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1301章 虽说母后给了五十万贯,可这海事就是个无底洞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1章 虽说母后给了五十万贯,可这海事就是个无底洞啊

腊月刚过,晋阳城的寒风依旧凛冽,但城东那片新圈出的云栖苑工地,却比过年还热闹。

天刚蒙蒙亮,通往工地临时搭建的暖棚路上,各式各样的马车小轿已经排起了长队。

车帘掀动间,露出的是晋阳本地乃至河东道,甚至从长安闻讯赶来的富绅巨贾们,他们裹着厚厚的裘皮,揣着手炉,在仆役的簇拥下,踏入那间烧着数个炭盆,暖意融融的大棚。

许昂和卢照邻早已在棚内等候。

许昂一身簇新的竹叶轩掌柜常服,沉稳干练。

卢照邻则穿着体面文士袍,气度儒雅。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紧张与一丝兴奋。

棚内井然有序,伙计们穿着统一的棉袄,端着热腾腾的茶水点心穿梭其中,低声解答着客人们的初步询问。

正中央,巨大的沙盘在灯火映照下格外醒目,清晰展示着“云栖苑”的格局。

蜿蜒的水系,中心如镜的人工湖,错落有致的宅基,精心规划的园林以及那二十套位置绝佳,临湖靠园的“顶苑”宅邸。

讲解开始了。

许昂亲自上阵,声音洪亮,条理清晰。

他没有过多堆砌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话语,重点强调了“云栖苑”的稀缺性。

只有一百零八套!

除此之外,许昂还强调了其圈层价值,更强调了其用料之精,规划之巧,未来配套之周全。

客人们被分成几批,由口齿伶俐,训练有素的伙计引导着,踩着临时铺设的木板路,走向那两栋已经完成主体和部分内部硬装的样板房。

寒风被高墙阻挡了大半,众人走在平整的路基上,看着初具雏形的园林轮廓,再踏入那青砖黛瓦,用料扎实,格局开阔明亮的宅子内部时,不少人眼中已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心动。

伙计们适时讲解着每一处细节,都透着高端。

能来这里看房的,都是真正有实力的买家,他们精明的眼光扫过每一处角落,心中暗自估算着价值和潜力。

不少人频频点头,低声与同行者交流着。

参观完毕,回到暖棚,气氛明显热络了许多。

茶水点心再次奉上,但许多人已无心享用。

许昂适时宣布了摇号认购的规则。

“诸位贵客,云栖苑首期预售,仅开放二十套顶苑宅邸购买资格。”

“欲参与者,需缴纳五百贯诚意金,获取摇号凭证。”

“三日后公开摇号,摇中者,凭此凭证可按定价购买心仪之宅,未摇中者,诚意金三日内原数奉还,分文不取。”

“今日即可签署意向契书,缴纳诚意金。”

规则一出,棚内先是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有人觉得新奇,有人觉得门槛高,但更多精明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这不仅是筛选实力,更是人为制造稀缺感和公平感。

短暂的犹豫后,行动开始了。

第一批走向旁边临时隔出的内室的,是几位晋阳本地的豪商。

许昂和卢照邻亲自接待,契书条款清晰,早有城中老吏看过,确保无虞。

签字,按手印,交付厚厚的票据。

拿到那张盖着“云栖苑”专用章和编号的“摇号凭证”时,几位豪商脸上都带着志在必得的神情。

有人当场就低声问道:“许掌柜,这定价...”

许昂微微一笑,比出三根手指。

“三万贯起!”

这个数字像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在暖棚里激起更大的波澜。

饶是这些见惯了富贵的人,也暗自咋舌。

但看看那沙盘,看看那实打实的样板房,再看看这摇号的架势,众人心中反而更添了几分认定。

值这个价!

后续的缴纳诚意金环节变得异常踊跃。

内室几乎没断过人,伙计们收钱,登记,发放凭证的动作麻利有序。

短短一个上午,二十个摇号资格,就被认购一空。

那些动作稍慢一步的,只能扼腕叹息,转而打听后续其他位置宅院的发售时间。

晋阳城轰动了!

“云栖苑”和那令人咋舌的三万贯天价,成了街头巷尾最热的话题。

人们惊叹于竹叶轩的财大气粗和手段高明,更羡慕那些有资格参与摇号的巨富。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越山河。

仅仅三天后,辽东城,竹叶轩辽东分行门前便贴出了同样风格的大幅告示。

“辽东?云栖别苑”即将预售!

模式参照晋阳云栖苑,同样主打稀缺高端,摇号认购!

告示一出,本就因柳叶坐镇,工坊林立而日益繁华的辽东城,瞬间沸腾。

那些在辽东发了财的工坊主,大管事,军中将领家眷,乃至从高句丽故地新投靠过来的富户,目光都变得灼热起来。辽东分行的门槛,也快被前来咨询的人踏破了。

...

长安城外,灞桥。

寒风卷起枯黄的柳枝,更添几分萧瑟。

一队规模不小的车马停在道旁,李泰一身亲王常服,裹得像个球,正与前来送行的李承乾话别。

李泰圆脸上带着即将奔赴广阔天地的兴奋,也有些许离愁。

李承乾则一如既往地沉稳,只是眼底深处藏着几分凝重之色。

“青雀,扬州富庶,但也非易居之地,万事小心,遇事多与杜长史、苏司马他们商议,不可任性。”

李承乾叮嘱道,语气是兄长式的关切。

“皇兄放心!”

李泰拍着胸脯,胖手拍在厚厚的棉袍上发出闷响。

“我定把那海事和造船厂办得漂漂亮亮,给父皇母后长脸!”

“就是,唉...”

他忽然压低了声音,凑近了些。

“就是这启动的银钱,虽说母后给了五十万贯,可这海事就是个无底洞啊...”

“估计到了扬州之后,我还要想办法搞钱,实在不行,就跟薛礼他们借一些。”

李承乾目光微闪,似乎不经意地扫了一眼李泰那辆宽大的亲王马车。

趁着身旁侍卫和内侍的注意力被马车夫整理行装的动作吸引,他极其迅速地侧身靠近李泰,宽大的袍袖极其自然地一拂。

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便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李泰宽大的袖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