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和方栋打电话的是安县招商局一把,两人通话之后,方栋就懵逼了。

他自认为出三个太阳建设千湖,已经不算少了!

因为之前他得到的消息是,根本没有公司和集团过来投资,加上方栋的目的就不是千湖项目,所以做的并不用心,甚至说有点应付。

相比之下,盛世王朝做的比较精致,王一规划的千湖项目确实比较吸引叶蔺。

双方一比较,高下立判!

如果要选择,叶蔺肯定选择盛世王朝。

“张局,对方的项目规划书可以给我一份吗?”方栋问了一句。

“你让人来县委这边取一下吧。”张局顿了一下道:“我就是给你提个醒,说实话,我比较倾向于和你们合作。”

“先不说了,我这边马上要开会了!”

话音落,张局直接挂断电话。

“怎么了?”方源问了一句。

“事情出了一点变故。”方栋开口道:“宁市盛世王朝公司,我找人查一下。”

“然后我给方叔汇报一下情况,看方叔怎么决定吧。”

“刚刚咱们的关系打电话讲,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这个项目大概率是对方的了。”

“艹,半路截胡啊!”方源开口骂道:“这个踏马的盛世王朝是踏马干啥的啊!”

“我也不知道,我找人打听一下吧!”

方栋的情绪多少有点不好,因为他在方宿这边的地位并不好,这个项目如果干上了,他和方源主导,如此一来,这个项目对方栋而言就非常重要。

所以,这对方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项目,或者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方栋几经打听,打了数个电话,终于把盛世王朝的情况打听清楚,随后给方宿打了过去电话。

“小栋!”方宿接通电话。

“方叔,这个项目出了一点问题。”方栋开口道:“宁市一个叫盛世王朝公司的砸了重金,将这个项目接了过去。”

“这个公司我打听了,一年之前才成立,和宁市当地上层的人关系非常好,宁市本地的天凌集团好像就是因为这个盛世王朝才倒下的!”

“我刚看了一下对方的项目规划书,说实话,让我非常震惊,对方的思路我们完全可以复制。”

“这样吧,叔,我回金市找你一趟,我们当面聊吧。”

“行,你回来吧,我在家等你!”

“好嘞,方叔!”

电话一结束,方栋立马驱车往金市赶去,他必须要说服方宿来竞争这个项目。

在方栋看来,叶蔺看重的是盛世王朝的规划书,并不是盛世王朝这个公司,现在方栋也有盛世王朝的规划书,只要按照这个规划书进行,对安县来讲,那个公司都无所谓,只要能过来投资,能提高Gdp,能给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就行了。

当天下午,叶蔺召开了会议,走了一个过场探讨了一下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解决风险的办法后,叶蔺一锤定音结束会议。

他心中已经有数了,就把这个项目给盛世王朝做,不过对盛世王朝必须有相对应的限制。

叶蔺的学识十分丰富,在国外留学过,而国外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发展过一波,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港岛李氏集团,在内地大规模的圈地,圈地以后很多地方都不开发,等地皮升值之后,在高价卖出,然后再通过商业手段打压地皮价位重新收购,然后在进行开发。

然后这个开发过程还非常缓慢,拿到房地产的预售证之后,提前将房子卖了,故意拖延速度,然后再卖一次。

通过不断的商业运作去收割韭菜,影响发展,破坏行业生态。

当然,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去影响。

所以,叶蔺就考虑,盛世王朝背后是不是有更大的资本,下午的会议着重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天晚上八点钟,双方代表团进行第二次碰头会议。

会议一开始,叶蔺直接进入主题。

是的,这个是叶蔺亲自到场谈判的,他不怕承担责任,也没有任何避讳,更加不需要有人背锅,他就是亲自对接,亲自谈判。

说实话,他这种行为在官场上很少见,但是他偏偏这么做。

“下午我们具体商讨了一下,有一些需要商榷的点,我说,你听。”

“请讲,叶书记!”

“附加合同的地皮,我可以卖给你,地皮价位可以低于市场价百分之六十,并且还可以让你分五年到八年支付购买地皮的费用,不需要利息!”叶蔺看着王一,思路清晰的说道:“但是,我们这边有两个条件。”

“第一,附加合同必须和千湖景区合同相关联。”

“千湖景区开发分为五期,五到八年,地皮购买的开发权和使用权,也需要五期,五到八年。”

“也就是说,千湖景区这个项目开发的越快,周边地皮的开发权就越多,双方是挂钩的。”

“如果八年后,你没有履行项目规划书上说的内容,周边地皮开发的权限我们是要收回的。”

“或者,要重新购买一次,按照到时候市场的价位!”

“也就是说,对赌协议,这个是必须要签的!”

这个条约对盛世王朝的限制太大了,简单来讲就是,千湖景区项目你如果完成不了,安县所有的政策你都享受不了,你也别想在安县赚钱。

叶蔺之所以提这个,就是怕盛世王朝来安县割韭菜,钱赚了,拍屁股走了,将烂摊子留下来了。

“行,我同意。”王一基本没有考虑,直接点头:“这个附加条款可以签。”

“我可以保证,安县赚的钱,我们一分都不会带走,全部投资在安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

王一出口就是为了百姓,为了安县,为了国家,话说的是大义凛然,妥妥的良心企业家作风。

到这一步了,王一如果不同意,这个项目肯定黄。

王一同意就意味着,这个项目不出意外的话要干到底。

最关键是这个项目是叶蔺亲自对接的,他就是高升了,这个项目也跟他脱不开关系,双方是一直有羁绊的,一直到这个项目结束。

王一要的就是这份羁绊,不管能不能用上。

“第二个条件。”叶蔺开口道:“项目按照计划建成之后,最起码要留出百分之三十五的岗位给安县本地百姓,必须以安县本地百姓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