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164章 你不说那就是你的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章 你不说那就是你的问题

两人正说着,又有人问价了:

“老板,你这些老照片、幻灯片多少钱?”

“老照片1500,里面有四五百张,特别是那五六十张特殊年代的新闻照,价值很大,一张都能卖二三十甚至更多!

两本幻灯片是七十年代的彩色教学题材,500块钱。

一共2000,我说的是最低价,拒绝还价!”

摊主看了问价之人一眼,说价道。

照片的质量确实不错,常顺看过。

幻灯片保存的也好,封面“沪市某某学校”都标注的很清楚。

“2000?我还以为只卖100呢!”

问价的人在听了报价后有些吃惊,他肯定不是专业玩古玩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些照片、幻灯片之类的东西,哪怕花几十块钱去买,他们可能都觉得贵。

逛古玩市场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圈子内的人。

被摊主说的价格吓到后那人就起身离开了。

“老板,这些照片、幻灯片帮我留着!我要了!”

常顺见机行事、顺时而为,那人刚离开他就直接说了出来。

如果他不要,说不定一会儿被其他喜欢收藏这类老照片的人看见也会买走。

“行!还是你这人买东西痛快!”

先前完成了一笔交易,对方笑着道。

“我是专业玩照片这类东西的,看见了觉得合适就买!”

他简单解释了下。

“那些照相机胶卷多少钱?”

看到幻灯片旁边的一些胶卷,常顺又询问价格。

“这些有用过了的、全品相没有打开的,一共有15盒,用过的5盒,没有用过的10盒,年份都不是现代的,应该也是七八十年代,你给300块钱!”

摊主想了想,然后说价道。

这价格不贵,如果是2000年以后的,价格会便宜很多。

常顺收藏的有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好品相相机,用上七八十年代的胶卷,完全可以拍照。

虽然有了高清手机老相机已经过时,但照那种黑白照还是很有时代感的。

“我再看看你这边的其它东西,一会儿一起付钱!”

有不卖东西的人腾开了位置,他就上前占了个位置看了起来。

把自己想要买的照片、幻灯片、老胶卷都放到了跟前。

“老板,这些钢笔画、水墨画多少钱?”

先前站在常顺旁边,现在蹲在他旁边的那名顾客问价道。

“钢笔画100元一张、水墨画200元一张,这些以前也是办过画展的!”

老板考虑了片刻,对顾客说道。

办过画展的画,都简单装裱过,贴在一张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硬纸上。

“我选了15张钢笔画,9张水墨画,也不多还价,一共给你3000块钱咋样?”

顾客还价道。

“你给3200,我让100,这些都是你挑选出来的最好的,我说的价格很低,你看能不能要,不能要我不勉强。”

摊主又对他说。

“那我要是全买下来呢?”

顾客又问。

“全买的话,钢笔画80,水墨画180,平均每张优惠20。”

“那还是算了,我买选出来的,其它那些我不喜欢!”

那名顾客考虑了一会儿,最终还是不打算打包。

扫码付了钱,这人就离开了。

常顺发现那张“倭国”某市市长邮寄的展出证书还在,他就把它拿到了手里。

随后他也在这些钢笔画、水墨画里开始挑选着。

钢笔画他选了6张、水墨画也选了6张,里面有人像也有山水乡村风景。

其实这些画里面还有印刷品,不过很容易区分,印刷品没有参展,没用硬纸。

“老板,这些你看下多少钱?之前好的都被别人选走了,我先前买了你那么多东西,怎么的也要优惠点。”

把画往摊主那边递了递,他问价道。

“一共13张,那张倭国的市长展出证书仅此一份,我本来打算卖500块钱的,现在给你算便宜点,你这些给个整数2000块钱吧!”

老板想了想,说了价格。

看他表情,这是低价。

“行!那就2000。”

让老板把这些东西都用塑料袋装好他就付了钱。

没急着离开,还有那些没装裱的画,他也选了两张。

这两张都是国画,一张画的是民国风格的江南水乡、另外一张画的是山村风景。

画是彩色的,看着很舒服、大气,落款年份九六年。

买回去他准备找人装裱后挂出来。

常顺也是随缘买,看见喜欢的、价格合适都能买下来。

在他购买时,还有其他人买了不少的东西。

“老何,你之前不是说这些画能够升值吗?现在是你出手的时候了,我们帮你留了很多!”

来的这批人选的差不多后,一人笑着道。

“我出手也不是不行。

老张,你说个打包的价格,有投资价值我就买!”

老何又对摊主说。

“我说的价格你买不了!我还是不说了。”

老张道。

“不说那就是你的问题,可不要怪我不买!”

“老何,你能出多少?”

其他顾客问。

“我怕说出来吓到你们!”

“你说!”

“30一张,我打包!”

“30?你还是趁早哪里凉快去哪里!”

………………

在地摊上又整体看了一遍,从那些旧书、纸类杂件里面,常顺发现了一些书信、明信片。

这些信、明信片没看见七十年代或者之前的,可能被别人买走了。

剩下的那些,都是八九十年代左右。

信封邮票都在,不过现在邮票不值钱了也没有人把它们撕下来。

信封有近百张。

明信片比书信多,有两三百张。

跟老板商量,他花了100块钱把它们打包买了下来。

今天这名姓张的摊主收到的这批货肯定是赚钱了。

全部卖完应该不少于3万块钱的收入。

至于他的成本价必然不高。

毕竟从一个“收废品”的人角度考虑,价格高了他也不可能买,何况还是遗物。

同时他又想到,随着一些老年艺术家、其他有身份地位的人去世,他们的家里都会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流落到古玩旧货市场。

这些东西又是一个新的轮回,会被其他人收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任凭你生前多么的风光,财富、藏品多么多、多么好,在去世后都带不走,会进入下一个轮回。

离开这处地摊,常顺先把购买的东西放到了车里,又返回继续逛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