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三十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三十七)

话说有这么一天,小弟子皱着眉头,一脸困惑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小弟子挠挠头,可怜巴巴地问:“仙师啊,我最近琢磨医书,碰到个难题。有个症状叫‘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这到底是啥情况啊?该用啥方剂来治呢?我脑袋都想破啦!”

张仲景仙师一听,微微一笑,摸了摸自己长长的胡子,不紧不慢地说:“小弟子啊,这‘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呢,就是说这人老是拉肚子,拉出来的都是没消化的食物,就像刚吃进去啥,原样拉出来啥,这就是‘下利清谷’。”

“‘里寒’呢,就是身体里面寒得厉害,就好比身体里有个大冰窖,阳气都被冻得瑟瑟发抖啦。可这时候,身体外面却感觉热乎乎的,还直冒汗,这就是‘外热’。而且啊,手脚冰凉冰凉的,都没知觉了,这就是‘汗出而厥’。碰到这种情况呢,就用通脉四逆汤来对付它。”

小弟子眼睛瞪得像铜铃,好奇地问:“仙师,这通脉四逆汤听起来好神奇啊!那它是咋做出来的呢?都有啥药材呀?”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这通脉四逆汤的药材不多,就四味。首先是甘草,得用二两,还得是炙过的哦。这炙甘草啊,就好比方剂里的‘和事佬’。在中医理论里,甘草能调和诸药,就像一个超级调解员,让其他药材都能好好配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它本身呢,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就像给身体注入一股温和的力量,让身体的正气慢慢恢复。现在咱们换算一下,古代的一两相当于现代的5克,二两就是10克炙甘草。”

“接着就是附子,得用大的,而且是生用,一枚就够。这附子啊,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就像方剂里的‘超级大火炉’。在中医里,附子性大热,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身体里寒得那么厉害,就靠附子这股强大的热气,把被冻住的阳气给‘烤’暖和,让阳气重新在身体里流动起来。就好比给身体里的冰窖生起了熊熊大火,把寒冷都赶跑。一枚大附子,大概也相当于现代的5克左右。”

“还有干姜,要用三两。干姜就像是‘小火苗’,能辅助附子发挥作用。它性热,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和附子搭配在一起,就像两个取暖器一起工作,让身体里的阳气更足,把寒湿之气都给逼出去。三两干姜换算过来就是15克。”

“最后还有人参,二两。这人参可是个宝贝,就像方剂里的‘能量补充剂’。人参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身体经过这么折腾,元气都虚了,人参就能给身体补充满满的能量,让身体有劲儿去恢复健康。二两人参也就是10克。”

小弟子听得入神,忍不住又问:“仙师,那这些药材咋煮成药汤呢?”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说:“把这四味药材放到一起,加上三升水。这三升水换算到现代,大概就是6斤左右。然后开始煮,一直煮到剩下一升二合,这一升二合差不多就是现代的240毫升。煮好后,把药渣去掉,剩下的药汤分成两次温着喝。喝了之后,如果脉象慢慢恢复正常了,那就说明这病有好转的迹象啦,身体在慢慢恢复健康咯!”

小弟子挠挠头,又问:“仙师,为啥这几味药材搭配在一起就能治好‘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这种病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解释道:“小弟子啊,你想啊,这病的关键就是身体里阳气太虚,寒邪太盛。附子是个大热的药,能直接把阳气给补起来,让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去对抗寒邪,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干姜呢,它也热,能帮着附子一起发力,让温阳的效果更强。就好比两个人一起推车,力量更大,能更快地把身体里的寒邪给‘推’出去。”

“炙甘草能调和这两味热药的药性,让它们不会太猛,同时还能补脾益气,增强身体的正气。就像给这剂药加上了一个稳定器,让整个方剂的作用更平稳、更持久。”

“人参能大补元气,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恢复。你想啊,身体生病就像打仗,元气就是士兵,士兵没力气了,仗怎么打?人参就是给士兵们补充能量,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一起对抗寒邪这个敌人。”

“这四味药搭配在一起,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就像一个齐心协力的小团队,把身体里的寒邪赶走,让阳气恢复正常,身体自然就好起来啦。”

小弟子恍然大悟,高兴地说:“仙师,我终于明白啦!那这通脉四逆汤在啥情况下用最合适呢?”

张仲景仙师说:“一般来说,当病人出现明显的‘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症状时,就可以用。比如说,病人拉肚子拉得很厉害,拉出来的都是没消化的食物,手脚冰凉,摸上去就像冰块一样,但是身体外面却热乎乎的,还不停地出汗,这时候就可以考虑用通脉四逆汤。”

“不过呢,用药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得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量。要是症状比较轻,药量可以适当少一点;要是症状严重,就得严格按照方剂的用量来,甚至可能还需要根据病情做一些小调整。”

小弟子认真地点点头,说:“仙师,我记住啦!那这通脉四逆汤有没有啥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这用药啊,就像走钢丝,得小心翼翼的。首先,附子是有毒的,虽然生用能发挥最大的药效,但是煮药的时候一定要煮够时间,把毒性降低。不然啊,就像在身体里放了个小炸弹,不但治不了病,还可能会有危险。”

“还有啊,病人在喝药期间,要注意保暖,别再让寒邪钻进去。饮食也要清淡一些,别吃那些生冷、油腻的东西,不然会影响药效。就好比给身体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让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另外,喝完药后,要多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果症状有好转,那就继续按照医嘱喝药;要是出现了不舒服的情况,比如呕吐、头晕啥的,就得赶紧停药,重新看看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说:“仙师,您考虑得真是周全!那这通脉四逆汤和其他类似的方剂有啥区别呢?”

张仲景仙师想了想,说:“这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有点像,但又有不同。四逆汤里的附子用量小一些,干姜用量也少,主要是用于治疗一般的少阴病,寒邪没有那么严重。而通脉四逆汤呢,附子和干姜的用量都加大了,是专门用来对付这种里寒特别严重,甚至出现外热假象的情况。”

“就好比四逆汤是个普通的小卫士,能对付一些小的寒邪入侵;而通脉四逆汤就是个超级大英雄,专门去打败那些特别厉害、特别顽固的寒邪大怪兽。”

小弟子笑着说:“仙师,您这么一讲,我就清楚多啦!那在古代,有没有用通脉四逆汤治好病的例子呢?”

张仲景仙师兴致勃勃地说:“当然有啦!以前有个村子,有个村民突然得了怪病。他不停地拉肚子,拉出来的全是没消化的食物,整个人虚弱得不行。手脚冷得像冰,可身上却热得发烫,还一直出汗。村里的人都吓坏了,以为他中了邪。”

“我去看了之后,就判断他是‘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的症状,于是就给他开了通脉四逆汤。按照方子煮好药,让他喝下去。喝了第一剂药后,他的手脚就没那么冷了,拉肚子的次数也少了一些。”

“接着又喝了几剂,他的身体就慢慢恢复了正常。又能像以前一样下地干活,和村里的人一起说笑啦。所以啊,这通脉四逆汤只要用对了,效果可是很神奇的。”

小弟子听得入迷,说:“仙师,这太神奇啦!那在现代,这通脉四逆汤还能用吗?”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当然能用啦!虽然时代变了,但是人体的基本道理没变。只要出现符合‘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这种症状的病,通脉四逆汤依然能发挥它的作用。”

“不过现代医学更发达了,用药的时候可以结合一些现代的诊断方法和技术,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调整药量。这样就能让通脉四逆汤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帮助更多的人恢复健康。”

小弟子高兴地说:“仙师,您真是太厉害啦!今天我学到了好多东西。以后我一定好好研究中医,用这些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