货朝朝就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股香气。

只见朝朝眼睛瞬间放光,兴奋地抱着于月回的脖子,指着左前方,他们又开始转头,地往香味传来的方向挤去。

挤过去,就看到是卖麻辣粉的摊位。

摆摊的是一中年夫妻,女人在火炉旁忙着煮粉,男人则是磅房收钱和端粉。

这会儿吃粉的人有不少。

一碗碗的麻辣粉摆在摊位中央的桌子上,红红的辣椒油在上面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光泽,光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而且,摊主很有想法,旁边摆放了很多丰富的配菜,看着竟有种现代麻辣烫的雏形。

虽然谢宴他们一家都是吃过午饭的,但闻着这个味儿,谢宴感觉自己又饿了。

最终,谢宴一家也点了一碗粉。

只见摊主熟练地从大锅里捞出一把自家手工制作的洋芋粉,那粉条根根饱满,泛着诱人的光泽,放入碗中后,浇上一勺吊好的骨头汤,在浇上一勺红亮的辣椒油,和其他佐料,又添上精心调制的配菜。

端上桌后,鲜香麻辣味儿直冲谢宴而来,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筷子粉,送入口中。

瞬间,q弹的洋芋粉在齿间弹动,仿佛在舌尖上跳舞,辣椒的浓郁香味瞬间在口中爆开,麻辣之感刺激着味蕾,那滋味美得谢宴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

这粉的汤汁更是一绝,是用骨头精心吊制而成。

轻抿一口,鲜香浓厚的味道瞬间弥漫整个口腔,仿佛一场味觉的盛宴。

再搭配上爽脆的各种小菜,酸酸辣辣,多种滋味相互交融,口感丰富得让人欲罢不能。

就连向来不怎么能吃辣的朝朝,也被这美味所吸引。

只见小家伙一边“斯哈斯哈”地吐着舌头,被辣得小脸通红,一边又舍不得放下筷子,吃得津津有味,那模样实在是可爱极了。

再稍微往前走一步,又是另外一个货摊,这家卖的是饼子。

饼子的馅料各不相同,有洋芋豆腐馅的,豆腐韭菜馅的等等。

那饼子皮薄馅多,热气腾腾地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光闻着味道就知道这人的手艺十分了得。

前面这一片大多都是卖吃食的摊位,越往里面走,卖吃食的摊子逐渐变少,而手工艺品的摊位开始多了起来。

而且,越往里走人越多,人群摩肩接踵,谢宴被挤得有些动弹不得。

他好不容易转头,就看到旁边的一个摊子,上面摆放着许多竹编手工。

摊子主人的手艺精湛,编制的兔子、野鸡……个个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活过来一般。

朝朝一下子就被旁边的那只野鸡吸引住了目光。这只野鸡不仅仅编得惟妙惟肖,就连羽毛的颜色也精心做了出来。

也不知道摊主是用什么染的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野鸡的羽毛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漂亮极了。

朝朝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紧紧拉着谢宴的衣袖,撒娇道:“爹,那个,野鸡,我想买回去养!”

谢宴本来就被拥挤的人群弄得有些难受,这会儿一听闺女的话,看着她那充满期待的眼神,瞬间心疼起来,连忙拉着她们娘俩,费力地脱离人群,朝着这边的摊位走去。

摊主的东西虽然做得十分好看,但来这边看戏的人,大多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手头并不宽裕。

就算身上有那么一两毛钱,也都想着在那边的小食摊买点吃的,像这种看似“没用”的手工艺品,虽然看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真的舍得掏钱购买。

因此,谢宴他们过去的时候,摊主已经习惯了只看不买的人群,实在热情不起来,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