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遇刺一事传入朝中,使得朝堂更加暗流涌动。
太和殿中,年老的楚帝躺在床上,身边站着服侍自己的大太监连喜。
这会儿太和殿中仅有主仆两人,楚帝神色平静的听着连喜的禀告,一张久居高位的脸上,虽带着病容,却依旧很有上位者的气度。
“连喜,外面是不是已经开始乱了?”
楚帝此时说话有些喘,一句话说完额头便冒了汗。
“回主子,现如今除了大理寺那边还算平静,其他人已经开始站队了。”
“尤其是三皇子,近日已经拜访了多位中立的大臣。”
楚帝听到这儿,脸上已是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老三既不占长又不似老二身有功绩,竟也起了谋篡之心。
这让楚帝对这个儿子很是失望。
“老大近日在做什么?”
在楚帝心里,其实还是最中意大儿子。自己这个大儿子性格沉稳,虽然有时优柔寡断了些,但只要有忠臣相伴,坐稳帝王之位并不难。
且太子最大的优势便是母族已衰,等人继位后,也不会出现被岳家挟恩之事。
为何楚帝迟迟不禅位,其实这里面主要就是跟远在西南的二皇子有关。
老二颇有帅才,一直镇守边关,为大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楚帝心里其实很纠结,现在三个儿子中,有两个很优秀,这就让做家长的左右为难起来。
再者,老二如今握有兵权,羽翼丰满,若是心里想再进一步,大晋必然是要发生内乱。
这也是楚帝一直没能顺利禅位的原因。
说白了,心里倾向大儿子,但二儿子自己已经管不了了。
所以楚帝现在是被动的。
“连喜,宣大理寺卿与少卿来见朕,另宣太傅,左相与平阳候同来。”
此时楚帝心中已经做好了决定,在自己还有余力时,尽量为太子继位扫清障碍。
连喜听到主子的吩咐,心里立时咯噔一下,面上却依旧平静,躬着身子退了下去。
连喜得令后,匆匆向宫外而去,随着连喜的离去,宫里同时又有两人,向宫外奔去。
等连喜宣完圣上口谕回来时,不消片刻,林然跟着大理寺卿来了宫里。
今日进宫,林然还有些懵,毕竟圣上很少会同时宣大理寺正副官职一同入宫。
不等林然有所疑惑,这会儿两人又在宫门口见到了一同而来的太傅,左相与平阳候。
林然见上官跟太傅对视了一眼,两人眼神交汇间,林然忽然就读懂了其中的意思。
此时人在宫中,林然只得认命的继续往前走。
待五人进了太和殿后,楚帝挥手让连喜去外面守着,君臣几人便开始在房中议事。
到了这儿,楚帝一开口,林然心道果然如自己所想,圣上这是心中做了决定。
而殿内五人,便是楚帝为太子日后所选班底。
说实在的,殿内几人除了林然外,其他都是大佬,林然不知楚帝为何还要叫自己而来。
等楚帝在太傅的相扶下起身立好遗诏后,这会儿人已经喘的厉害。
便是如此,楚帝也没打算歇着。
楚帝又向殿中几人,一一交代了接下来要做之事。
当先领命的便是大理寺卿。
大理寺算是绝对的中立保皇党。因为所属衙门特殊,大理寺一直不掺和朝政。
无论谁人上位,于大理寺来说,都是听令行事。
既然楚帝下了令,让太子继位,那么大理寺便算是自动站了位。
至于太傅,其从做了太子之师起,便自动与太子捆绑在了一起。
在座几人,楚帝最为放心的,应该就是太傅了。
且如今的太子妃,还是太傅之女。
接下来是左相,左相代表了朝中的一部分文人。
左相是楚帝坚定的拥护者,示以楚帝才放心将人宣来。
君臣同朝几十载,左相对自己的忠心,楚帝是有自信的。
最后便是平阳候了。
平阳候掌管着京郊大营,若是一旦发生兵变,平阳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平阳候是楚帝年少时的伴读,两人亦君亦友。
因此,楚帝对平阳候的忠心,自是放心。
殿里几人看到曾经的帝王从一代枭雄到现在缠绵病榻,不由都有些悲从中来。
夕阳将要落下,不知大晋能否迎来初升的太阳。
楚帝的命令,压的众人抬不起头来。
等该说得话说得差不多时,楚帝又将平阳候叫到耳边,暗自给其交代了密旨。
关于这一点,其他几人知道,圣上必然还有安排。
无论圣上给平阳候下了什么任务,总之几人如今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也不用想太多。
楚帝交代完平阳候,又宣了林然上前。
这会儿楚帝倒没再秘密宣旨,只朝着底下跪着的林然道:
“少卿,想来朕宣你来,你心中必然该有疑问。”
“我看过你在韶安府这几年的履历,你很好,是个干实事的,且胸有巧思。”
“你去大理寺当差,必然是秦爱卿的操作。不过秦爱卿这次可是棋差一招,算错了局势。”
楚帝说到这,不由低低笑了起来。
“你能力突出,就是想藏也藏不住。若是朕调你去工部,你可愿意?”
林然听到这儿,立时明白,楚帝为何会宣自己前来。
圣上有旨,臣不得不从。这看似商量的话语,不过是天子对于臣子的通知。
“臣领旨!”
林然这会儿跪在地上,心中颇为后悔。
楚帝说自己胸有巧思还是因为自己在韶安府任职后期,发明的那些东西。
当时为了解决宁安县水患一事,林然习惯性的又将炸药带来了大晋。
将宁安县的水道重新开辟了出来。
其实炸药一事,当时自己并没有刻意上报,只能说帝王的眼线遍布大晋朝每个角落。
任何官员做了什么,只要帝王想知道,那都是轻而易举的。
除了炸药,林然还制造了水车等其他东西。
或许是自己这井喷式的发明,让楚帝注意到了自己。
唉,自己当时就该老老实实的在任上待着。
从宫里出来后,林然直接去了趟岳家。
既然如今事有改变,自己该是要跟岳父说一声才对。
再者,楚帝显然也想通过自己,让岳父知道,如今局势在变。
有些时候自然不可能再明哲保身。
等听完林然的详述,秦侍郎坐在位子上,深深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看来老夫是躲不过去了,也得上了太子这条船。”
秦侍郎送走女婿后,紧接着开始联系朝中几位好友。
当时大家已经私下商量好,是要选择中立的。
如今自己被女婿拉入了漩涡中,那么好友们也别想明哲保身,倒不如同自己一起下场。
秦侍郎这会儿有种自己不好过,也不想别人好过的心思。
显然,在君臣博弈间,还是楚帝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