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713章 柳家的年轻人,文武两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3章 柳家的年轻人,文武两派!

还有三个月,就要进行科举考试了。

柳家的那些年轻人,当然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就在柳叶去寻找李渊的同时,几个年轻人也都在一起碰了个头,打算好好商量商量。

正好,李义府他们几个人也都跟着韩平来的江南了,曾经在柳家最为出色的八个年轻人,有六个都聚集在了一起。

剩下那两个,也就是孙处约和郝处俊,参不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多大区别。

哪怕考中了进士科,也不一定能够直接拥有他们现在的官职。

从七品殿中侍御史这个位置,相当的特殊!

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更像是皇帝的秘书,拥有直接向皇帝进言的资格。

也是满朝文武之中,为数不多能够自由进出皇宫的人。

六个年轻人坐在屋子里,摆出一副商量大事的模样。

还有四个年轻人,就站在门外的院子里,满脸的不情不愿。

尤其是往日最为敦厚老实的薛礼,蹲在门口,脸上挂着浓浓的不悦之色。

“有什么可聊的,还非要背着人?难不成他们几个在背着咱们搞小团伙?”

席君买咧了咧嘴,道:“我听说他们正在商量着去参加科举考试!”

薛礼忍不住发了个白眼。

“我当然知道他们是在商量着去参加科举考试,都是些背信弃义的家伙,大东家这么对他们,难道还比不上朝廷的一官半职?”

孙仁师的脸色也不大好看。

作为家里年轻人中岁数最大的一个,虽然他们之间也有各自的小圈子,但是相互之间的来往很深,交情也很厚。

孙仁师向来以老大哥自居,他最担心的是因为屋里那几个人,想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导致家里的年轻一辈分崩离析...

“我觉得要跟他们好好说道说道,最起码把道理讲明白,留在竹叶轩有什么不好的,非要去朝廷当那个官?”

“想当初我们也都算是在官场上混过的,我虽然只是一个武散官而已,但也见识过朝堂之上的阴暗,远没有在家里呆着舒坦!”

刘仁轨摇了摇头。

“你劝不动他们的!”

“与其说是想去当官,还不如说他们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的方式,来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况且大东家肯定早就已经有了计较,咱们用不着在这儿为他们操心!”

薛礼撇了撇嘴。

“我总觉得他们不够厚道,有些话明明可以摆在明面上来说,他们非要私底下商量!”

就在此时,大门忽然开了。

王玄策一脚踹在薛礼的屁股上,差点让他摔在大马趴!

薛礼一个利索的翻身稳稳的站起来,怒视着王玄策。

王玄策笑嘻嘻的说道:“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你小子一定在说我的坏话!”

“别人都觉得你小子忠厚老实,只有我看得出来,你小子纯属是蔫坏!”

薛礼确实是相当的敦厚,但他心中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只要对他好,他就会忠贞不二!

在薛礼的眼中,柳叶已经对家里的年轻人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以说,已经把最好的给了他们!

如今王玄策他们竟然在商量着去参加科举考试,落在薛礼的眼中,无异于是一种背叛!

身后的李义府等人也跟着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你们究竟什么意思?”

薛礼说话间,十个年轻人瞬间分成了文武两派!

文的当然是以王玄策为首,武的,别看薛礼的岁数最小,但他的资历够深,也更加受柳叶的器重,也就以他为首了。

来济同样身手不凡,往日跟薛礼走的也很近,经常跟薛礼一起探讨武艺上的门道。

他走上前去拦住薛礼的肩膀,道:“别那么气呼呼的,万事都好商量,我们想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完全是要验证一下自己的能力。”

“去不去当官有待商榷,就算真的当官了,自然也不会把你们落下!”

薛礼一下子甩开了他的胳膊,怒视着他。

“别把我跟你们混为一谈!”

说完,薛礼转身就走,看样子都快气死了!

席君买冷冷的说道:“我们的脑子虽然不如你们好使,但最起码知道忠义两个字怎么写!”

“如果你们打算背信弃义,就别怪我们兄弟几个,跟你们撕破脸皮!”

王玄策叹了一口气。

“真是一群头脑简单的家伙,你们也不想想,那个朝廷对我们来说还有多大的吸引力?”

“说到底,哪怕我们真的去做官了也是为了家里好!”

“你们有没有想过?大东家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把敌人拉入他擅长的领域,就像陈硕真,大东家想要对付他,只能依靠侯君集的力量,再加上生意上的门道...”

“可如果大东家手里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弄死她简直是易如反掌,何必绕那么多弯子?”

席君买没说话。

就像王玄策说的,他们几个的脑子远远比不上家里那些文才出众的年轻人。

来济笑嘻嘻的说道:“总归是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不过现在我们商量的结果还需要保密,等跟大东家确定好之后再说。”

孙仁师微微摇头。

“你们掌握好心里那杆秤就行了,千万不要干丧良心的事情,否则咱们连兄弟都做不成!”

王玄策一挥手。

“懒得跟你们废话,我们先去找大东家!”

...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他们的奇思妙想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柳叶向来相信家里的年轻人,对柳家有着相当强的归属感。

这是因为他做到了,而且问心无愧。

王玄策他们六个人,来到二楼柳叶的房间外。

“采薇姐姐,大东家和夫人在吗?”

采薇明显也已经听说了家里的几个年轻人要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对王玄策的态度显得有些冷淡。

“公子刚刚从老爷子那回来。”

王玄策点了点头,就要往里走。

就在他即将推开门的时候,采薇有些迟疑的说道:“你们真的打算离开家?”

王玄策有些无奈的说道:“采薇姐姐,很多事情都不能用片面的见解来看待,并不是说我们要当官,就非要离开家不可!”

“况且,我是肯定不会参加科举考试的,天大地大,都没有如今家里在江南的茶叶生意大,我只是想给他们几个争取足够的权力而已。”

说完,他推门走进去,身后的李义府等人也鱼贯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