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八百九十章 增产,增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让马儿跑,就别舍不得草!

上一世,李天明对于有能力的下属,从来都不吝啬,股权奖励更是必须的。

张丽梅的能力,上一世就已经被验证过了。

挑着一副扁担,都把生意做到香江,如今虽然换了一个行业,但有了李天明的支持,他也很期待张丽梅这一世的上限能有多高。

10%的股份,这是李天明早就想好了的。

更是张丽梅应得的。

“10%,怎么会……这么多?”

谢建设被吓了一跳。

回广州的船上,李天明和张丽梅说起这个事的时候,她也是同样的反应。

“天明恐怕都没有这么多股份吧?”

谢建设的印象中,村里所有产业,包括海城的电冰箱厂和自行车厂,全都是集体占股。

李天明在其中,也只是占了一部分。

一下子拿出来10%分给张丽梅,村里人能同意?

“我一开始也和你想的一样,后来才知道……崇信电器商行,是天明一个人的。”

谢建设又是一惊。

“那他……上面能答应?”

李天明在香江做这么大的买卖,那岂不是成大资本家了。

“上面肯定早就知道了,也肯定默许了。”

谢建设感觉脑子有点儿乱。

“哎呀,你就别想了,赶紧做决定,你到底跟不跟我走,你要是不跟我走,我就带着闺女去香江,把你一个人扔村里。”

本来张丽梅还有些犹豫,但听了谢建设说起他家里的事,立刻坚定了要去香江发展的想法。

留下来,难道继续被婆家人吸血吗?

两个人刚结婚的时候,张丽梅也想着做个好儿媳妇,厂里第一次奖励电风扇,她都没自己留着,让谢建设给家里送去了。

后来,婆家但凡有事,他们两口子又出钱又出力。

到头来又如何呢?

不受宠的孩子,就算是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有出息也是白扯淡。

婆家人非但不念着他们的好,还把他们当冤大头。

对张丽梅这个儿媳妇,也是百般看不上。

花着她的钱,还得笑话她是个死了男人的二嫁农村人。

久而久之,张丽梅也烦了,谢建设给家里钱,给家里东西,她也不管,只是别动她的钱。

现在既然有机会摆脱那一家吸血鬼,张丽梅自然不会错过。

听张丽梅这么说,本来还有点儿犯嘀咕的谢建设忙道。

“你和孩子都走了,我留下还有啥意思。”

“你要是决定好了,我就去和天明说,你……不许反悔!”

谢建设笑了,他这个人虽然有点儿愚孝,但也不是分不清里外,一边是不把他当回事的家人,一边是知冷知热又贴心的老婆孩子,他还能不知道怎么选。

“不反悔!”

张丽梅闻言大喜,起身回到床上……

“刚那什么,你……我……”

“少废话。”

唉……

谢建设这头老黄牛只能再次操劳起来。

傍晚,李天明和孙立刚回到酒店,正整理今天的合同呢。

张丽梅和谢建设就到了。

“老谢,悠着点儿啊!”

呃……

刚进门的两口子被这句话闹了一个大红脸。

“瞎说啥呢!”

张丽梅作势就要打,李天明连忙讨扰。

“闹着玩儿,咋还急了!”

“谁跟你闹,我们商量好了,办手续要多久?”

李天明知道张丽梅说的是什么。

“我等会儿打个电话,应该不会太快,等你们家萍萍放暑假,应该就差不多了。”

现在是五月份,暑假要到六月底开始放。

“行,那这事就交给你了,你……说的话……算数?”

李天明笑道:“放心,绝对算数。”

10%的股份听上去确实有点儿多,但是用来笼络张丽梅这个人才,绝对物超所值。

至于崇信电器商行的所有权问题,早在去年就已经厘清了。

当初从海尔厂和猎鹰厂抽调的资金算是借款,李天明也已经全都还清了,现在崇信电器商行完全属于李天明。

拿出10%,就能网罗到张丽梅这么一位开疆拓土的大将,这笔买卖划算。

“等回头咱们签一个转让协议。”

“那倒不用,我相信你。”

李天明笑着看向了谢建设。

“建设,往后香江的事,就靠你们两口子的了。”

谢建设现在连香江什么样都不知道,只是中场休息的时候,刚才听张丽梅说了一点儿。

此刻也只能胡乱应着。

张丽梅两口子去过二人世界了,李天明和孙立,又把这些天所有订单都给加了一遍。

“天明,别的厂我不知道,量这么大,自行车厂……恐怕有点儿吃力。”

孙立已经说得很含蓄了,事实上哪里是吃力,以现在的产能,完成起来几乎没有可能。

“再加三套班组。”

李天明已经想过了,之前自行车厂是一个班组运行,现在短时间内增产根本没可能,只能仿照电冰箱厂,施行四班三运转了。

“另外,之前那片空地,回去以后抓紧利用起来,新的厂房,最迟八月底……”

“八月底?你这……采购设备,建设厂房,还要培训工人,事情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办不到?”

呃……

李天明一句话就把孙立给问住了。

他要是再抱怨,恐怕李天明下一句就是,你办不到,我就找能办到的人。

私交是私交,工作上的事,谁都不能含糊了。

“累死我拉倒!”

看着孙立一脸委屈的模样,李天明笑道:“孙哥,这事对别人难,对你……肯定没问题!”

“少给我戴高帽,我也有条件,等新厂房建起来,招工这一块,你得交给我负责。”

招工是个肥差,可李天明知道,孙立没那么多的私心。

那些用工名额,到时候,肯定会拿出一部分,用来走关系。

“没问题,你给我留两百个,剩下的全都你说了算。”

孙立要走关系,李天明同样要送人情。

不说别的,县里李学国要是得着消息,肯定会找他的。

“喂,天满,家里咋样了?新的生产线啥时候能提到满功率。”

新建的厂房,大部分都是刚招上来的工人,再加上生产线的设备也需要时间来磨合,之前一直没把产量提上去。

“哥,现在订单有多少了?”

“加在一起,18万7千台。”

听到这个数字,天满那边沉默了半晌都没说话。

“咋了?吓着了?”

天满苦笑:“哪是吓着了,我是快被吓死了。”

新车间投入运行之前,电冰箱厂两年的产能也没有这么多啊!

就算新的生产线已经开始启动,但这么大的订单要完全消化掉……

“哥,往后先别接了!”

“不接?哪有把生意往外推的道理,你们那边抓紧开会研究,就一个议题,增产,想尽一切办法增产,我不听你说困难,我现在就要产能。”

李天明发了狠,天满哪里还敢多废话。

“最迟我回去以后,必须拿出一个方案,记住没有!”

“记……记住了!”

挂了电话,李天明转头看向了孙立。

“我都听见了,用不着再和我重复一遍,增产,增产,行了吧!”

孙立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还真是个阎王爷。

别的代表团还在为了完成创汇指标挠头,他们这边已经在为如何完成这么大额的订单发愁了。

这要是传出去,海城代表团能让人给骂死。

按李天明的想法,就应该闷声发大财,可偏偏卢源是个不懂事的。

转天广交会上,别人都守着展区,极力向外商推荐自家的商品,唯独卢源,像个街溜子似的,东家走走,西家看看,时不时的嘴里还啧啧连声。

“老牛,你们这也不行啊,交不了差,回去领导能不批评?我们?嗐!也就那么回事,领导交给的任务,翻了两番,不值一提,哈哈!不值一提!”

听着卢源的凡尔赛式炫耀,福建带队的老牛被气得七窍生烟。

谁他妈问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