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奇壤 > 第777章 诡娃疑惑与驻地向外辐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7章 诡娃疑惑与驻地向外辐射

诡娃族一看眼前篮子。

嘿~

这小篮子,还以为是那种采集篮,那种大篮子他还会犹豫。这种小东西,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好。”

双方当即谈成,甚至签订了来自“刀疤”的“人皮契约”。

诡娃族也没多想,只当是一张普通的纸,甚至已经开始考虑以后如何“逃路费”了。

可兰因心里却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蠢货。

这条路,以后还不是他们想让谁知道,让谁知道?他们哪里来的优先权?

而且。

他相信,随着部落的开发。

这些异族,将会变得更加容易探索“无咒之地”,也能获得“更多更深处的好宝贝”。

而无咒之地内的好东西数量是有限的。

这无疑会刺激到别的异族。

这条路的使用频率只会越来越高。

接下来,什么集市、什么工会、什么合作社,就看部落里的人才们怎么大展宏图了。

甚至在无咒之地内,部落还可以故意放一些被淘汰的“垃圾”进去充当宝贝,伪造成一种“定期刷新物资”的异象,来维持这种“高频率探索”。

而且。

兰因展示的那个篮子看起来的确不大,可它其实是用某种极“有韧性”的材料编的,就跟前世的气球似得,放的粮食越多,其内部空间越大。

如此算来,这“收路费”,以后的利益空间可就大了。

另一边。

一群诡娃族摇摇晃晃的走了回去。

可还没等他们走远,那名被解放出来的少主突然定住了脚步。

随即有些怪异的回过头,整张脸挤成了一团:“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太对,我们来这里是做什么来着...?”

旁边一个诡娃族挠挠头,“我们…好像是来谈这条路的使用权限的。”

“对,谈完了吗?”少主眉头皱得更紧。

“好像…签了个什么契约。”另一个诡娃族不确定地说。

这时,有个眼尖的诡娃族指着契约上的字尖叫起来:“这上面,似乎有特殊的诅咒力量,而且强度很高!”

“什么?!”少主瞬间瞪大了眼睛,“我们怎么能签这么个东西,上当了!”

“该死,那家伙说话有股奇怪的力量,一直在引导我们!”

“早知道就多叫些别族的过来一起了...”

是啊。

如果喊了别的异族,说不定情况就会稍微好些。

可他们偏偏是“自作主张”的单独行动,想要试探的时候,顺带着给个下马威并套利脱身。

可现在...

这种事情,说出去,不仅他们会被嘲笑。

就连他们部落也会被一些敌对部落抓住把柄,以此为借口刁难。

“现在怎么办?”一个诡娃族惊慌地问道。

少主咬了咬牙,“契约已签,诅咒生效,我们只能先回部落,看看族中长老能否破解。”

于是,一群诡娃族匆匆往部落赶去。

回到部落,诡娃族几名蹲守的人立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了长老。

长老看着那张“人皮契约”,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这诅咒极为复杂,想要破解并非易事。而且对方显然早有算计,故意引导你们签下契约。”

长老沉思片刻,“如今之计,我们只能先按兵不动,看看对方后续的动作。同时,加强部落的防御,以防不测。”

少主心中满是懊悔,但也只能听从长老的安排。

......

秋季六月中旬。

树洞驻地外,鱼嘴山。

这里,是与部落相连的第一条索道线,地势独特,山体内凹,酷似鱼嘴。

周边基础的土质屋舍已然成型,一排连着一排,渐成规模。

曾经,刚抵达这里的新兵排们,还得摸着树林,看着地图,慢慢寻找前往树洞驻地的路。

可现在,这里的杂乱的植株早已被伐清,独留下一些高大的树木。

甚至,被专门开碾出了一条条夯土路,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向树洞驻地,巧妙地绕过了“魔力流”“重力坑”等危险的区域。

而道路的起点。

鱼嘴山下。

这块内凹造就的平地,更是一块好地方。

如今,这里已经建成了驿站小镇,并开始修建“桥墩”,为后续“道桥项目”进行铺垫。

只是,这几天却要更加热闹些。

原来,这几天是部落本部接纳新人口的日子。

按计划。

初次吸收人口,将分为三个批次。

第一批次,共计4天。

第一天接受312人作为表彰先头,第二天882人,第三天1533人,第四天1225人,合计3952人。

第二批次,共计5天。

预期中,将采用“双索道”进行运输,大约在8000人左右。

第三批次,共计3天。

算是初次吸收人口的收尾工作,约莫2000人左右,争取在秋季前结束。

而如今的树洞驻地。

汇聚着8.9w各族人口,这其中包含着林行者、林民、外来精人、纳猿族、坡依族、少数投靠异族、俘虏、奴隶、流动商人、合作驻扎异族。

部落本部,也汇聚着5.7w正式人口。

由于人口的暴涨。

虽然食物暂且充足,但生活质量,以及部分物价,还是不可避免的在升高。

为了缓解压力。

部落以徭役、征兵两项工程为缓解手段,先限制“新人口”的不同发展上限,以此来分级处理,降低物资消耗,并一定程度转移矛盾和欲望。

徭役暂且不谈。

卫队的规模变化就非常夸张了,已经成功从两三千人的“卫队”正式晋升为“部落军”。

目前,拥有正规军2500人(为部落成熟编制军人),中承军1000人(为部落拥有一定经验的军人),新兵、民兵混合军5000人(为部落最近批次扩军人员),共计8500人。

8500人。

单单是这么多人,放在外面,就已经是个大部落了。

而这么多人,还都是身强力壮、装备富足的正式军人。

可以说。

以前打哥布林有这实力,每战下来哪里需要损失那么多人员、安排那么多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