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1203章 一个足以改变许多人命运的机会,从天而降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3章 一个足以改变许多人命运的机会,从天而降了

很快,柳叶就感到了不便。

薛礼、席君买、孙仁师、刘仁轨这几个用起来最顺手的年轻人,都被他塞进了军中历练,没个一年半载根本回不来。

现在出门办事,身边就几个普通的护卫和跑腿的仆役,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他需要个跟班...

三天后的午后,柳叶处理完一批关于新罗商路初步接洽的报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对刚汇报完分行仓库扩建进度的许敬宗,随口道:“老许,回头在咱们自己人里,帮我物色个新的跟班。”

“要机灵点,手脚麻利,人得靠得住,最好有点底子能防身。”

“薛礼他们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身边没个顺手的人,办事不方便。”

柳叶说得很随意,对他而言,这确实只是个人手安排上的小事,和决定抽调哪个产业的负责人来辽东一样,属于日常管理范畴。

然而,这句话落在许敬宗耳朵里,却无异于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给大东家当跟班?

这哪里是简单的“跟班”?

这分明是通往竹叶轩权力核心,最便捷的阶梯!

是能日夜跟随在大东家身边的天大机缘!

看看薛礼、王玄策他们,哪个不是从类似的位置起步,如今都已是一方巨贾,独当一面!

就算最后没能像他们那样外放,能成为大东家身边的心腹亲随,那身份地位,能接触到的层面和资源,也绝非一个普通掌柜可比!

许敬宗强压住心头的震动,立刻躬身应道:“是,公子,属下这就去办,定当严格筛选,为您挑个最得力趁手的。”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不到一个时辰,就传遍了整个辽东分行,乃至那些还在紧张筹建的各处产业工地。

原本就因核心骨干齐聚而热闹非凡的分行大宅,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而炽热起来。

每个人都意识到,一个足以改变许多人命运的机会,从天而降了。

许敬宗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也明白大东家要的是真正能干事的,而不是靠钻营上位的。

他第一时间召集了,目前在辽东的所有产业负责人。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许敬宗板着脸,将柳叶的要求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然后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东家要的是个能办事、靠得住的跟班,不是去享福的!”

“你们都清楚这位置的分量,也明白东家的脾气。”

“所以,都给我把眼睛擦亮,回去在自己手下好好挑,把最拔尖、最合适的人选报上来!”

“记住,宁缺毋滥,谁要是敢推荐些阿猫阿狗或者光会溜须拍马的,别怪本大掌柜翻脸不认人!”

许敬宗的本意,是让这些负责人回去从自己得力的干将,有培养潜力的年轻人中选拔推荐。

然而,他话音还没完全落下,底下就有人动了心思。

李义府第一个站了起来,脸上堆满了热切的笑容。

“大掌柜!您看,这差事责任重大,既要机灵可靠,还要能护卫东家周全,寻常伙计哪能胜任?”

“我觉得,我李义府这些年跟着东家,忠心耿耿,对东家的习惯也了解,跑腿办事,协调各方都算有些经验,不如就让我...”

他话还没说完,旁边的上官仪“啪”地一声合上了手中的折扇,慢悠悠地接腔道:“此言差矣!”

“你那酒坊刚在辽东城铺开摊子,千头万绪,离了你,那一摊子事谁主持?”

“我看,还是我上官仪更合适。”

“登科楼虽在营建,但基本框架已定,下面的人足以应付。”

“我常年在长安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迎来送往、察言观色最是拿手,跟在东家身边,定能...”

“上官兄!”

马周打断了他,声音沉稳有力。

“你登科楼是门面,岂能轻离?”

“我马周掌管庞大商队,常年在外奔波,风餐露宿是常事,熟悉各地情况,给东家跑个腿,探个路,最是合适不过!”

“要说熟悉各地,我孙处约营造各处产业,对辽东地理、民情也是摸得门清...”

“护卫东家安全,我杜爱同监察队里精干好手也不少,我亲自...”

一时间,会议室里竟像是开了锅!

这些平日里跺跺脚,都能让一地商圈抖三抖的产业巨头们,此刻竟像菜市场争摊位的小贩,纷纷毛遂自荐,个个舌灿莲花,把自己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仿佛除了自己,别人都不配站在大东家身边半步。

许敬宗起初还耐着性子听,越听脸色越黑,最后气得“砰”地一巴掌重重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都给我住口!”

他须发皆张,指着这群面面相觑的负责人,气得声音都变了调。

“你们一个个都昏了头了?!”

“让你们推荐手下得力的人,不是让你们自己往上冲!”

“东家把你们从天下各处,千里迢迢调来辽东,是让你们来当跟班的吗?!”

许敬宗气得站起来,唾沫星子都快喷到人脸上了。

他喘了口气,眼神如同刀子般刮过众人。

“再重申一遍!回去从你们各自产业里挑选,把人选和推荐理由,明天日落前报到我这里!”

“谁再敢动歪心思,把自己名字报上来,别怪我老许在考评上给他记一笔!”

“散会!”

被许敬宗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众人这才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一个个臊眉耷眼,再不敢多言,灰溜溜地鱼贯而出。

...

李义府回到自己在辽东城东区,刚建起来的酿酒厂,脸色还带着被许敬宗训斥后的尴尬和郁闷。

厂子里弥漫着新蒸粮食的香气和酒曲发酵的微酸味,工匠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他穿过忙碌的作坊区,径直走向后面相对安静的物料清点处。

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在仔细核对一堆陶罐的数量,并在手中的竹板上快速记录着。

他身形不算魁梧,但动作麻利,眼神专注,正是褚遂良的长子,褚彦甫。

自从他跟他爹褚遂良决裂之后,就投奔了柳叶,之前在上林苑图书馆,在李义府手下当主事,现在自然跟着李义府来到高句丽开疆拓土了。

“彦甫兄!”

李义府喊了一声,脸色已经恢复了平时的精明样。

褚彦甫虽然经历了家族剧变,但骨子里那份世家子弟的教养和沉稳还在,加上在底层磨砺了这些时日,身上那股骄矜之气褪去不少,反而多了几分踏实和干练。

人也机灵,学东西快,酿酒厂里里外外的杂事交给他,都办得有条有理。

更重要的是,这小子在褚家时,多少学过些骑射功夫,底子比普通人强些,人也还算可靠。

他把褚彦甫带到自己的办公室里,道:“有个天大的机会,落到彦甫兄头上了!”

褚彦甫一愣。

“义府兄的意思是...”

“大东家!”

李义府指了指柳家别院的方向。

“大东家身边缺个使唤的人,要麻利机灵,最好还能有点拳脚功夫的。”

褚彦甫的心猛地一跳,呼吸都下意识屏住了。

“许大掌柜让各产业推荐合适的人选,我打算把你报上去。”

“义府兄,我...”

褚彦甫声音有些发颤,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