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天,那位张大人就上奏了一本,参奏了泰郡王弘春,例数他的种种不合理、不合法之处,还详细说了他是如何违抗圣旨,继续实行老的旗务政策,纵容旗主胡作非为。
此一奏折,立刻搅动了朝堂,大臣们都在等着,看看皇上是如何处置弘春这个敏感人物,他可是十四阿哥胤禵的儿子。
养心殿
胤禛召弘历、张廷玉来见,他看着参奏弘春的奏折,嘴角竟然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这笑容别人捕捉不到,但是弘历看得一清二楚。他甚至觉得,当初皇上这是有意让弘春接管旗务的,因为旗务繁杂,容易出错,也许这是一个借口,借口要......处理掉弘春。这对于帝王来说,这不是阴谋,而是治国之道,这后面藏着的是帝王心术。
“参奏泰郡王弘春的奏折,你们觉得如何处理比较好?”
胤禛看着弘历和张廷玉。
“皇上,泰郡王确实错误颇多,如何处置,臣恭听圣意。”张廷玉说道,他确实不知道要怎么处置弘春,重了不好,轻了更不好,尤其是十四爷和皇上的关系,皇上还真不好怎么加重处罚。
“弘历,你呢?”胤禛面无表情,看向弘历。
弘历心里知道,杀了弘春是不可能的,皇上绝对不会这么做,如果是自己当皇帝,就会囚禁他,但是父皇如今不会,因为十四叔的身份过于敏感,即便弘春有错误,那么朝野民间也会认为皇上这是公报私仇,借机要对侄子不利,十四叔更会这么认为。
于是弘历直视着皇上,清楚地回答道:“弘春蒙受皇上的慈爱,期望他能有所成就,于是晋升为郡王,恩赐丰厚,此事为世人所共知。然而,他性格狡猾,犯下诸多过错,儿臣建议剥夺他郡王之位,仅保留贝子之职。希望他能悔过自新,倘若他依旧不知悔改,处理旗下事务时,依旧纷争不断,事多纷扰,再一味推诿,敷衍了事的话,再加重处罚。弘春种种不当之处,辜负了皇上的恩泽。”
弘历这番话简直说的就是胤禛心里的话,他不由得由衷赞许地看着这个儿子,张廷玉在一旁听了也不由得点头,真是不服不行啊,宝亲王就是见识惊人,这样的处置既杀鸡儆猴,告诉各位老旗人皇上整顿旗务的决心,对弘春又起到了警示作用,让世人看到了皇上的仁慈。
“好,张廷玉去拟旨,就按弘历说的意思办,你下去吧。”
“嗻,臣告退。”
张廷玉退下了。
大殿里只有这两父子,胤禛满意地看着弘历,笑容浮现在脸上。
他走下来,拍了拍弘历的肩膀,“做得好,说得好,来,这边坐。”
父子二人坐了下来。
“弘历,你对弘春似乎以前就有所不满,是不是?”
胤禛平和地问道。
“是,不瞒皇阿玛,儿臣从小就和弘春合不来,但是此次儿臣也确实觉得弘春过分了,并非是故意针对他。”弘历笑着说道。
“朕知道,你做事情是实事求是的,弘春确实应该受点惩罚了,当时皇太后病重,朕也是为了让太后心情好转才册封了胤禵父子,是他们自己不知道感恩,朕也没办法了。”
胤禛说着抿了一口茶。
在弘历心中,弘春此人实属不堪,他不仅背叛了父亲胤禵,对其不孝,对待兄弟亦冷漠无情,事实上,弘历对于弘春参奏胤禵非常不满,同时认为父皇对胤禵处罚过重了,当然这些话他不能宣之于口,这才仅仅是开始,未来,他要对背叛胤禵的不孝子弘春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他在以后要告诉世人,背叛父亲的人能背叛任何人,这样的人绝对不能重用。
弘春父子,如同被命运的绳索紧紧束缚,挣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