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完,看着高隆的反应。
高隆没立刻说话,端起茶杯,吹了吹,慢慢喝了一口。包间里只有茶水滚沸的轻微声响。
过了一会儿,高隆放下茶杯,似笑非笑地看着胡步云:“步云啊,你跟我还耍心眼?黎明是跟了我很多年,能力也是有的。他虽然年纪比你长几岁,但他资历不够,履历单薄,他当和怀市委书记才多长时间?你是嫌目标不够大,还是觉得苏永强和张悦铭太好说话了?”
胡步云被点破心思,脸上有些发热,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高书记,我主要是从工作角度考虑。黎明同志确实有能力……”
“有能力不假。”高隆打断他,“你直接说他是我的人,就可以把他推上去好了。你想过没有,你让他一下子跳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这么关键的位置上,能服众吗?能扛得住压力吗?到时候工作推不开,难受的还是他,反过来也会拖累你。”
高隆几句话就点出了问题的关键。黎明的履历确实单薄,直接提拔过于突兀,阻力会非常大。但胡步云哪里是想真心推荐黎明,他只是想向高隆表明一个态度而已。
胡步云沉默了一下,知道在高隆面前玩花样是没用的,索性坦诚道:“高书记,您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有点急于求成了。主要是看着工作推不动,心里着急。”
高隆看着他,语气缓和了些:“我知道你着急。想干事是好的。但步云,官位越高,越要懂得‘稳’字当头。有时候,慢就是快。你想用自己人,这没错,但要用得巧妙,用得让人无话可说。”
他顿了顿,缓缓说道:“你也不用跟我耍心眼了,周伟宏如果实在跟不上你的节奏,非要动,那接替他的人,最好是一个既有组织工作经验,又和你工作理念相近,同时还能让各方面都勉强能接受的人。关键是,要能做事,还要能摆得平关系。这样的人选,需要仔细物色,急不得,我可以帮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姜还是老的辣。高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算盘,并且指出了更稳妥、更老练的操作路径。
这才是他此次来东江的真正目的。换掉周伟宏,需要上面发力,而高隆在京都组织部的影响力,是关键中的关键。
“还有,和周伟宏,面上也不要搞得太僵。该尊重还是要尊重,该走程序还要走程序。有时候,矛盾捂在锅里,比掀开盖子更好处理。等你这边准备好了,时机成熟了,再动不迟。”高隆叮嘱道。
“是,我记住了。”
又聊了些别的,喝了几泡茶,胡步云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
高隆把他送到茶舍门口,临别时,拍了拍他的肩膀:“步云,好好干。你年轻,有冲劲,这是优势。但也要记住,刚极易折。多学学怎么柔能克刚。遇到难处,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胡步云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得有点险。从上面空降一个组织部长,哪怕有高隆运作,难度也是极大,因为这意味着要动现在的常委,牵扯面太广。
但这是目前破局最有效,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
胡步云只能等,并且做好高隆那边失败后,另想办法的准备。官场上的事,从来都不是十拿九稳的。
就在胡步云以为这事可能要拖上很久,甚至不了了之的时候,转机却比预想中来得快。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一次京都的会议结束后,苏永强被有关领导留下谈了话。回来后,他看胡步云的脸色就有些微妙了,搞得胡步云云里雾里。
第二天,苏永强把胡步云叫到他办公室,关起门来。像是有重要事情要交代的样子。
“步云啊,”苏永强递给他一支烟,语气有些复杂,“上面有个意思,考虑到干部交流的需要,也为了加强我们北川省委班子的力量,准备对伟宏同志的工作进行调整。”
胡步云心里猛地一跳,知道高隆的运作已经有了成效。但脸上仍然露出惊讶的表情:“调整伟宏部长?这……太突然了吧?伟宏部长在北川工作多年,情况熟悉,调整了会不会影响工作衔接?”
苏永强看了胡步云一眼,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上面的统筹考虑。伟宏同志可能会调到别的省去任省政协副主席,级别不变。接替他的人选,据说来自京都组织部,是一位年富力强的同志,叫李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