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民国:穿越关东,枪马无双 > 第680章 小皇帝的排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大清倒台之后,退位的宣统小皇帝即极少出宫,六年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两三次而已。

而且每次出宫,都是轻车简从,十分低调。

但是,今天却打破了常例。

不但不低调,反而十分高调,竟然摆出了逊位之后的全套规格仪仗,招摇过市。

下午三点,奏事官将一柄皇帝佩刀捧出了月华门,口中大呼:

“刀下来了!”

三分钟之后,小皇帝即从内廷走出,前呼后拥,如同众星捧月。

这时有御前大臣服侍小皇帝上了銮驾,在前面还有十个内廷前引大臣作为前导。

满清虽然倒台了,但是按照约定,内廷官制与待遇不变,该怎么来还是怎么来。你可以理解为,皇城就是国中之国。

只不过大清享国的时候,御前大臣与内廷前引大臣都是临时由六部满尚书、王公贵族充当,而现在六部满尚书自然是没有了,但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却有的是。

此时的御前大臣,有四个人临时充任,其中一个却是属于老熟人了,那就是——赵尔巽……

至于王公贵族那肯定还是不缺的,京城里多的是,这些人也乐得出来招摇一番。

銮驾出了太和门外,扈从人等各自上马,御前大臣与内廷前引大臣在銮驾两边。

銮驾后面是纛,归带纛大臣率领,其后有二十名尾枪人员,满语称作“阿呼鲁”,领尾枪的正是领侍卫内大臣,乃武官当中品衔最高级者,历史上有多个名人担任过这个官职,比如大清第一巴图鲁鳌拜、与母牛耍朋友的海兰察、传说野爹是十全老人的福康安,等等。

但是此时的领侍卫内大臣已经是有名无实了,不过权力却也还算可以,毕竟还有一个皇城护军最高指挥官的职务——大清倒台了,但是紫禁城还在,所以皇城护军必不可少,按照优待皇族的约定,紫禁城可以保留一千五百名护军,足粮足饷,装备精良,一应粮饷开销都是由北洋政府负担。

这些年北洋政府即便财政开支十分困难,却也一分钱没短过,每年四百万银元的固定拨款定期到账。

再加上皇室的田庄、铺户等固定收益,紫禁城当中的奢靡与排场并未受到影响,这绝不是瘦驴拉硬屎,而是继续当天宫之人……

此时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的名叫文麟,却相当年轻,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岁,身穿石青诸色的四爪蟒袍,绣麒麟补子。

满脸的精悍与倨傲,骑的马匹更是相当扎眼,是一匹神骏异常的青海骢——没错,如果可木王子在现场,保准扑上去抱着马腿哭泣……

文麟手执一柄华丽的蟠龙豹尾枪。

这豹尾枪,全长一丈一尺七寸,刃长一尺五寸,呈蟠龙形,枪身镂刻垂云文样,末端装饰朱厘,悬挂三尺三寸长的豹尾,据说这玩意是从康熙年间一直用到现在,曾经代表着大清的无限荣光。

而文麟也坚信,蟠龙豹尾枪的荣光将会再次轩腾而至,再次为大清保驾护航。

能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的,都是来自勋贵家族,并且与皇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文麟自然也不例外,这小子出身于佟佳氏,也就是当年“佟半朝”的那个“佟”。

同时他还是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亲外甥,与死在韩老实手上的那个爱新觉罗·宪奎,是亲表兄弟。

此时的文麟可谓是志得意满,只要复辟成功,那么他就可以成为货真价实的领侍卫内大臣,牛逼大发了。

在他看来,自己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两方面都是——顶尖!

现在却只统领一千五百皇城护军,属实是状元郎卖豆腐——大材小用。

逊清小皇帝这次出行,用的是全副规格仪仗,在队列最前方,有专人“报二里”,就是说皇帝据此还有二里地。其后为“传筹”,共分五筹,头筹、二筹都是大声报筹,依次声音递减,到了第五筹则是小声报。

传筹后面还有“打吃”,即在銮驾前面,有御前总管太监阮进寿专门负责用嘴发出“哧哧”之声,意在提醒保持肃静与回避。

这个差事其实真挺费嘴的,但是阮进寿却甘之如饴,别人要是提出给他当嘴替,管保会把他气得一蹦三尺高……

这等出行排场,引得街道上的百姓纷纷驻足看热闹。也幸亏是大清已经倒台了,否则街道上的百姓都得分列在两边跪下,头都不允许抬,否则就会被治一个“大不敬”的罪,轻则打板子,重则流配。

所以说,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傻子会那么想不开,放着共和不要,非得求一个君主专制,挖空心思给自己找个皇帝跪拜才舒服。

但事实就是如此的荒谬,小皇帝出行队伍沿着北长安街直奔景山,街道两边已经有人激动得泪流满面,只为有幸得见天颜威仪,跪在地上连连叩头,只恨脑袋后面的辫子已经不复存在。

而且很快就形成了傻子共振,跪下叩头的人越来越多,差不多能占到总数的五分之一——这很科学,十分符合二八定律。

这些人不但自己跪,而且还试图要拉着旁边的人跟着一起跪。

被拒绝之后,即开始咒骂,仔细听时,不外乎是“汉奸”、“走狗”之类的。

本来挺和谐的街市,就因为小皇帝的仪仗出行,竟搞出了社会撕裂,甚至在争执当中,有兄弟反目、割袍断义的……

小皇帝端坐在銮驾之上,面无表情。

但是领侍卫内大臣文麟却按捺不住激动:民(奴)心可用啊!

有这么多愿意跪着的民众(奴才),何愁复辟大业不成?

却说队伍一路向北,去往景山方向。

而京城大学,也正是在这个位置!

仪仗队伍逶迤而行,因为距离实际并不远,不过区区三里地,所以没用半小时就赶到,停在了京城大学的门前。

而京城大学这边并没有事先得到消息,所以属实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个是共和时代的大学,一个是封建时代的君主,两者井水不犯河水,你这个小皇帝来这里干甚?

是吃饱了撑的吗?

门口警卫有的急忙飞跑着上报校长,有的硬着头皮上前应对,却被护军简单粗暴的推到旁边,认为区区皂役完全不够格说话。

而且,一座学堂的大门就能拦住銮驾?

简直是笑话一样!

仪仗队伍直接穿过大门,往里去。

当校长蔡元培闻讯带人下了办公楼的时候,銮驾也来到了办公楼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