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末世囤货,只为能生存 > 第824章 系统的新功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安稳下来之后,再无异动。蓝娜娜守夜踱到一楼,偶有一两步脚声,我将被子拉紧于下巴,侧着身盯着终端的暗淡微光,屏幕上冷静滚动着一排排参数。

“物资复制”下的冷却倒计时,正慢慢往零逼近。

蓝娜娜早上说天明要去西坡采植物样本,估计一早要出去,这半天是我难得能彻底钻研系统新功能的时机。

果然,天色微亮时她已拎着自制的小铲子,装作随口说一次,“我去边上山沟捡点野草种子,两个钟头能回。”

随后关门出去了。等她脚步声消失在后院方向,我从床底拉出背包,直接抱着终端钻进地下室靠通风口的隐蔽角落,把小台灯电池打开,只亮一线光。

我呼一口气,主界面切出“物资复制”功能。

刚完成系统升级时我只管试验应急钳和绷带,这会冷却归零,准备好几个备选物件。

首先点开界面最上方的帮助说明:可对任意存储在系统内的非生命材料进行一比二复制。

每24小时限用1次。复杂机械类与高精度仪器,复制品会出现5%—15%的性能随机损耗。

大件物品复制会自动增加冷却时长。

我用手点在剩下的饼干包上,先挑了包红色包装的压缩饼干,里面凭序号录入,试一比复制。

复制命令刚发出,界面右下角刷新,显示原本只剩一包的饼干瞬间多出第二包。

揉了揉手心,拆开外包装,也没有多余缝隙,和原来一样——捏着比比软硬,甚至日期编号都一样。

我又取出一支退烧药片,按系统顺序点击复制。

两秒钟后,药品栏里出现了新的一支药片。我愣了愣,将复制品和原品倒在手心,掂量分量没区别,打开气味也没异味。

找了半瓶水,直接吞掉一颗。过了很久肠胃很平静,没有任何不适。

我盯着终端眉头一紧,心里踏实了不少:简单食物药品复制后连口感气味都一样,这对我来说等于白捡了一座小仓库。

随手点开“复制记录”翻查,昨天试用应急钳、绷带和饼干都计入日志,但同品类只要冷却归零,每天都能来一次。

心思转了几圈,我没急着浪费机会,再读一遍规则说明,发现复杂物品或完整武器类,复制时冷却最短也得48小时,性能会随机损耗一到两成。

大型物资会叠加冷却。权衡之下,这个名额得优先给急需物品。

仓库里目前最紧俏的其实是好药和抗生素。于是我把小药箱翻出来,把那只剩八颗的抗生素瓶倒出一颗,放回袋子,系统识别,复制成功。

药品变成了十颗。再点弹药,一颗口径9mm的手枪子弹,枯燥的金属弹头,点“复制”,数值增加,弹壳无划痕,看不出一丝差别。

我找出箱底那些零散的电子元件,电容电阻各一包,复制命令下去,果然都变成两小包。

提溜着察看,外包装二维码都没变,估计是直接拷贝序列号。

界面还弹出一行提示:高价值小体积物资建议优先复制,可节省冷却占用。

果然是系统贴心。

正在研究时,突然发现通风管下边堆着一把钳子,已经崩了口。

我蹲下来仔细琢磨,映入眼帘的是右侧钳口有豁口。

随手点进系统,将其丢入物资栏内。犹豫了下,把“复制损坏物品”一行读了三遍,看到说明:“损坏品复制后新物品状态随机波动,概率恢复部分耐用度,亦可获得更优良品。”

我试一拧手指,开始复制。十秒钟后,多了一把全新钳子的标识,与原品区分。

挑起来看,钳口亮锃锃,再用力捏了下,纹丝不动。

我心里有了打算——以后但凡废弃半新的工具,都能试试哪怕恢复一成也比全新多材料。

顺手又翻出一只磨损螺丝刀,也试着复制了一次,复制品握在手心,刀头反而更利索。

忙了十多分钟,一个冷却周期用掉,我又研究起系统日志。

日用的食物药品几乎都能无损复制,但火器和工具得看命。

界面上还备注了一行小字:“若复制物品存在序列号或特殊芯片,复制所得编号同原批次。”

我读到这里,打定主意以后非必要物品不过量囤积,先把药品弹药和零件优先置顶。

等再次冷却归零,我又挑出一包消炎药,和剩下的两根针管。

针管复制品转眼多出一支,针尖锋利——我揣着这些新物品,心里稳妥多了。

习惯性看了眼时间,蓝娜娜还得再有一阵才能回来,正好利用空隙琢磨下储备分布问题。

我搬出地图,在仓库主道上铺开。整栋楼房结构分成四层。

之前顶多零乱摆堆,现在情况不一样,得有计划分区。

我用红笔在纸上划线:一层最宽敞,正合做物资储存和临时交换。

靠门那一侧留出单独区域,以后如遇外人可只在这里见面,不让人随便入内深处。

二层原本是大通铺,我打算腾出两间屋,一间做生活区,另一间放备用工具和部分常用药品。

楼道尽头靠天台梯口那里设观察哨与休息椅专用,便于转运。

三层因为结构空旷,窗多无遮,作为了望和防御区最合适。

这里能搭个望楼,瑕疵是雨天湿气重,得多放点棉布和防水用品。

最重头的是地下室,我专门划出实验台位置,计划只对内使用,把实验用水、药材、样本架都腾出来。

靠近通风管的空格存放植物样本及实验设备,别的角落则提前留好水桶、滤水器备用,留一整块架子以后种草药。

我手持物资清单,构思到:“所有真正的宝贝——抗生素、弹药和通讯元器件只能放到地下最隐蔽处。

外人来时,表面货架撑点普通罐头和旧瓶药,真高价值都锁在密柜和后室。”

我顺势在密库门后贴上磁条,用伪装纸箱避住入口,留一条自用暗号记号。

全部安排完才觉得心安。而外围那几箱破铜烂铁和废罐头,特意堆到显眼处场面凑数。

凡有人进来,也只觉得这里和一点小生意或能收换物资,不会瞎猜这地下还藏着一座黄金库。

蓝娜娜没回来前我往返地下室和各层实地测量尺寸,把空余柜子、废旧床板都归类打包,备用空间留得分明。

主物资箱则用伪装布盖住,每次分配食物、弹药只拿表面的点缀品,真的大头都锁牢不露。

我手持终端列新一轮复制计划,琢磨着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地下空间用活。

系统的这次升级让我的底气又厚了一重。想到这里,正打算搬一批半新锤子和旧电池到地下密库,准备下次等冷却归零继续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