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449章 推动了大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没有在长安,薛玖还是知道,大唐越来越强大,这几年没有大的战事,国力增加了不少。

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更让薛玖高兴的是,李世民正在推广营州和蓟州的经验。

水师都督张亮,正带人捕鱼,修建石沪,搬迁了水师家眷弄盐场,大唐又多了一处咸鱼出产地。

如今大唐的敌人,都在北方,水师几乎没了用武之地,用来发展副业还是不错,至少可以养活自己。

大唐的军队是府兵制,本就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如今只是把他们集中起来,耕种和轮值一起进行而已。

除了水师,大唐其他地方的府兵,也在集中种地。

以前府兵是轮值守卫,现在要求在军营附近种地,以最方便的瓜类为主,边军也是如此,反正在军营附近,也不耽误事情。

最重要的是,府兵驻守的地方,不缺少肥,所以很适合种一些土地。

府兵以前也在屯田,只是没有如今这样,全体种地而已。

府兵多种一些,后勤就轻松一些,对于府兵来说,种地也是他们熟悉的事情,只是换一个地方而已。

让府兵愿意种地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些产出,也是他们自己吃的。

贞观八年七月,从南方回来的李靖一行人,也到了营州巡视。

萧瑀见到石沪的时候,呼吸都变粗了,虽然早就听说过,但是没想到有如此简便的办法。只是很可惜,萧家是南兰陵的人,也就是后世江苏常州,并不靠近大海,想要效仿都没有条件。反而是那些靠近大海的家族,可以修建石沪。

以前靠近大海的家族,大多数都被认为条件差,现在想眼红都没有办法。简便易行,谁也不想让外人插一脚。

其实薛玖更喜欢南方,不说南方那些吃不完的水果,就是气温也要好许多,尤其是冬天,北方真的很难受,只想待在家里,出门恨不得把脸全部遮起来。

有钱人都是如此,普通百姓自然更加难受,幸好这几年,从游牧民族那里,换回来大量的羊皮,还有羊毛布匹的纺织,这才没有影响冬季干活。

七月很热,海水浇到沙子上,就升腾起阵阵水汽,留下点点白色的结晶。

浇水一次,只需要间隔一柱香的时间,又是一批人进入盐田浇水,如此往还,等到天快黑的时候,沙子已经变成了一片洁白。

所有人一起出动,把沙子收集起来,然后用海水融化过滤。

用同一批海水融沙子上面的盐,形成了卤水,然后煮出来,就是又细又白的精盐。

量大!简便!第一次见到如此制盐的大唐官员,感叹声就没有停过。

从早上给盐田铺沙子,到晚上把盐煮出来,一天时间,出产三万斤。

“一个月就有三十万斤上等精盐!这怎么用得完!”看着库房堆积的精盐,萧瑀感叹道。

“这个数量刚刚好!渔场消耗部分,剩下的换粮食回来,再多的话,就不好卖了。”盐场负责人说道。

营州的盐,除了自用,还要卖到附近的州县,契丹,奚人和靺褐人也会换一些。

“也就是说,这个数量还能增加?”萧瑀问道。

“那是当然,我们只有夏天晒盐,就能够一年使用,如果多开一些盐田,自然能增加数量,或者多干一两个月也行。

不过没有必要,入秋之后,我们就要去帮忙秋收。”

听了解释,萧瑀等人无语,营州是嫌弃盐太多,都不需要干太久,其它地方可是还吃着高价粗盐呢。

“你们只有夏天晒盐吗?”李靖问道。

“是的!开春之后,会来一部分人修缮盐田,其他人要春耕之后才过来。晒盐也不耽误我们春耕秋收。”

“你们这安排!还真是一点时间都不浪费啊!”萧瑀感叹道。

“当年很缺人,大家都努力干活,我们还去渔场帮过忙,时间一长,大家已经习惯了,闲着反而不踏实。

别看大家忙,收入可不低,这几年下来,都攒了不少家底,这可比以前吃不饱的日子好多了。”一个小吏咧嘴笑着介绍。

“你们攒了多少家底啊!”李靖笑着问道。

“我们这里的人,家里有种植粮食,不过那不多,主要还是盐场的俸禄,每个人都有的,其中海货分下来,一户人有好几百斤,还有羊皮,布匹,瓜果蔬菜,煤炭农具。”小吏笑得很是满足,他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因为够灵性,被提拔起来,日子比以前好过了很多倍,自然很满意。

听到小吏介绍,李靖等人很是无语,就这福利待遇,已经比很多官员还要好。

巡视营州,李靖等人发现,这边的百姓很辛苦,根本没有农闲的时间。

好在工作安排合理,除了农忙时节,其它时候强度并不大,而且生活比其它地方要好,至少有咸鱼补充营养。

到了蓟州,正赶上收白菜的时节,几万人忙活白菜的场景,非常的壮观,还有很多白菜,运送到契丹,突厥。

一部分白菜做了泡菜,一部分要晾晒着要做咸菜,一眼看过去,除了白菜还是白菜。

如今蓟州,白菜虽然还是分两季,不过并不是同一块地种两季,而是根据移栽时间,分为早晚两季。

这是因为人手不足,毕竟移栽不能使用播种机,速度快不起来。

采收了一部分,远处地里还是大片的白菜。

看了玉田的白菜,另外两县则是瓜类,今年调整了产业,主要以南瓜为主,毕竟南瓜可以做南瓜干,冬瓜那玩意没南瓜味道好。

当然!甜瓜和西瓜还是很多,主打一个量大管饱!李靖他们这些巡视团的人,每天都堆着让他们吃。

这个季节,正是瓜果成熟季节,整个蓟州的百姓,都在分批次的分发。

今年薛家运送了很多家禽幼崽过来,蓟州的养殖场也建立起来了。

蓟州的养殖场,一半散养,一半圈养,白菜地不敢散养,不过瓜地就没有问题了,有家禽进去吃虫吃杂草,今年瓜类结的果,比起去年更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