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这个电话直接让宋卿的汗毛竖起。
他没有想到国安特工直接落地沧溟洲就会失联!那可都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之人啊!
“什么时候发现的?那边还有咱们的人吗?”
宋卿一连两问。
“他们昨晚12点19分落地,当时向总部进行了汇报。但到聚点集合过程中,再没有回复任何信息。经过我们调用专有卫星定位,他们的设备信号最后出现在一处大湖!”
周刚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宋卿明白,这几人已经生死未卜。
“沧溟洲咱们的人正在赶往查探,但考虑到敌人可能有埋伏,出结果不会太快。”周刚话语沉痛,说出了进一步动作。
想着年前一起同自己出生入死的特战队员们,宋卿心情也随之阴郁起来。
“会不会是有人泄密?”
“肯定是,我们正在内部调查。”周刚狠狠说道,电话那头传来砰的一声,显然是周刚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你这几天也不能出境,会有专人对我进行询问!”最后周刚冷峻说道。
“好,我配合!”没有任何埋怨,宋卿直接同意,“我需要做什么?”
他反问一句。
不是说询问之事,而是指是不是可以帮得上其他忙!
“暂时不用,南粤知道此事的就你和雷武,不要有什么心里负担!”周刚怕他有其他想法,再次叮嘱一句。
“我明白。”
心情都不是很好,两人没再继续,结束通话。
坐回桌后,宋卿陷入了一阵迷茫。
本还打算带着霍曼妮前往沧溟,既然这么危险还能不能去?
想到霍曼妮,他猛的坐起!
周刚说知道此事的南粤之人只有他和雷武。可霍老怎么知道,而且自己在毫无防备之时还同对方讲出。
仔细回想昨晚句句内容,宋卿还是长吁出一口气。
他可以确认,自己并没有泄露昨天特工前往沧溟洲的具体情况。但霍老仍然被他拉入了警戒范围之内。
他清楚霍家在南洋地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如果霍老“人面兽心”做着不可告人之事,那他最后会怎么抉择?
霍老怎么知道他在调查沧溟洲的?这件事必须搞清。
一上午,宋卿心不在焉,脑中一直在思索着这件事。如果是不认识的人,他完全不会在意,可那是他的老丈人,霍曼妮的爸爸啊!
一次次疑惑,一次次否定,他心乱如麻!
直到中午时分,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宋处长吗?我是国安部内部监察处李同,前来和您核实一下情况。”电话中李同说话还算相当客气。
同对方约定在一家相对安静的餐厅,宋卿让周光让到后直接进入。
宋卿刚刚坐下,包厢门被轻轻敲响后推开,一名身着便服、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宋处长,打扰了。我是国安部内部监察处李同。”
来人主动伸出手,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他的目光习惯性的快速扫过包厢环境,确认无异常。
宋卿起身与他握手:“李处,坐。”他指了指对面早已备好的茶具,“条件简陋,边喝边聊。”
“谢谢宋处配合。”李同依言坐下,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想必周处已经跟您简要说明了情况。这是一起重大突发事件!”
宋卿脸色同样凝重,点头道:“周处告诉我了。需要我做什么,我一定全力配合调查。”
“感谢理解。”
李同从随身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个平板和记录本,看向宋卿,“这次任务启动在高度保密框架下进行。按照权限设置,‘沧溟洲侦查任务’的知情人范围极小。”
顿了顿,继续说道:“在南粤范围,理论上只有你与雷武知道。我的职责,是排查任何可能的泄密渠道。”
宋卿心中一凛,知道流程已经启动,坦然回应:“我明白。您请问。”
李同的问题如同手术刀般精准:
时间线确认:“请详细回忆,从雷武向您通报任务派遣开始,到您获知失联消息为止,您与外界所有的沟通交流情况,特别是涉及‘沧溟洲’、‘侦查’、‘国安任务’等敏感词汇或相关背景的对话。无论对象是谁,无论形式(电话、见面、信息)。越详细越好。”
关联人排查:“您昨天是否接触过霍老先生?若有,谈话内容是什么?”
信息载体安全:“您是否通过任何电子设备(手机、电脑、平板)或纸质载体,记录、存储或传输过与本次任务相关的具体信息?”
宋卿略作沉吟,条理清晰地回答:
前天中午:他与雷武会面,得知部里已经派人前往沧溟洲。
前天晚上:雷武抓捕杜子峰。
昨天上午:到华腾公司拉赞助。
昨天下午:与霍曼妮一同前往香江,见霍老先生。
与其他人通讯皆为莞城常规政务。
昨天晚餐至深夜:在香江霍宅与霍老先生、霍曼妮共进晚餐。与霍老的谈话主要围绕三方面:他对霍曼妮的承诺与保障;霍老主动提及沧溟洲的古老传闻与风险(当时提到‘听说你在查沧溟洲那边的事?’并讲述了祖辈见闻);莞城南粤大学项目引资(霍氏承诺20亿)。
宋卿强调:在与霍老的整个谈话中,他本人自始至终只被动回应霍老关于沧溟洲的讲述,从未主动提及‘国安’、‘侦查’、‘任务’等核心信息,也未透露有人员正前往或即将前往。
他当时的回应集中于‘工作涉及海外情况有所留意’以及霍曼妮印记的安全承诺。
他坦言内心当时对霍老的情报来源已产生疑问。
宋卿明确表示,关于此任务,他从未在任何电子设备或纸张上留下过任何形式的记录或传输过信息。一切信息仅存于脑海中的工作记忆。
“李处,保密纪律是铁律。南粤知道沧溟洲任务核心细节的,只有我和雷武。雷武那边我昨天完全没联系。我可以提供昨天所有通讯记录供核查。”
李同一边记录,一边通过平板快速操作了几下。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停顿了几秒,随后抬起头,眼神中的审视意味淡了一些,但仍保留着一丝职业性的锐利。
“记录很清晰,宋处。您提到的与霍老先生的会面内容,与我们初步掌握的背景信息有重叠点。”
李同顿了顿,眼神锁定宋卿,“昨晚至今,有无其他人通过任何方式向您打探相关消息?”
“没有。”宋卿回答得斩钉截铁。
询问又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李同就一些细节进行了反复确认,主要围绕宋卿在香江期间的行为路径、随行人员以及与霍曼妮是否有单独谈话涉及此事。
宋卿均耐心、清晰的予以回答。
最终,李合上记录本:“宋处,我的询问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坦诚配合和专业态度。您的行动记录清晰,保密声明与初步核查结果没有明显冲突。调查还会继续,可能还需麻烦您。在内部调查结论出来前,请严格限制关于此任务细节的对外交流。”
“我理解,这是工作职责。”宋卿站起身,“有任何需要,随时找我。希望能尽快找到我们的队员。”
李同点点头,:“我们也是同样的期望,宋处。保持联系。”
收好东西,干脆利落转身离开。
包厢里恢复了安静,宋卿却没有立刻离开。
李同最后那句“与我们初步掌握的背景信息有重叠点”,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他更大的疑虑--霍老的情报来源,依然是他心中最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