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若云犹豫。
想了想,她对徐蓉道:“我们可能几个月后就会离开。”
她想剥离掉的是叔祖母一家,而不是姑姑和婶婶。
徐蓉道:“你离开后,大概也是在江州。江州离这里不远,坐车就两天时间。”
“你怎么知道我会在江州?”
“我猜的。因为江云鹏从小在江州长大。”
徐蓉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说漏嘴了?穆青跟她讲的那些东西,是不是那若云不知晓?
实际上,那若云是知晓的,只是她对华国很陌生,不知道江州在哪儿、有多远。
那若云对姑姑道:“你自己决定吧!”
那竹荫想了想,对徐蓉点头:“好,我跟着你干。”
那若云有些怅然若失,原本她想将叔祖母一家剥离出去的,结果最后是姑姑出去。
徐蓉道:“确定了竹荫姑姑做掌柜,下面需要一些干活的人。你问一问叔祖母家的人,愿不愿意在你手下干活?”
那若云摇头:“别问了,她们不会愿意的。”她了解叔祖母家人的“野心”。
徐蓉道:“行,那么将来我的铺子,可以给她们一个档口卖豆腐。你问问她们,愿不愿意去卖?”
“档口?”那若云没听过这个词。
徐蓉道:“就是我铺子里的一个位置,不是单独的门店,这个要现场去看。”
那间店铺徐蓉都没看过到底是什么样,不过至少门口可以摆。
那若云问:“那她们在县城住哪儿?”
“住店铺后面呀!那是店铺带后院的,一整栋。”
“住得下吗?”
“应该可以吧,我们明后天去看看。”
屋里除了那若云、那竹荫、徐蓉三人讨论,旁边还有那若兰、倪凤仙和邬冬燕几人。
她们几个没有插嘴。待徐蓉走后,邬冬燕有些抑制不住的开心,她娘要做掌柜了。
倪凤仙迟疑,其实刚才她想说:她想去铺子里干活。但是,她答应过给侄女带孩子,也就意味着将来她要跟着那若云走。
倪凤仙是天生喜欢带孩子吗?当然不是。当初她那么承诺,是为了抱紧那若云姐妹的大腿,有个依靠。
在异国他乡,倪凤仙自己有两个孩子,无依无靠,她要如何生活?
可是现在看来,似乎有办法生活下去。
至于那竹荫,她没承诺过什么。毕竟她是嫁出去的人,女儿姓邬,不姓拿。
这里插一句,从古代传统观念来讲:嫁进门的儿媳,地位比嫁出去的女儿高。论资排位,儿媳都是排在女儿前头。同样的,女儿嫁到别家,她与小姑子、大姑子也是这样的关系。
那若云道:“我去问一问叔祖母她们家,愿不愿意去城里。”
她早晚是要走的。她走了,叔祖母一家也不可能留在这。
徐家有什么理由要收留她们?即便收下也是当奴仆使,不可能像现在这样。
所以,那若云一说,叔祖母家人立即点头同意。
……
第二日,徐蓉打算带这群女人们去县城看店铺,少华让她留在家里,这事由他去办。
“为什么呀,你都不知道我的计划安排。”徐蓉想亲自去。
“橙子一会要喝奶。上次我俩去县城,橙子在家不就饿得哇哇大哭了么。”
徐蓉想想也是。去一趟县城,来回至少要七八个小时,几乎就是整个白天,这期间小橙子会饿。
上次她和少华去县城,想到了橙子会饿的问题,预留了点奶在家里,可是小橙子不喝碗里装的,她要喝乳头里的。又哭又闹,后来可能实在是又饿又渴,终于勉强喝点。
少华道:“你放心啦!你的意图我都明白,我一定给你办得好好的。”
徐蓉想想,点头同意。
少华准备带一群女人去县城。他在套车时,穆喆看到,问了一嘴,听说要去县城,穆喆说他也要去。现在他们放假,他在家里闲的无聊。
少华驾车,拉着穆喆、那竹荫、周水荷等一群女人去县城。
到了地方,他没有去找刘氏,而是直接自己去问。
同一条街上,很容易就打听到是哪间铺子出租、房东是谁。
少华找到房东,交谈之后了解到,这人并不是真正的房东,严格来讲,他只是房东的代理人。
真正房东身在信州府城,这店铺和院子,房东本意是想卖的,但他要求的价格有些高,卖不出去,于是出租。
穆喆问:“他打算卖多少银子?”
“八百两。”
少华皱眉,这价格属实有些高了。这栋房屋是个紧凑的两进院,面积比刘氏的那个大一倍。房屋夹在左右邻居中间,除了正门,没有别的入口,唯一优点就是门面宽。
刘氏那个房屋,听说买下花了三百多两,这个房屋面积大一倍,少华觉得,七百两可能是个合理价格。
穆喆问:“那你这房屋出租,一年要多少银子?”
代理人道:“九十两。”
穆喆突兀的一声叫起来:“我听人家说只要八十两!”
代理人道:“哪有说过八十两,这房屋有三间店铺,一间三十两。你问问这条街上,这个价格已经是很便宜了。”
少华拧眉。是小红来谈过,回去跟刘氏说谎了?还是这代理人说谎,他曾经答应过八十两?
穆喆对代理人道:“你这房屋便宜一点,我买下来。”
代理人摇头:“屋主说了,一口价,一文钱不少。”
少华道:“那你房租少点。”
代理人摇头,表示不讲价。
说实话,这条街上的店铺位置还是挺好的,即便按九十两也不算高,但是之前有人说过八十两,如果不讲价就这么租了,少华觉得回去会被蓉儿数落。
穆喆道:“如果我要买下这栋房屋,房主什么时候能来签契约?”
“随时都可以。”
从信州府城到重阳县大概六十多里,乘车一天就可以来回。
穆喆转头对少华道:“我买下来租给你们如何?”
少华诧异。
穆喆道:“租金即便按八十两算,十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这生意挺好啊。”
少华脸皮扯了扯,他怎么没想到呢。
邬冬燕诧异地望着穆喆。这少华看起来,好像不太富裕的样子,他有八百两?
少华也有此一问:“你有八百两?”
穆喆无所谓道:“我跟荣顺号借嘛!”
“借银子没利息?”
“有啊,不过我很快就能还清。”
少华知道穆喆是穆家子弟,他大概是有办法弄到钱的,但是……自己不也能弄到钱吗?租十年,真的不如买下。即便只租几年,最后卖掉,最终还是赚钱的。
少华对代理人道:“你容我们考虑一下,是买还是租。”
听到有人愿意考虑八百两买下,代理人点头同意,让他们想想。
少华说他有事离开一下。出了门立即奔赴荣顺号。
阔昆答应借他八百两银子。少华又赶了回来,告诉代理人,他决定买下。
穆喆听到他要买,有点不高兴。这主意是他想到的,居然被他抢了。
少华与代理人商量好房主来过户的时间,然后众人又再看了遍房屋,忽然觉得越看越满意。
有一说一,这房屋用来做生意,真心是不错的。但为何八百两一直没人买?因为买得起的人,他看不上;看得上的人,他买不起。
双方谈好,退出房屋,代理人将门锁上。
那竹荫、周水荷往旁边两处走了走,看这条街上都有些什么店铺。
家秀的店就在这房屋隔壁的隔壁,中间隔了两家店。她看到少华,犹豫着要不要去打招呼。
这时周水荷刚好走到她店门前,诱人的卤肉香气吸引住她。
“这肉怎么卖?”
“看你要买什么了,猪脸肉二十五文钱一两。”
不得不说,家秀的卤肉卖的便宜。
一个猪头十斤左右,五十文钱一斤,就是五百文。拆下猪骨,大约能得七成肉,卤制出来,大约能得到四斤多。其中耳朵是一个价、舌头一个价、猪脸又是一个价。其中猪脸价格最便宜,二十五文钱一两,也就是二百五十文钱一斤。
两斤猪脸肉,赚到原料成本,余下的:卤料、火炭、房租、人工等等,严格算下来,家秀卤肉的纯利润真心不高。也正因为利润不高,所以她生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