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继续刷起了下一个短视频,
【我剑也未尝不利!】
大秦位面,广袤无垠的天空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高悬在人们的头顶之上。
始皇帝身着华丽的龙袍,昂首而立,他那威严的目光穿越了层层云雾,直直地落在远处的天幕之上。
突然间,始皇帝的嘴角微微上扬,一抹浓浓的笑意如春花绽放般在他的面庞上蔓延开来。
这抹笑容中,既有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也有对直言不讳之人的赞赏。
“我剑也未尝不利?”
始皇帝轻声呢喃着这句话,仿佛在品味其中的深意。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天地间回荡,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霸气。
“看来说这话的人是一位敢于直谏的年轻人啊!”
始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在他的统治下,大秦帝国如日中天,但他也明白,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需要有敢于直言的臣子。
“吾倒是要看看这究竟是何人?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始皇帝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他决定亲自去探寻这个神秘人物的身份和事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三国鼎立。
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许都的丞相府内,曹操站在窗前,凝视着远处的天幕,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的目光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硝烟与战火的年代。
在长安城的街头巷尾,他曾目睹过一位故人的英勇身姿。
那人直面董卓老贼,毫不畏惧,手中的长剑闪烁着寒光,仿佛能斩断一切邪恶。
曹操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微笑,轻声说道:
“我剑也未尝不利!”这句话中透露出他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以及对那段回忆的感慨。
然而,笑容很快被一丝忧虑所取代。
他想起了那位故人后来的变化,初心已改,变得贪恋权势,不顾百姓死活。曾经的英雄,如今却成为了一个被权力蒙蔽双眼的人。
曹操叹息一声,心中涌起一股悲凉。
他深知权力的诱惑是如此之大,能让人迷失自我,忘却初心。但他也明白,在这乱世之中,若不掌握权力,又怎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呢?
他缓缓转过身,回到案前,继续处理着政务。然而,那故人的身影却始终在他心头萦绕,让他无法完全释怀。
【董卓企图废帝,满朝文武无一人作声。
年轻的袁绍站了起来,眼神之中满是不屑,
“当今,朝廷初定。召尔等入京,意为辅佐天子,安定庶民。
而你,却几次三番,妄议废嫡长而立庶!岂不是蓄意谋反?”
董卓,王允,曹操都被袁绍的话语震惊了。
董卓站了起来,“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
袁绍冷哼一声,“哼,天下之事,在皇帝!在诸位忠臣!你——只不过是一篡逆之辈!又待怎样?”
董卓几次三番羞辱被袁绍羞辱,恼羞成怒,直接掏出了腰间的宝剑,剑指董卓,
“尔要试试我宝剑是否锋利吗?”
袁绍迅速抽出随身佩戴宝剑,“我剑也未尝不利!”】
在大唐位面,
李世民站在高处,远眺着远处的天幕,他的目光被那片天幕所吸引,仿佛透过它看到了另一个时空的景象。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因为他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袁绍,那个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人物。
当时的袁绍,面对着董卓的威压,竟然没有丝毫的惧意。
他挺直了身躯,毫不畏惧地直面那强大的权威,勇敢地挑战着董卓的权威。
朝廷中的众人都被董卓的威势所震慑,他们甚至不敢多看一眼,生怕说错一句话就会被董卓拉出去戳个血窟窿。
然而,袁绍却与众不同,他丝毫不惧怕董卓,直接与他硬碰硬。
李世民不禁感叹道:
“袁绍当真是有种啊!他的勇气和决心令人钦佩。”
他想起了袁绍的家世背景,四世三公,家族荣耀无比。
这样的出身本就赋予了他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但更重要的是,袁绍自身所具备的勇气和胆识,使他能够在如此艰难的局面下,毫不退缩地面对董卓。
李世民心中暗自思忖:
“袁绍不愧是,四世三公,他的家族底蕴和个人勇气,都让他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在大明位面的洪武年间,
奉天殿上,朱元璋站在高处,凝视着远处的天幕,他的脸上露出了诧异和震惊的神情。
“人怎么能有种成这样!”
朱元璋不禁感叹道,
“这袁本初不愧是四世三公啊!”
原来,在天幕所展示的场景中,正发生着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
袁绍,这位四世三公的名门之后,竟然公然反对废嫡立庶的决定。
在朝堂之上,其他大臣们都对这个决定敢怒不敢言,甚至连看一眼都不敢。
然而,袁绍却毫不畏惧地站了起来,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面对董卓的威压,袁绍的气场丝毫不乱,他手中紧握着宝剑,直直地指向董卓,仿佛在向他宣战。
董卓面对袁绍这样四世三公的身份,也只能干瞪眼,虽然心中愤怒,但却不敢对他有丝毫的举动。
而在一旁,年轻的朱棣也被这一幕深深吸引。
他凝视着天幕,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这年轻时候的袁本初实在是太霸气了!”
朱棣赞叹道,“这简直就是咱的偶像!”
他对袁绍面对董卓时的毫不畏惧深感钦佩,甚至连一旁坐着的曹操,脸上也流露出对袁绍的钦佩之情。
【袁绍为什么有底气剑指董卓,那自然是他背后的家族势力。
在满朝文武都不敢言语的时候,面对着吕布的方天画戟,他任就一人站出来与董卓拔剑相向,让人一度以为袁绍拿的是主角剧本。
他的家族号称四世三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就是你父亲往上数四代每一代都至少有一位总理。
袁绍感到意外,董卓竟然敢向我拔刀?
他忘了他是我家的奴才了吗?】
三国位面,许都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曹操站在城楼上,遥望着远方的天幕,心中涌起一股无尽的感慨。
他的目光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年代。
那时的袁本初,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心怀壮志,欲为大汉江山立下赫赫战功。
董卓废嫡立幼,天下震动,众人皆敢怒不敢言。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袁本初挺身而出,手持长剑,直指董卓,其英姿飒爽,令人惊叹。
那一刻,曹操在心中暗暗发誓,自己将来也要成为像袁本初一样的人,勇敢无畏,为正义而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如今的袁本初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一心为大汉的热血少年。
他变得敏感多疑,优柔寡断,失去了往日的果敢与决断。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本初对峙于黄河两岸。
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最终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曹操深知,袁本初的失败并非仅仅因为他的军事才能不如自己,更重要的是,他败给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与犹豫。
曹操叹息一声,转身离去。他的身影在城楼上渐行渐远,留下的是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苏北继续刷起了下一个视频,
【河北义士何其之多!】
在大秦位面的咸阳城中,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映照着始皇帝那威严的身影。
他站在高处,目光远眺,凝视着远处的天幕。
天幕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高悬于天空之上,上面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始皇帝的脸上露出震惊和不可思议的表情,他喃喃自语道:
“河北义士?这不是指燕赵之地吗?寡人记得赵国的廉颇和李牧,他们都是忠义之人啊!”
始皇帝的记忆被唤醒,他想起了廉颇和李牧这两位赵国名将。
廉颇以勇猛善战着称,而李牧则以智谋过人而闻名。
他们都为赵国的安危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当之无愧的忠义之士。
然而,始皇帝心中也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
这期天幕上所盘点的究竟是何人呢?
难道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忠义之士隐藏在燕赵之地吗?他的好奇心被勾起,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沮授,“我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曹操,“死后葬于城北!”
沮授,“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可惜袁氏不能善用啊!”
沮授是河北广平人,年轻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志向,而且深谙谋略,沮授在年轻的时候被举茂才成为了县令。
沮授起初是在冀州牧韩馥的帐下。
韩馥生性懦弱,身边的大多数人也心向袁绍。
所以韩馥就真的把冀州让给了袁绍,咱们都知道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却不知道沮授和袁绍早就有了河北版的隆中对。.
沮授说道,您不到20岁就名扬天下,后来赶上董卓废立皇帝,只身一人在朝堂上反抗董卓,使董卓心生畏惧,现在坐拥冀州,但是四周强敌强敌环伺,北方有公孙瓒和胡人,西边有张燕。
但是只要我们向西出发即可平定青州,之后平定张燕,届时就能威震河北,统一河北四周。
沮授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沮授献策袁绍说,如今天子流离失所,诸侯心怀鬼胎。
互相攻伐,我们应该把天子接到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时候沮授的一生之敌出现了,郭图当即站出来反对,说道,如果天子在我们身边行动受制于人,我们该听天子的还是不该听天子的。】
在三国这个充满权谋与争斗的位面里,曹操刚刚在官渡之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此时的他正设宴庆祝,志得意满。
曹操端起手中的酒樽,目光落在远处的提阿木身上,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笑容。他心中暗自感叹:“哈哈哈!袁绍啊袁绍,你终究还是被自己的优柔寡断所害啊!”
曹操想起沮授这位大才,不禁惋惜地摇了摇头。沮授智谋过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判断都非常精准,然而袁绍却不懂得重用他,反而对郭图言听计从。
“沮授如此大才,袁绍竟然不懂得善加利用,真是可惜!”曹操心中暗想,“若是袁绍能听从沮授哪怕一句话,也不至于在这场关键战役中输得如此凄惨!”
曹操想到这里,忍不住又笑出了声。他觉得袁绍实在是愚不可及,不仅不听沮授的建议,连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妙计也弃之不用。
“立储之事,沮授的意见明明是正确的,袁绍却偏听偏信,相信那郭图的胡言乱语!”曹操继续想着,“还有荀攸的良言,袁绍同样视若无睹!如此刚愎自用,怎能不败?”
曹操越想越觉得袁绍可笑,他一边笑着,一边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曹丕面带微笑,缓缓地举起手中的酒樽,杯中的美酒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他的目光落在父亲曹操身上,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钦佩和喜悦。
“父亲,孩儿在此恭贺您!”曹丕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充满了对父亲的敬意,“您终于成功地解决了心腹大患,统一了河北之地。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啊!”
他稍作停顿,似乎在回味着父亲的辉煌战绩,然后接着说道:“那袁绍,虽然手握重兵,占据着广袤的土地,但他却优柔寡断,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如此一来,他就算有再多的优势,也难以发挥出来。”
曹丕轻轻摇了摇头,对袁绍的表现表示惋惜,
“反观父亲您,以少胜多,在官渡之战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谋和勇气。您巧妙地运用战术,洞察敌人的弱点,最终赢得了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这不仅彰显了您卓越的军事才能,更证明了您是当之无愧的天下英雄!”
曹操听着曹丕的话,脸上的笑意更浓,不禁大笑着说道:
“哈哈哈哈!丕儿这话倒是不假,为父听着甚是欢喜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