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陆上力量的缺失,大汉海军暂时没办法单独攻占罗马帝国的土地。
不是说打不下来,以海军陆战队的作战能力,沿海港口城市在大汉海军面前坚持不了多久。问题是攻下来容易,守住很难。
罗马帝国是当前世界上仅次于大汉,第二强大的国家,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军队数量,都不是仅仅5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可以抗衡的。
远隔重洋的情况下,大汉海军打不起消耗战。
甘宁果断的放弃了占领港口城市的想法,这不现实,不过在海面上,他不允许任何大汉以外的船只出现。
巨大的技术代差让罗马帝国海军迅速领教了什么叫做绝望。
海岛一样体积,浑身布满钢铁,精准且威力恐怖的远程攻击,他们的三列桨战船和五列桨战船在大汉军舰面前,像一只只小虫子。
事实上根本不用使用其他攻击手段,单纯靠撞击就能摧毁罗马海军,甚至甘宁旗舰这样的巨舰快速航行时带起的涌浪都能掀翻罗马战船。
从大汉海军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埃及行省靠近印度洋的海岸线便赤裸裸的呈现在他们眼前。
罗马的海上力量被一扫而空,只要甘宁想,他就可以随时临幸埃及任何一个港口。
这个时期罗马帝国的人口接近5000万,仅次于大汉。
历史上对罗马帝国的人口数量存在很大争议,数字从600万到1.2亿差距极大,一个重要原因是罗马对于公民身份的不同的认定标准,另外对它的疆域界定也有争议。
无论如何,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人口绝对不少,只是它不同于大汉,主体民族人口占比要小得多,统治方式也没有大汉那样集权。
此时大汉的人口数量站到了一亿大关的门口上,随时可以突破。
自从田旭穿越以来,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拼了命的增加大汉人口。
一上来先想办法解决吃的问题,让大汉百姓能吃饱肚子,高产作物的普及,各种农具的改良,化肥的应用,造成连续多年的丰收,粮食吃不完的吃。
不愁吃饭,老百姓才敢多生孩子,才能养得活孩子。
接着是海量的工厂,长期需求大量劳动力,让大汉百姓有了养家糊口的保障,还有了诸多的上升渠道,给了他们希望。
十年时间里,大汉迎来了一波婴儿潮,一波庞大的婴儿潮。
虽然孩子长大成人需要时间,这事急不来,不过老话说的好,有苗不愁长,都是早晚的事。
等到孩子们长大的时候,大汉刚好需要大量移民填充占领区域,不管是田旭还是刘宏,都不会采用罗马帝国那样的统治方式。
他们宁愿稳扎稳打,等待大汉人口大爆发,在大汉统治的地区,汉人必须是主体民族,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稳固的统治基础。
如今的大汉海军只能等,一边慢慢扩充海军陆战队的规模,一边等待后方战线不断向前推,最重要的是等待孩子们快点长大。
-----------------
日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向大地,留给世界一片昏黄。
田旭站在洛阳城头,凝视着不远处庞大的工业区,如今更应该称呼它工业城。
从初创到如今,接近十年的时间,工业区不停的扩建、重建,一茬又一茬的更新换代,发展到现在,占地面积超过了洛阳城。
除了没有高大的城墙,那里什么都不缺。
不缺人口,不缺住宅区,不缺商业区,不缺学校和医院,工人和家属根本不需要离开工业区,一切都能在那里得到解决。
至于说城墙,在田旭眼里就是个无用的累赘,除了碍事还是碍事。
洛阳城原本高大的城墙已经被拆了个七零八落,城门不但扩大了好几倍,还增加了很多个,相距不远就是一个城门。
有连接公路的,也有连接铁路的,大门几乎从来不关,宵禁?那是什么东西,不存在,完全不存在。
“唉!十年了,时间过的好快,又好慢。”
这次穿越,不同于前两次,田旭感到了孤独。
古代和近代对他来说,差别巨大,大的难以想象。
相隔几十年的过去和相距两千年的久远,不管是语言、文字、饮食、生活还有思维方式,都截然不同。
在四合院世界和血色浪漫世界,田旭都更熟悉,稍微调整就能无缝衔接,跟身边的人不存在难以兼容的问题,他自己也不会被区别对待。
而在大汉,他被高高在上的摆到了牌位上,成了神仙。
别人对他只有敬畏,或者企图,他无法融入大汉的世界。
他尝试着改变大汉原来的一切,让它变成自己更熟悉的模样,但是这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数不清的帮手。
“算了吧,我也等不到那一天了,任务结束就走人。”
他的视线望向西方,不久之后,在那里将要发生这个世界上最剧烈的碰撞。
东方巨龙势必会撕碎西方那匹马,整个星球都要臣服在大汉的脚下。
对待异族,田旭的意见非常明确,不投降的就杀光,投降也杀掉一部分再说。
在未来的星球上,他们只能有一个统称——少数民族。
能让他们的民族得到延续,已经是大汉的仁慈了。
“统子啊,你说我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这些年来,田旭交流最多的对象并不是蔡琰,而是系统。
他很宠蔡琰,也很欣赏蔡琰的才情,但是,仅此而已。
去掉那些光环和对她原本命运的痛惜,本质上,蔡琰是位典型的大汉人,思想上根本没办法跟田旭同频。
蔡琰能做好自己认为的妻子,却不是田旭想要的伴侣。
田旭并没有把内心表现出来,不清楚蔡琰有没有察觉到。
好在,他不是个绝情的人,至少让蔡琰有了孩子。
孩子的出生,令蔡琰很激动,蔡邕很欣慰,刘宏很兴奋,大汉很满意。
田旭也得到了解脱,蔡琰的精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他可以靠边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