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人家嘛,总是舍不得孩子远走。他们俩担心也是正常的,儿子是当家做主的,这都出去了,

也是担心以后家里没人照应,其实秀梅虽然是闺女,嫁的也不远,等着你们出去赚钱了,多给邮寄点回来,家里这头让她帮着多上上心,

也不是不可以的。”

夏筠说的这个王秀梅是王长江的妹妹。比他小两岁。

“我还没和秀梅说呢,主要是她怀着孕,吐的挺厉害的,我这要是把公婆都托付给她,心里还有点觉得不太好。”

这事儿王丽华真是挺纠结的,王长江倒是好,出去之后就来了这么一通电话让她抓紧办签证手续啥的,说让她领着孩子过去。

哪儿那么容易,家里这一摊子事儿呢,再说孩子小,去了她们俩都打工,这孩子咋照顾,根本就不现实。

放在家里,她还不放心。毕竟才一岁多点。这么小离开妈妈能行吗。

“秀梅也怀孕了?我还不知道这消息呢,应该是头三个月吐的严重点,过去这个阶段就好了额,你现在准备手续啥的,也不是说马上就能去,

那边还得厂子发邀请函过来,海参加工完也得五月份之后,长江才能让你过去。到时候秀梅没准就不吐了。

你爸妈那边也不是必须得人照顾,都身体杠杠的,啥毛病没有,自己也能做饭种菜园吃,完全没问题。”

夏筠是希望王丽华过去的,在国内就是再靠上十年,他们两口子也攒不下来啥钱,以后还得生二胎三胎,这么多孩子那个培养起来不得用钱堆着啊。

记得她家的三个孩子,没有一个脑袋瓜好使的,老大以后高中上了个乡镇上的,学了个美术,没少花钱,最后也只是考了个普通的公办本科,

四年大学毕业回来,还是找不着工作,又花了不少钱补课说是考研究生,考了三年都没过国家线。

这样的孩子,也就是指望他们夫妻俩多赚点,回头多买两套房子,结婚的时候多陪送点,不至于到了男方家里,让人家瞧不起。

学习不好,就放在跟前尽孝就行了。别的还能指望啥。

“嫂子你这么说也有道理。”王丽华赞同的点了点头。

“我寻思长江让我出去,肯定有他的打算,我和婆婆说,我要是真去了,也不是不回来,就是出去打工多赚几年钱,

不耽误以后回来给他们养老。

啥道理我都和他们说了,可老太太总觉得国外哪哪都不好,

说我们俩去了人生地不熟,吃苦受罪的。长江在电话里说得天花乱坠,就是夸大其词,

他们老两口也不信。我这也没去过,说话也没力度,嫂子,国外真像长江说的那么好吗?”

看着王丽华瞅着自己的眼神,夏筠想了一下,才回答她这个问题。

“丽华,这事儿吧,我觉得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他们老两口没出过国,说不好听的,咱们市估计都没出去过,一辈子都在这个城市里头生活,

外头的世界啥样,他们自然是想象不到的,你也一样,我建议不管以后你和长江是不是会在国外打工生活,我都建议你出去瞅瞅,就当是旅游了,坐船出去的话,也花不了几个钱。

去个三五天,一周左右的看看,如果喜欢那边,再定留下来,如果不喜欢,你就回来啥也不耽误。其实我是觉得,

那边工作虽说忙点累点,但确实机会多。长江是挺有头脑的,看事情看的挺长远。

你护照签证这块,回头我领着你一起过去弄,也不是很麻烦。

前几天我都领着刘艳过去了,她进了不少的货,你想要知道那边啥情况,也可以过去找她让她给你说说。”

“行,嫂子,你这么说我觉得不错,我先过去瞅瞅,然后再说是不是打工的事儿。”王丽华庆幸今天幸亏来找夏筠了。

听她说完这番话,心里都敞亮了不少。

这是个大事儿,不能那么草率的做决定。

刘悦在一旁听着了,也挺感兴趣,盒子也不叠了。跑过来插话,

“丽华姐,我觉得嫂子说的太对了,其实要是我有这个机会出国去打工,犹豫都不带犹豫的,你在家不出来可能不知道,现在出国打工多热啊,

我村里就有个小媳妇跑岛国去了,出去找人给办,花了好几万呢。

去年一年,就赚了二十多万回来,可是给我婆婆羡慕坏了,在我耳朵边念叨好几天呢。这事儿你可别犹豫,把赚钱的机会给错过了。”

孟瑶在旁边也跟着赞同,

“就是,我觉得出去干几年,手里攒点钱,都够买套楼房住了,还可以买辆车,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再说了,以后你家孩子大了,结婚买房这些不都是钱啊,趁着这会儿年轻,有机会,多辛苦几年,把半辈子的钱都赚到手,以后光剩下享福了!”

孟瑶是真挺羡慕她有出国去打工的这个机会的,其实她也想去,就怕自己爸不同意,前期的费用她也拿不起。

再说老板这边不一定能给她办,自己就是个打工的,也不是人家亲戚,眼馋也没用。

王丽华被她们说得确实有些心动,但是还有点担心,

“嫂子,那边的话我也不会说,啥都听不懂可咋整,要不你啥时候过去,我跟着一起你看行不?”

她这真是心里没底,平时在家出门都有数的,这一下子要跑国外去,心里不慌是不可能的,她可没有夏筠的本事。

“哎呀,话不会说怕啥,去了过段时间逼着也会说了,再说那边也不都是外国人,华人在那边做生意的也不少,

市场买菜的,开小吃店的,完全可以沟通。熟悉了就好了。这个不用担心。不过我这刚回来没多久,下次不一定哪天去,这个你先把护照签证办了咱们再定吧。”

她这也是没办法,领路的事儿看来是推不了。只能是先答应着。

“嫂子,我也不急,护照哪天办,看你时间。我来找你。”

“哪天都行,我这会儿也不忙,你带着身份证户口本来找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