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七九,我要娶祖孙三代的女神 > 第533章 坦克都能买到,别说汽车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3章 坦克都能买到,别说汽车了

在京城联大的食堂里,混了一顿午餐;

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可能这因为是教职工的食堂,菜的花色品种多了几个;

只是都是肉,绿菜不多。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这时候才二月份,也没多少绿菜。

吃过饭喝了杯茶,就去了京城站。

停好车去了出站口等着,没过多久,列车到站的声音传来;

周知仔细听了听,确认是老支书说的车次;

便认真起来。

不一会,人流涌出,身边一个孩子举起的纸牌把周知的视线遮住了;

只得又往旁边挪了挪,时间不久,就见两个各背着一个编织袋的年轻人出来;

周知连忙摇手大叫,“红星、小武。”

两人目不斜视的说着话从周知面前走过,这特么的;

人也太多了,声音也嘈杂,根本听不到。

周知只得跟着两人一直走到广场上,才快走了几步,拉了拉两人背着的编织袋。

两人马上回头,警惕的看来。

见到是周知,阎学武高兴的将编织袋一放,扑过来抱住周知;

喜道:“小知,你怎么知道我和红星哥要来?”

杨红星笑着说道:“这有啥不知道的?肯定是你爹打了小知的电话。”

周知笑着朝杨红星竖了个大拇指,道:“还得是红星哥,一猜就中。”

说着,就要去提地上的编织袋;

阎学武连忙拦住,“小知,让我来,别把你身上弄脏了。”

周知也就不勉强,刚才提了一下,这编织袋还是挺重的;

问道:“里面装的什么?”

“里面是俺爹让带给你和李知青的土特产。”

这李知青是李映红,当时的知青里还有一个姓李的;

但自从那个知青走后,便没了消息,自然不是带给那人的。

带着两人回到家中,将两人安排在了西厢房,就让两人洗澡;

阎学武在车站那一抱,满身的烟味和煤灰味,差点没把周知熏得闭过气去;

两人洗澡的间隙,周知则是进了厨房,从冰箱里拿出十个馒头放进蒸锅;

又切了些香肠腊肉,放进去一起蒸;

把一大早买的小米粥拿出来放在灶上加热,想了想,又拿了四个咸鸭蛋切开装盘;

等两人洗好澡,周知已经在正房客厅等着他们。

见到桌上的饭菜,也不矫情,直接开吃。

等二人吃好喝好,周知才问道:“这次来除了送土特产,还有其他什么事?”

阎学武看了一眼杨红星,有些扭捏的说道:“我爸说,现在咱们村已经成了富裕村,村集体也存了不少钱;让我问问你,接下来咱们村做点什么事,才不会坐吃山空?”

周知沉吟道:“村里现在有多少余钱?”

杨红星答道:“有三百一十二万。”

“那村里之前有没有考虑过做些什么?”

“大家商量过,有些人说开其他赚钱的工厂,有些人说继续买车做运输公司,还有人说继续扩大饲料厂的规模;反正主意倒是挺多,就是谁也不能说服谁。”

周知笑道:“其实你们想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说开工厂的有没有说要开什么工厂?”

阎学武说道:“有人说开钢窗厂,有人说开机器加工厂,有人说开印刷厂,还有人说开炼焦厂。”

周知有点头疼,他对这些产业完全不理解,让他出主意还真是有点为难他;

不过,在这个时代下;

无论搞什么企业都是能赚到钱的,只是企业的生命能有多长?

就得看管理人员的水平了,但村里人的管理水平,周知并不看好。

而运输公司,一直到后世都还广泛存在,而且再过些年,可以转变为专业的物流公司,或者进入快递行业;

至于饲料公司和养殖行业,目前还是可以继续做,再做十五年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要是自己的品牌没有发展起来,也逃不脱被收购的命运。

周知沉思了一阵,斟酌了一下说道:“红星哥、小武哥,我说说我的意见,但是我的意见只供你们参考;最终该怎么做,还是得村里商量着来。”

两人连连点头;

杨红星说道:“小知,你在国外见多识广,是我们不能比的;老支书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希望你给我们出出主意。”

周知点点头,说:“至于开工厂的事,我其实并不太赞同;因为你们没有自己有优势、独家的产品;还不如不做。”

杨红星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的写了起来。

“就拿钢窗厂来说,技术含量很低,只要有电焊机、切割机就能做;需要钢材作为原材料,谁能保证原材料的供应?”

阎学武摇摇头,“俺爸想多买点钢筋都要找县长批字,搞其他钢材还确实是有点难。”

杨红星在笔记本上写下钢窗厂三个字,又在上面打了个叉。

周知接着说道:“机器加工厂我就不多说了,这个你们心里有数,村里谁能开机器?”

“小知,这不会不要紧,村里人能学啊。”

“好,你说说你们开机加工厂, 是想加工什么?”

“就是加工一些机器设备的零件,卖给需要的单位。”

周知反问道:“你们能保证那些单位,一定会买你们的零件,不买其他人加工的零件?”

杨红星笑道:“这谁能保证呐?”

“你们既然不能保证,干嘛不去做轻松一些的事情呢?你们的运输队,目前效益怎么样?”

阎学武笑道:“效益挺好的,车子都不够用。”

周知摊摊手道:“就是啊,车子都不够用了,干嘛不去买车,扩大运输队的规模?”

杨红星叹口气,“小知,就是因为汽车难买,大家才动其他的主意。现在买车需要指标,老支书都已经找到地委去了,可是地委每年也没有几辆车的指标;偶尔能挤出一两个给我们,还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周知有些哭笑不得,“原来你们在这等着我呢?想让我帮村里买车就直说,兜什么圈子?”

阎学武嘿嘿干笑了两声,“小知,我们知道你也困难……。”

“困难?那你说说我困难在什么地方?”

杨红星、阎学武两人面面相觑,最后杨红星也豁出去了;

“小知,老支书这次让我们来,就是让我们俩问问你能不能帮忙买几辆车,是我和小武自作主张,把村里讨论的事也给你说了一遍;想……。”

周知摆摆手,“行了,别说了。村里三百多万全部要买车?”

两人连忙点头。

“打算要什么车?”

“长货箱车,载重10吨以上的。”

周知皱起了眉头,他对货车还真不了解;

想了想说道:“我打电话问问,不过可能会很贵。”

走到放电话的茶几边,看见墙上的挂历写着1988的字样;

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对啊,老毛子明年就崩了,要多少卡车是弄不到的?

就是坦克也能买到啊。

何必去花大价钱买进口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