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徐蓉刚起床,徐玉福跑来找她。
“姐,我想跟你商量个事。”
“何事?”
“我想跟娘去城里。”
“去吧!”
徐玉福强调:“不是去几天,是以后我都跟娘住在城里。”
“嗯,我明白。”徐蓉点头。刘氏卖土地就是想与她和少华划清界限,徐玉福自然也不会留在这里。
徐玉福道:“还有一件事,我想把小红带走。”
“带走吧。”徐蓉早料到,他们走,小红也会跟着一块儿走。
徐玉福问:“小红的卖身契,是不是在甜香姐手上?”
“对。”
“甜香姐是不是在江州?”
徐蓉摇头:“不,听说她去京城了。”
“京城?”徐玉福意外,问道:“她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
徐玉福拧眉。自知道小红怀的是双胞胎,刘氏和他对小红可稀罕了。
徐蓉问:“你是想找甜香拿小红的卖身契?”
徐玉福点点头。如今他有钱了,为小红赎身不是问题。
徐蓉想说:你们不必在意卖身契,甜香从来都没有当回事。不过想想,没有说。
她道:“你们先过着吧。等什么时候甜香回来再说。”
甜香在徐蓉这里还有纸坊股份,她觉得甜香早晚会回来的。
徐玉福无奈,也只好这样。
他踟蹰了一下,对徐蓉道:“姐,能不能……”后面的话他有些不太好意思说。
“能不能什么?”
“能不能……把我的工钱结了?”
徐玉福觉得已经拿了二千两,还要算工钱,好像有点说不过去。但是,一码事归一码事,二千两银子在刘氏手中。刘氏说有什么大的开支,会给他银子,但是,平常身上的零花钱,刘氏有多抠门,徐玉福深有体会。
徐蓉觉得工钱是应该给的,转身进屋拿银子。
徐玉福与其他工人一样,每天上工有考勤记录。其实就算是长工,一个月也干不满三十天。有的是因为个人有事,有的是因为天阴下雨做不了活。总之,徐蓉把现代考勤管理的那一套用在了这里。
徐蓉拿出一两多银子道:“今天六月二十三,昨天停工一日。你这个月有多少考勤我也不看了,就按二十一天算。这里有一两多的银子,工钱结清。”
徐玉福已经习惯了大姐算账,接过银子,有些不舍地望着她。
“姐,你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可以来找我。”徐玉福害怕被姐夫的事情牵连,但徐玉蓉是他亲姐。
徐蓉点点头。如果真有什么事,这小子也帮不上忙,不过他的心意徐蓉心领了。
刘氏那边。她找阔昆商量,想与他们一起出发回城。
段安平马车上拉着她的二千两银子,刘氏担心就他们一辆车,路上遇到危险怎么办?如果与阔昆他们同行,她会安心很多。
阔昆答应了,不过他们要尽快回城。于是刘氏叫徐玉福赶紧去收拾东西。
物品搬上车,锁上老房子的门。
之前刘氏不止一次来了又回,但这次与以往不同。从今以后,她要在城里开始新生活。
阔昆的马车等着,宋嬷嬷和护卫又牵来一辆车。
刘氏看到宋嬷嬷,疑惑问:“你们也要走?”
宋嬷嬷客气回答:“没有,我只是去城里办点事。”
徐蓉和少华送他们离开,一直送到大路上,毕竟刘氏此一去,或许不再回来。即便清明回来扫墓,估计也是来一会就走,不再把这里当家。
目送马车离开。
徐蓉忽然想到个事,问道:“你娘说给我买下人,她有带那么多银子吗?”
少华揽着她的腰:“这个你就不必操心了,她有办法。”
邵母自然还是跟拓跋于荣借银子。她知道拓跋于荣对自己有求于什么。
邵母娘家、姜家在北方有上万顷土地。万顷,什么概念?600多平方公里,几乎是一个县的面积。当然,这其中有山林、草场、滩涂等等。
这么多土地,是当年姜家祖上为国开疆扩土,皇帝封赏的。姜家有个世袭的爵位“义武侯”,传袭至今已是第五代。
拓跋于荣想租用姜家土地,或者是收购姜家土地上的物产。总之,他图的是姜家那头,不是邵家。
马车走远,徐蓉和少华返回去。
此时厨房正在准备午饭,袁婆见他俩回来,擦了擦手,来找徐蓉。
“东家,现在小红走了,厨房就我跟家秀,我俩实在忙不过来啊!”袁婆一脸愁苦。
“不是还有小五嘛。”
“小五你一会叫她干这、一会叫她干那,她定不了性,不是时时在厨房。”袁婆眉毛皱成八字眉。
曾经徐蓉觉得袁婆可怜,这才把她叫到家里来干活。可是相处这大半年下来,徐蓉明白了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袁婆的种种行为,徐蓉是不想挑刺,否则能挑出一大堆。
“那你想怎样?”徐蓉表情不太好。
袁婆拧着眉道:“东家,跟你说句实话,家秀又怀上了。现在月份小,她还能干点活,等月份大了,她也做不了什么了。”
徐蓉意外:“家秀怀上了?”
袁婆点点头:“快三个月了。”
原本袁婆不想说,因为民间有种说法,怀孕头三个月不要告诉别人,否则容易流产。可是,现在厨房少了个人手,她不能再憋着不说,否则东家以为家秀跟没事人一样,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活。
徐蓉想了想,说道:“行吧,我重新另外找人来做。”
袁婆一下子没听出她这话的意思,还高兴了一下。
徐蓉道:“家秀有身孕,你要带孩子,我觉得你俩还是回家去吧!至于你的工钱,之前已经给过一年的。我也不跟你计较,下半年的工钱你不必退,就当是我辞退的补偿了。”
袁婆闻言愣了愣,脑袋里转了一圈,问道:“东家的意思是,让我和家秀回家去?”
“对。”
袁婆眼睛眨了眨,其实他们也想过离开,只是不知道该何时跟东家讲。难得东家主动提出,她还不用退那六两银子,真是瞌睡遇到枕头——正好。
袁婆一副听话从命的样子道:“那……我们……什么时候走?”
徐蓉道:“随便,你们想何时走就何时走。”
其实徐蓉不缺做饭的人,只要她去村里问一圈,村里的女人们争先恐后都会想来。但是徐蓉不太想雇佣村里的女人,因为她们会往家里带饭菜,一带就带几人份,自个家都不用做饭了。
袁婆想了想道:“我们今天下午走,可以吗?”
反正不用退钱,也不会多给钱,她何必还在这里待着。
徐蓉点头:“可以。”
少华忙道:“她们走了,晚饭怎么办?”
徐蓉道:“家里那么多人,还愁做顿饭吗!”
袁婆见东家无所谓,那她就更无所谓了,虚笑着说“谢谢”,然后离开。
不远处,邵母站在门边,听到他们的对话,心道:下人还没买来,她怎么就把人辞退了?
原本邵母以为徐蓉是不想做恶人,所以开不了口、赶走那婆媳一家子,不过现在看来,她也不是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