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49章 没有,回流的都在这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章 没有,回流的都在这里

在京城待了10天左右,陪宋芫过完情人节,他就返回了沪市。

2月18号这天上午,常顺正在虹乔古玩城闲逛,三舅妈(姑姑)打了电话,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说qp区某渣土场运送的渣土里面有东西,让他没事可以过去看看。

简单的问了一下情况,三舅妈说那边应该是挖到了特殊年代的垃圾堆。

特殊年代也就是六七十年代,那个年代的垃圾堆,可能存在大量有价值的东西。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清楚,一些戴着红袖章的人,是会到处抄家的,所谓的“破4jiu”,就是发生在那个年代。

据老一辈的人讲以及相关资料介绍,那个时期损坏、破坏、烧毁的文物不计其数,其中还包括一些重要的文物、一级文物。

现在是科技时代,如果想深入了解,拿出手机随便搜索一下,就能获取那个年代的相关信息。

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往周边扩展,越来越多的那个时期的垃圾堆相继被发现、挖掘。

一些运气好的捡铁、捡破烂的人,在渣土场遇到了机会,有少数人也真的发了财。

既然姑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不管找不找得到东西,他也打算过去见识一下,凑个热闹,打发下时间。

反正现在对于他自己来说,去哪玩都是玩,不缺钱了,时间很自由。

至于去了那处渣土场,常顺也不打算买金属探测器。

虽然有那东西机会更大,但既然金盆洗手,还是不要占的好。

毕竟已经不缺钱了,万一惹上麻烦,比较尴尬。

【这里说一下,一般情况,使用金属探测器跟盗墓没有关系。

金属探测器大多只能探测几十公分的深度。

而墓葬,特别是大墓,一般都会深埋在地下多少米。

当然,使用机器,也有诸多限制,不能去的地方坚决不要去。

发现了珍贵文物记得要上交。

只要不贪心,这年代在快乐寻宝的同时,上交得一定的奖金也很不错。

常顺自己这些年,寻找到的青铜器物品有好几件,都上交了。

包括捐赠的其它藏品、拆迁区收到的珍贵纸类物品,有不少。

可以说,作为一名收藏者,他一直为保护文物做着切实的贡献。

而那些广大的藏家、各位考古工作者、其它相关工作人员,也都在为保护文物做着贡献。】

让姑姑用手机发了定位,常顺打算吃过午饭就过去看看。

虹乔古玩城,跟十几年前肯定不一样,现在的古玩城是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2年有了第一批商家开始入驻之后,人气在前些年可是相当的火爆。

当然,口罩事件刚过,今天又是周六,过来逛的人很多,人气也是很高的。

此时他在古玩城的三楼,海外回流藏品、杂项区域。

说到海外回流藏品,就是一些藏家去国外购买一些藏品,这些藏品大多是以前出口出去的外销物品,比如说:

古玩、文玩、字画、珠宝等具有文化价值或者稀缺性的东西。

其中古玩类以瓷器为主。

海外回流,听起来高大上,其实里面也有不少的新货、工艺品。

它也是最近这几年才兴起的一股收藏热。

据说是国内市场的“老普残”很多人玩不下去了,所以有人就想出来的新花样。

一些真正的老玩家对海外回流持怀疑态度,说是把一些垃圾重新从国外买了回来,那些物品里面基本上没有真正的高档古董。

就算有,价格也不会便宜。

毕竟人家外国人也不是傻子,有价值连城的宝贝,也不会便宜的卖给你,让你回流回去。

能回流的,都是大路货,普通的物件。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就不能玩,少量的外销瓷器,其它杂项,比国内的还是要略微高档一点的。

但工艺品更多,玩家真要玩的话,还需要细心辨别,不要盲目跟风,考虑清楚,对比价格之后再考虑是否购买。

常顺现在逛的这家店铺,是一家以售卖瓷器为主的店铺,刚才有顾客向老板打听过,他这里就有一批从倭国回流回来的物品。

近些年的回流,倭国可是第一产地,很多做古玩生意的人,基本上都是蹭的这个热度,去那边购买了不少货物。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抱着发财的梦,想赚差价。

店里的回流藏品,主要也都是一些瓷器。

“老板,我看过你这些东西了,也没有特别好的货,你是不是把精品藏起来了?”

一名看上去是内行玩家,在看完老板所说的“海外回流货物”后,很直接的说道。

“没有,回流的都在这里!你说特别好的货,哪有那么多,这年代能够找到一些稍微好些的瓷器玩玩就不错了!

真正的精品,价格不便宜,动不动都是几万块钱一件或者十几万、几十万一件,你玩吗?

现在行业内卷,都是二道贩子,想赚差价的人,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老板也很直接的回道。

他的想法应该是薄利多销,回流物品,要是进货太贵,风险也大,还不如大量购买些价格便宜的。

“我看这些藏品也不全是老货,这里面有几样东西是新的。”

顾客又说道。

“新的吗?你觉得是新的不买就行,看不上这些回流,那你还是看看我店里的其它东西!”

老板这样说,对方就离开了回流区域。

对于这些回流瓷器,常顺也看了一遍,发现他们每个上面都贴着标签,这种标签类似于超市的那种标签,标注的有价格。

随便看了几样,价格都不算便宜,从几百块钱到几千块钱不等。

质量来说,大多数也都是民窑的制式,花纹跟大多数地摊上看见的瓷器花纹类似。

这些东西,他只是欣赏,并不打算购买。

在这家店铺看了会儿,常顺离开又去其它古玩店看了看,同样都有一些海外回流的物品,甚至有些物品是国外制作的。

也不是说海外回流藏品都卖不出去,相反,那些“半罐子”收藏爱好者,听说海外回流,反而觉得高大上,买的人也有不少。

只有少数比较内行的人反而不怎么购买,除非回流的是真正的精品。

在这边逛到11点他就离开了。

中午吃饭等待上菜的时间,他用手机搜索,对回流藏品又进行了了解。

科技年代,多了解、多看、多学,知道的更多才不会盲目,才不容易吃亏上当被人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