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王珂去聚缘山庄,到了很晚才回来,回来之后想着有好些日子没有去公主房内,他便改道去了公主的院子。
到的时候,门口守夜的婆子正头一点一点的倚着门打瞌睡,王珂并没有惊动婆子,径直走进了院子。
到了屋门口,抬起手正想敲门,刚好就听到屋内传来一道男声。
“公主,属下伺候的舒不舒服?”
“舒服,怎么不舒服。”
“那属下比起驸马爷来,谁更厉害?”
“呵呵,那还用说,当然是你厉害了,不过你可悠着点,本宫肚子里还怀着你的孩子。”
虽然三公主没打算要肚子里这个孩子,但是要是一不小心伤到了,那受罪的还是她。
“公主放心,属下一定会注意,属下可舍不得伤了我们的孩子。”
屋外,王珂打算敲门的手早已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刺进掌心肉里他都没有察觉,他就自虐般的站在屋门口,听着屋内二人的调笑声,过了好一会才转身离开了院子。
这一夜他几乎没睡,就站在院子当中看着皇宫的方向。
他承认,一开始跟三公主订婚是为了保他不去西北边关送命,可是跟三公主成婚之后,他是有打算好好跟她过日子的。
可他性子本就如此,他觉得他对三公主比起对普通人要好太多,就算是一起在四山书院几年的兄弟们,他都没有这么耐心过。
可没想到三公主竟然如此对他,跟她的侍卫朱龙偷情不说,还怀了朱龙的孽种。
一连几天,王珂都没想好此事要如何解决,只是之后,吴维把他们几人叫过去,就说起了造反的事。
一下子,他突然庆幸,庆辛这孩子不是他的,不然现在的他肯定左右为难。
最后,他便顺势请旨去西北边关守边,皇上也欣然同意。
等他回到府中,却看三公主好像不愿意的样子,可现在不管她愿不愿意,守边他是去定了的,这乌烟瘴气的京都城他是一刻都不想待。
跟三公主道别让她好自为之,他便收拾东西去了西北边关。
刚去之时,它只是一名小小的守将,不过幸好有吴维派给他的人跟着一起,等到吴维登基称帝的时候,他在西北边关已经坐到副将的职位。
吴维对他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守好边关,不要让大周内乱的时候外族来侵,这一点他做到了。
在大乾朝建国的第二年,他便顺理成章成为了西北边关的主帅。
他知道这是皇上有意托举他,让他好好守边,他一直牢记自己的使命,他在没回过京都城,在西北边关一守就是三十多年。
在边关的日子无疑是清苦的,之后他在边关娶了妻生了两个儿子,只是妻子的命不长,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便去世,之后他便守着两个儿子过,没想过再娶之事。
除了婚姻,他的后半生可以说过得极为顺畅,只是后来两个儿子大了,各自有各自的小心思。
他承认,在教导子女这方面上,四个兄弟当中他是最差劲的,别家都是一团和气,到了他这里却是兄弟相残。
三十多年的时间,他的身上多多少少留下一些暗伤,五十多岁的时候,他便带着两个儿子及他们的妻儿们一同回了京都城。
两个儿子怎么可能愿意放下边关的一切跟他回京,在这当中他花了不少的心思,才让二人乖乖的跟着他回京。
要是让两个儿子留在边关,大乾怕是要有一番动乱,但他知道两个儿子并不会成功,只会让他们早早送命。
为了保他们的命,他便把他们带回了京都城,这些事他自然没有瞒着皇上。
皇上也是知道他两个儿子不争气,答应他们只要不作死,就会留他们一条性命。
皇上的心胸十分广,这要是换作另外任何一个人是皇上,怕是他们王家现在早已经走,是满门抄斩的货。
他只是没想到再次回到京都城之时,竟然还能见到当年的三公主。
不过三公主早已经不再是三公主,大周朝灭亡之后,他只知道三公主还活着,便从边关寄回来了一封和离书,之后他便再也没有任何关于三公主的消息。
站在城门口的三公主早已头发花白,她的后背有些佝偻,可以想象得到,大周灭亡之后,她在京都城的日子并不好过。
下了马,王珂缓步走到了三公主面前。
“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过了半辈子,当年的那些事他早就已经放下。
三公主仰着头看向昔日的驸马,但是她的眼睛花的厉害,也只能隐隐绰绰的看清面前一个模糊的人影,她看不到他老时候的模样。
这是这些年绣活做多留下的后遗症,她的眼睛现在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
但她在京都城在难都没有离开,她就想等王珂回来问他一句,当年到底有没有喜欢过她。
后来她反复想过,王珂并不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大乾朝的皇帝是他的兄弟,他不用跟自己撇清关系,但他还是送了一封和离书。
这只能说明当年她跟朱龙的事他早已知晓,应该也是知道她肚子里怀的孩子并不是他的。
这些事情是她对不起他,她这些年落得这样的下场也不怨任何人,作为大周皇室的公主,她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也要承担大周破灭之后的后果,
说真的,她能保住一条命,跟她当时还是王珂的妻子有很大的关系。
但现在看到眼到的男人,还有他那句多年不见,突然间她就不想再问,觉得这半辈子的坚持一点意义都没有。
之后的她没再说什么,转身步履蹒跚地往城内走。
王珂眼中平静无波,转身翻身上马,在经过步履蹒跚的三公主跟前时,在没给过他一个多余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