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的话,你都听见、听明白了吗?我把我蠢哥托付给你,你能帮我看好他,别逼我做出什么大义灭亲的事吗?”吴歧说。
面对突然看过来的吴歧,闷油瓶同样一凛,然后万分之一秒都没迟疑,立马对仿佛只要他说个“不”字,就会暴起“爱”他,让他经受“洗礼”的人,点了下头:“嗯!”
“很好,我相信你。”吴歧说:“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否则,我在把我哥腿打断的同时,可能也想让你断一条腿。你的……第三条腿。”
年轻人最后几个字轻飘飘的,还带着股悠然散漫的味道,可愣是让闻言的大张哥,冷汗一下就冒了出来:“……!!!”危!∑▼□▼|||)
这下不仅背脊一寒,连下半身都凉飕飕的。
寡言之人慌忙摇头,又赶紧点头,那意思估计是请吴歧高抬贵手,别把他从张麒麟变成张公公;以及,他绝对会看好吴斜,不会辜负吴歧重托。
可不是“重托”吗?“重”得都有点儿让大张哥承受不住了!
且他点完头,甚至还静悄悄瞅了眼坐在身边的吴斜,心里琢磨,一会儿要不要和吴歧借根九头蛇柏的枝丫?要是届时,吴斜管不住自己的腿和屁股,就让九头蛇柏把吴斜捆起来……不,还是吊起来吧。
吊起来,整个人悬空了,屁股肯定不会挨着椅子的!
这关系到他“小兄弟”的安危,绝不能马虎、怠慢、有半点儿差池!
危机意识,或者说,趋利避害本能也很强的闷油瓶,这么想就这么做,当下便行动力惊人地,对吴歧说了句:“蛇……蛇柏。”
“嗯?”吴歧递给闷油瓶一个“你在说什么?”的疑惑眼神,显然没明白这瓶子怎么忽然提到自家小树。
闷油瓶抿抿嘴,把视线从静悄悄变成明晃晃,在吴歧的注视下,明晃晃看向吴斜。
吴歧看看小哥,又看看蠢哥,加之小哥刚才提到“蛇柏”……在奇奇怪怪(使坏、不当人)方面,脑筋总是转得特别快的人,突然福至心灵,一下就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和小哥“心意相通”了。
“哈哈哈!”少爷一下就笑了。这下是真笑、开心的笑、愉悦的笑,不是气笑、怒笑、无语的笑。
“小哥,你……少爷果然没看错你,你真是个人才!哈哈哈!”吴歧边笑,边夸奖闷油瓶,“很好!很不错!果然没辜负少爷信任,学到了少爷处事的精髓!哈哈哈!”
“唔……少爷的树,没在身边,回头少爷帮你打个招呼,让伙计给你带根粗的、长的,柔韧性特别好的,保证帮你把人捆得结结实实,玩某S那个游戏……啊不,帮你把人吊起来,离地三丈(约10米)高的。保证让某些人,一吊一个不吱声,哈哈哈!”少爷捂着嘴,都要笑死了。
面对乐不可支的年轻人,大张哥除了在心中暗叹,吴歧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非常可爱的皮皮鬼外,还有一种淡淡地落定感:
吴歧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想自保(死道友不死贫道),也是人之常情,吴斜能理解吧?他也是为吴斜好。
但“正直”的大张哥,面上什么都没表现出来,只非常淡定地“嗯”了一声,以示把蛇柏这事儿拜托给吴歧。
略开心了一遭,情绪变化非常快的人,完全无视吴斜好像从他和小哥对话,砸么出小哥可能想对自己“未雨绸缪”,执行什么“惨无人道”预案,先一脸震惊,转而脸色发绿,继而好像便秘的表情,问他哥道:
“除了我刚才提醒你和胖哥的事,既然你说霍仙姑,邀请你到新月饭店一叙,那保不齐,新月饭店当天是有什么拍卖会。你和胖哥,有人接到新月饭店的邀请函了吗?”
邀请函?
吴斜和胖子面面相觑,又不约而同看向吴歧,齐刷刷摇头。
吴歧:“……”
“那你们怎么进去?”吴歧不甚优雅地翻了个白眼儿,“你们不会以为新月饭店是霍家开的,或和霍当家约好就直接能进吧?”
少爷简直无了个大语:怪不得胖哥、蠢哥能玩到一块儿去呢!这俩人简直绝了!
至于为什么不问小哥?——看小哥那样儿,像是会收到邀请的人吗?
“我真……!”正待无语的少爷还想再说点儿什么,少爷的手机就先响了。他从裤兜里掏出一看,嚯~~是自家“臭猪蹄”季唯甫。
于是他只好按下想说,但未来得及说完的话,对自家蠢哥说:“我先接个电话,回来再和你说。”
他对胖子微微一笑,“胖哥稍坐,我去去就回。”
说罢,他就起身朝包厢外面走去,临出门前,还顺手把处在待机状态的影音设备打开了,让其中听到半截,处于暂停状态的歌曲继续播放。
……
我的快乐是你
想你想的都会笑
没有你在我有多难熬
没有你烦我有多烦恼
穿过云层 我试着努力向你奔跑
爱才送到 你却已在别人怀抱
……
这操作原本是防止不是一个圈子,“不应该”的人,不小心听到他和季唯甫说了什么的防护手段,是为以防万一。但腰背挺直出门去,还严谨地把包厢门关好的年轻人不知道,他播放的歌,无形刺痛了某些人的心,致使某些人,冷脸用自己手边的调控设备,无声把歌切掉了。
等播放器再度响起,包厢里就传来甜蜜唯美、非常治愈的钢琴曲——《Flower day》(花日)。
……
到包厢外十几步的拐角接电话的吴歧,接起狗男人的电话,“怎么着,想我了?”
对面的人未语先笑,“嗯,想你。日思夜想。”
“烦人~~”吴歧听了也笑,嘴上却要“责怪”狗男人。
说过几句打情骂俏的话,季唯甫先正色起来,和吴歧说了正事:“祖宗,你到渔城赴任之前,还会来京城,或能抽时间来一趟吗?”
“怎么了?你有什么事儿找我,需要当面说?”吴歧没说“行”,也没说“不行”,而是想先听自家狗男人有什么事儿,再酌情决定。
听祖宗这么问,季唯甫也不卖关子,直接道:“我手上有些资料,想给你当面看一下,这东西不方便拍照片,或用扫描件发给你,只好辛苦你亲自跑一趟;然后,我还想给你介绍个人。”
虽然吴歧好奇季唯甫想给他介绍谁,但肯定是对他有益、得用的人,所以当下也没多问,只略作沉吟,想了想自己的时间安排,就答应狗男人过几天过去。
“嗯,好,那我等你。”季唯甫说。
之后,季唯甫又关心了一下吴歧身体,让他注意季节交替、防寒保暖,按时吃饭,记得喝药,及至吴歧一一应了,并说他这边还有客人要招待后,才恋恋不舍,在电话里讨了心上人两个亲亲,和心上人结束通话。
要说电话打完,吴歧就该回包厢去,可他想到蠢哥吴斜刚来时,给他列的三个问题或需求,就寻思这其中,有他不好当着胖子和小哥面,和他哥说的话。不如趁他还在外面,叫他哥也出来,私下沟通沟通。
吴歧这么想,就这么干,用手机给吴斜发消息说,让吴斜找个上厕所的由头,出来说话。
不多时,收到消息的小郎君,就从包厢出来,并找到吴歧。
“怎么了小歧?有什么事儿要单独和我说?”吴斜问。
吴歧略一点头,也不兜圈子,直接道:“有些自家的事,不好当胖子、小哥面说,但……很有必要和你说一声。”
“我听你刚来时,提到潘哥想隐退了?”
吴斜没想到弟弟一上来,先和他提潘子,有些蒙,却也应道:“是,之前听潘子说过。潘子追随三叔这么多年,生生死死的,也不容易。况且做这行儿,本就难有善终,潘子既已有了决定,也不能坏了人家好事。”
从这话可以看出,吴斜对潘子感情还是颇深。
吴歧点了下头,算是赞同他哥的话,“潘哥隐退是件好事,我们没什么事,就不要打扰他了。”
“嗯,我知道。”吴斜说。说罢,小郎君似是想到什么,忽然叹了口气,“只是不知道潘子这一隐退,三叔的盘口和产业……?”
“这你倒是不用担心。”吴歧说:“不知道你听潘哥说起过,或自己观察过没有,其实潘哥这几年,在三叔身边,主要是在做些对外联络、打探消息、组织人手和三叔“下地”的活儿。”
“嗯,三叔这两年,亲自“下地”也很少;盘口那些日常业务,包括人员管理这方面,更是大部分都交给其他人在做。”
吴斜一怔:这方面他知道一些,但没太刻意关注,只知道三叔手下,确实有除潘子外,其他得用之人,但具体细节嘛……看样子竟像是没弟弟这“外行儿”,也绝不该沾染这些事之人了解得清楚?
吴斜心中升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致使他一时没有接话,眼神复杂地看着自家弟弟。
而大致明白兄长心情的吴歧,则没对兄长做什么解释,也没安慰吴斜——有些事说来话长,也无法对吴斜说,且,现在说出来,其实也没意义,改变不了任何事。
所以吴歧顿了顿,算是给吴斜一点儿缓冲时间,就兀自说了他需要大哥明白的事:
“目前是谁在接替潘哥,主持三叔盘口,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件事,其实从几年前就开始布局了。但这件事,与当时刚开小古董店,成为小老板的你,关系不大;甚至可说,你知不知道,对你,对整件事都没影响。可谁知现在……”
“不过这件事,是不会因为你的情况有变,而产生任何变化的。尽管这些事,不太应该由我来和你说,更应该由家中长辈和你谈,但……你就当是我先给你打铺垫吧,有些事赶早不赶晚。”
“我想说的是,哥,你这两年,有很多事已经失控了,或者说,是让我感到“不稳妥”了。”
“我说的这个“不稳妥”,指的是你一再掺和到三叔和小哥的事儿里,甚至有些不顾自身安危。”
“我现在又和你提这个的原因,不是我觉得你不稳重,或我总在为这些事,和你发脾气——我现在不是在和你发脾气。我需要你知道的是,你那些动作和行为,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在官面上的身份,已经开始给我“埋雷”,制造潜在风险了,你能明白吗?”
“当然,当然,我不否认,完全不否认,这其中至少有一半,或者说一多半,是三叔的责任;我也不是不理解,你对小哥有情有义。但抛开这些不提,我们还是要讲一些现实问题。”
“什么是现实问题?现实问题是,不管我再怎么和人介绍我姓“谢”,是和舅舅外公长大的,也无法斩断我和吴家,和你之间的亲缘关系。这你得认,我也得认,对吧?”
“那在此基础上,你的行为,吴家的行为,是不是会成为别人评价我的一面镜子?这不是你或我,和人家说,吴斜和吴家的所作所为,和“谢稚兰”无关就能摆平、搞定的事——这话你认可吗?”
吴歧顿了顿,又道:“就算不计较我个人得失,随着时间推移,咱们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强,再做咱们家这种上不得台面,抓到就会挨枪子儿,进去踩缝纫机的营生,就不行了。那必然会被社会、被法制淘汰。”
“你别觉得我在打击你,或危言耸听;也别因为眼前的事,看霍家,包括你之前在奶奶寿宴上见过的小花,他们解家的生意,在京城那地界儿,好像还都热火朝天,蒸蒸日上,是有排面、排场的人家。”
“我刚才在包厢里提过:霍、解两家,是常年和官宦人家联姻的家族。”
“这种联姻是为了什么?权利?地位?人脉?或许吧。可退一步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可以掌握官面政策、动向的方式?是一种……可以让自己及时撤退的……退路?”
“可咱们家有什么?你要不要看看所谓的“九门”,现在还剩几家“有声有响”?那些没“声响”的,要么转行了,要么消失了,对吗?”
“我不想让吴家,被“大势”的车轮碾碎,消失在历史尘埃里。吴家需要新的出路,需要转型。”
“所以于公于私,我都必须让吴家洗白。我得让吴家“清清白白”,至少在面上,让人家挑不出什么错处,翻不出什么不利于我的“旧账”,以至于抨击我“治家不严”“驭下无方”;且这件事本身,对吴家来说,也是种不得不做的“必然”。哥,你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