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547章 未修(五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村里还有大把饿得下不了地,也上不了山的村民。

“好了,让人都进来一起吃吧。”孟伯弦分好米汤,说道。

“这,这怎能行,小的们不敢。”

孟伯弦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我俩不白吃你们家的,你不吃,老人孩子要吃,你家婆娘赶早下地,你难道也不为她着想。”

老汉闻言既感动又害怕,没想到城里的官人还是有好人在。

孟伯弦也是从苦难过来的,早年间家中道落,婆娘跑了,爹娘死了,他能挺过来也就是凭着心底里的那股气。

他虽说没吃过观音土,也没啃过老树皮,但他知道寻常百姓人家能端上桌的一口粮来之不易。

孟伯弦说罢,从怀里掏出一枚五两碎银放到桌面,“我俩兴许还得在你家借住几日,伙食不讲究,像现在这样的米汤就行。”

老汉眼眶不禁发热,抬手揩了揩眼角,直点头,“哎,好的贵人。”

——————

在孟伯弦的坚持下,老汉把院里的老子娘和小子都带进了灶房,几人看见桌面上被分好的米汤,一时间都不敢说话,纷纷抬头看着老汉。

老汉笑道:“阿爹阿娘快坐下,贵人说咱家一起吃。”

两位老人家意外的看向孟伯弦,连连道谢。

昨儿个老儿子领回来两个瞧着就不是普通的贵人,说是贵人路经华水镇,暂住在他们家几日,并不知道孟伯弦师徒俩的身份。

孟伯弦笑道,“大伯大娘,您俩别谢了,快坐下喝口米汤。”

“哎,好好好。”

虽说粮食出自自家,但寻常的时候,他们家也不敢随便烧了米汤喝,今个老儿子拿出来招待贵客,他们没有不心疼的,却不曾想贵客是个明理的人。

老汉的婆娘还没从地里回来,分得的那碗米汤暂时放到灶台上。

孟伯弦拿过那两块硬实的粗粮饼,分别掰成四份,两位老人家和俩孩子一人一块。

小伙子接到粗粮饼,先是咽了咽口水,看了看身旁的老汉。

见他爹同意点头,才敢小口小口的咬着吃,可见得孩子平时也没怎么能打上这一顿牙祭。

老汉担心的看了看孟伯弦,“贵人,您不吃饼待会可会饿肚子。”

孟伯弦笑了笑,“这不,院子外头晒的泥饼,你拿两块给我尝尝。”

老汉端碗的手一抖,差点把米汤撒出来,哭笑不得的道,“那怎能使得,贵人如何吃得惯那泥饼。”

“怎的就不能吃了,少废话,给我取两块来。”

老汉见状,连连点头,“哎,好咧。”

很快,老汉拿了几块泥饼,孟伯弦接过一块,先是放到鼻子下闻了闻,没什么味道,然后浅浅的啃了口。

吃进嘴里依旧没有什么味道,口感粗糙,吃不习惯还真是难以下咽。

进宝见状,把手里的饼给到孟伯弦,“师父我跟你换,这泥饼我吃得惯。”

对于小进宝而言,别说是二次加工过的泥饼,直接挖到的观音土,他也是吃过的。

为了不饿肚子,观音土是这里难得的救命吃食。

孟伯弦笑了笑,没跟小子换,“吃你的。”

进宝见状,笑呵呵的挠挠头,“那行,师父你吃不惯就多喝两口米汤,兴许好些。”

孟伯弦没好气的瞅他小子两眼,想来,贺兄该是收到他递回去的消息。

昨儿他让老汉带着他们走了几座山,仅是十里村附近能刨到观音土的地方,都成了镇子大户和保长的私产,如此胆大妄为,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饭后,进宝向孟伯弦提议,今天他也到山上给大户挖土。

大户收集观音土乃是大工程,只要有把子力气能干能干,负责看守的工头都愿意收用,只不过年幼的孩子忙活一天下来,能得到的也只是半斤的观音土。

但为着这点,仍是有不少孩子上山劳作,眼下日子一天天的接近冬日,真正难熬的季节悄然而至。

冬日是贫困地区百姓的人间炼狱,大伙都在努力争取在冬日来到以前,为接下来的生存而拼命所有。

进宝自从跟了孟伯弦,衣食住行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即便身子仍是弱瘦,但身上的衣裳还是很难让这里的人联想到他是活不起的小子。

于是,进宝将上衣脱了,露出他那副精瘦的小身板,换上老汉儿子的破旧裤子,裤腿有点短,好在腰身合适,这样看起来倒是有几分融入。

两个孩子来到离村子较近的那座山上,找到在山腰上扎营的工头,在这里看守的工人个个五大三粗,面相凶狠。

每天来山上上工的百姓几乎都跟工头混了个脸熟,眼下瞧见个陌生的面孔,工头不禁上下打量进宝几眼。

那满脸横肉的工头,精明的狐狸转来转去。

进宝没有特意讨好,只一副老实的站在工头面前,身旁的小子早就吓白了脸,大气不敢出。

工头最终没忍住开口道,“你是哪家的小子,之前怎的没见过你啊。”

进宝闻言道,“我,我是村尾哑巴伯的侄儿,昨儿个才来投靠的大伯,听说来这里帮忙挖土,每天能分到点儿。”

村尾哑巴伯是老汉的连襟,两家交情甚好,提前已经打过招呼,不怕工人派人到山下核查。

到底是做了占山为主的勾当,工头自然做事谨慎。

这时,一名工人小跑过来,“老大,主家派人来传话,让咱今明两天准备好五百斤观音土,来了单大买卖。”

五百斤观音圭可不是小事,毕竟这种土并不是扎堆生在地下,多是喜欢长在石头岩隔等地方,今天明显来山上挖土的百姓就少,想来是山脚下的庄稼地开始收成。

在这节骨眼,人手最是紧要,工头听到这,不由得斜了眼进宝,心一横说道,“行了,给这两小子取工具,看紧了,不许偷懒。”

“是,老大。”

这边,进宝满脸感激的向工头致谢,“多谢贵人,小的一定好好挖土。”

那边,工人已经向两小子招手吆喝,让他们跟着自己来取挖土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