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三十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三十五)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像个好奇的小猫咪一样,跑到张仲景仙师跟前,拉着仙师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问:“仙师呀仙师,我最近一直琢磨一个事儿,我想知道下利之后,这人到底是咋分出生和死的呀?这其中有啥门道不?”

张仲景仙师一听,乐了,笑着摸摸小弟子的头,说:“小弟子呀,你这问题问得好!这下利之后生死的判断,可是个大学问呢。你听好啦,一般来说呀,要是一个人下利之后,这脉象都没了,摸不着脉跳动,而且手脚冰凉凉的,就像刚从冰窟窿里捞出来似的,这时候呢,如果过了一个对时(大概现在的12个小时 ),这脉象又重新出现了,手脚也慢慢暖和起来了,那这人就有救,能活下来;要是过了这个时间,脉象还是没回来,那可就不太妙啦,这人可能就危险咯。”

小弟子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惊讶地问:“仙师,这脉象咋就这么重要呀?为啥脉象没了又回来就能活,回不来就死呀?我咋有点听不明白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呀,这脉象就好比是身体里的一个‘小信号器’,它能把身体里的各种情况都传达给咱们医生。你想啊,这人体就像一个超级大工厂,各个器官都在不停地工作,而气血呢,就像工厂里的‘传送带’,负责把营养和能量送到各个地方。”

“这脉象呢,就是反映气血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当人下利的时候呀,身体里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哗啦啦’地往外流失,这对身体的打击可大啦。”

“如果下利太严重,身体里的气血就会变得很虚弱,虚弱到都没办法推动脉搏跳动了,这时候脉象就没啦。而且呀,气血不足,没办法把热量带到手脚这些‘偏远地区’,手脚就会变得冰凉,这就是为啥会出现脉绝和手足厥冷的情况。”

“要是过了一段时间,脉象又回来了,这就说明身体里的气血又开始努力工作啦,就像工厂里的机器又重新启动了。气血能正常运行,就能把热量送到手脚,手脚也就暖和起来了。这就意味着身体在慢慢恢复,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所以这人就能活下来。”

“反过来,如果过了时间脉象还不回来,那就说明身体里的气血‘罢工’了,没办法再正常工作了,身体的各种功能也会跟着‘瘫痪’,这人就危险咯。”

小弟子挠挠头,还是有点不太明白,说:“仙师,您说这身体里的气血咋就能自己恢复呢?难道它有‘超能力’呀?”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说:“小弟子呀,这身体可神奇着呢!它就像一个智能的‘超级城堡’,有自己的一套防御和修复系统。当身体受到下利这种‘敌人’攻击的时候,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和各种调节机制就会开始工作啦。”

“比如说,身体会自动调整各个器官的功能,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把更多的能量集中起来,去恢复气血的运行。就像城堡里的士兵们,在遇到敌人进攻的时候,会集中力量抵抗敌人,修复被破坏的城墙一样。”

“而且呀,这时候如果能得到适当的治疗和调养,比如喝点热乎乎的粥,补充点营养,就像给城堡里的士兵们送去了粮草,能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气血,让脉象重新出现。”

小弟子兴奋地说:“哇,仙师,原来身体这么厉害!那仙师,在古代有没有这样下利后通过脉象判断生死的例子呀?”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呀,这例子可多啦!以前有个村子,闹了一场很严重的痢疾,好多人都下利不止。有个年轻后生,下利得特别厉害,脉象都摸不到了,手脚也冰凉冰凉的。”

“他家里人都急坏了,以为他没救了。这时候,村里的老中医就说,先别急,看看过了这啐时脉象能不能回来。”

“大家就守在床边,眼巴巴地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过了差不多12个小时,奇迹发生了,这后生的脉象慢慢又能摸到了,手脚也开始暖和起来。”

“后来呀,老中医又给他开了几副调理身体的药,让他好好调养。没过多久,这后生就完全恢复健康啦。所以说呀,通过脉象判断下利后的生死,还是很靠谱的。”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要是遇到这种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的情况,除了等脉象回来,咱们能不能做点啥来帮帮病人呀?”

张仲景仙师点点头,说:“小弟子呀,当然可以啦!首先呢,要让病人好好休息,就像让身体这座‘城堡’里的士兵们都好好睡一觉,恢复恢复体力。”

“然后呢,可以给病人喝点温热的米汤或者稀粥,这能给病人补充点能量,就像给士兵们送点粮草。米汤和稀粥容易消化,不会给虚弱的肠胃增加负担,还能滋养胃气。”

“另外,如果病人手脚冰凉得厉害,可以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给手脚敷一敷,让手脚暖和起来。这就好比给‘偏远地区’送去了温暖,能促进气血往手脚那里运行。”

“要是情况比较严重,还可以用艾灸的方法。艾灸就是用一种特殊的艾草,点着之后,在特定的穴位上熏一熏。比如说关元穴、气海穴,这些穴位就像身体里的‘能量开关’,艾灸这些穴位能激发身体的阳气,促进气血运行,帮助身体恢复。”

小弟子听得入神,又问:“仙师,您说这艾灸是咋起作用的呀?为啥在穴位上熏一熏就能让身体好起来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呀,这穴位就好比身体里的一个个‘小机关’,每个机关都连着身体的不同部位和脏腑。艾灸的时候,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就像给这些小机关来了个‘小震动’。”

“这个‘小震动’能激活穴位里的气血,让气血沿着经络快速流动起来。经络就像身体里的一条条‘高速公路’,气血在这些‘高速公路’上跑起来,就能把营养和能量送到身体的各个地方,让身体的功能恢复正常。”

“而且呀,艾灸还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回阳救逆的作用。对于下利后身体虚弱、阳气不足的病人,艾灸能把身体里的寒邪赶走,补充阳气,就像给身体里点了一把小火,让身体暖和起来,恢复生机。”

小弟子兴奋地说:“仙师,中医真是太神奇啦!那在现代,这种通过脉象判断下利后生死的方法还管用吗?”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呀,在现代这方法依然管用呢!虽然现代有了很多先进的检查设备,但是脉象依然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现代医学也认识到,脉象能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功能状态。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轻重、身体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等情况。”

“比如说,在治疗一些急性腹泻导致脱水、休克的病人时,医生除了用现代的补液、抗感染等方法,也会参考脉象。如果病人的脉象从微弱、消失逐渐变得有力、正常,就说明病人的身体在逐渐恢复,治疗是有效的。”

“而且呀,中医和现代医学可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中医的一些治疗方法,比如艾灸、中药调理,能帮助病人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身体的恢复。现代医学的急救措施和先进技术,则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病人的生命。”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怎么预防下利这种情况发生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呀,预防下利其实不难。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别吃那些不干净的东西,像路边摊的食物、变质的水果这些,都可能藏着‘小病菌’,吃了就容易闹肚子。”

“其次,要注意腹部保暖,别让肚子着凉。肚子就像身体里的一个‘小火炉’,要是着凉了,这个‘小火炉’的火就会变小,肠胃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下利的情况。”

“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适当运动。这样身体的抵抗力强了,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层‘铠甲’,能抵御各种病菌的入侵,下利这种病自然就不容易找上门来啦。”

咱们接着唠唠这下利背后更复杂的中医原理。你想啊,这人体的脾胃就好比是身体的“粮草官”,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营养,然后输送到全身。当人下利的时候,就说明脾胃这个“粮草官”工作出问题了。

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把一些“小坏蛋”病菌引进了身体,这些病菌在肠胃里捣乱,影响了脾胃的正常工作。也可能是肚子着凉了,寒邪入侵,让脾胃的阳气受到了抑制,没办法好好消化食物,就只能通过下利的方式把这些“不听话”的食物排出去。

再说说这脉象,脉象其实是气血在血管里流动时产生的一种搏动。气血充足、运行顺畅的时候,脉象就会比较正常、有力,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顺畅又有活力。

可当下利严重,气血大量流失的时候,气血就像被抽干了的河流,变得干涸又无力,没办法推动血管产生正常的搏动,脉象也就变得微弱甚至消失了。

这时候,如果身体能自我调整过来,就像河流又得到了水源的补充,重新奔腾起来,气血恢复正常运行,脉象也就会重新出现,而且随着气血的恢复,手脚也会暖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