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别刚要迈步,从饭店内走出一人。
“苏记者。”方别主动打了招呼。
许久不见的苏玲停在了方别和乐瑶跟前。
苏玲笑道:“新郎官儿今天可真精神,新娘子也美丽动人。”
“谢谢苏记者。”乐瑶大方回道。
“没想到苏记者今天也来的这么早。”方别略微有些意外,他想起前段时间最后一次见苏玲时询问过的问题,不知道今天会不会得到答案。
苏玲扬了扬手里的相机,“做记者嘛,正好可以来拍拍照,本来是想带一台摄像机来的,但设备太大,我一个人操作起来不太方便。”
不等方别回答,苏玲看了眼现场,接着说道:“正好新郎新娘的长辈都在,要不咱们就在这合一张影?”
燕京饭店矗立在长安街旁,这座五层高的欧式建筑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典雅。
米黄色的外墙被精心粉刷过,高大的罗马柱支撑着门廊,柱顶雕刻着繁复的茛苕花纹。
正门上方悬挂着巨大的红绸喜幔,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这个地方合影的话,出片效果应该会很不错。
“那就有劳苏记者了。”方别笑道。
方别父母不在,天地君亲师,萧老这个师父,作为方别的长辈出席。
几人排列站好,方别和乐瑶站在中间,萧老和乐松盛夫妇分列两侧。苏玲举起相机,调整焦距,镜头里映出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脸庞。
“大家再靠近一点——”苏玲指挥着,“对,就这样,保持笑容!”
咔嚓一声,快门按下,将这一瞬间定格。
拍完合影,苏玲又提议道:“新郎新娘单独来一张吧?”
方别牵起乐瑶的手,两人站在燕京饭店宏伟的门廊下。乐瑶微微侧头,靠在方别肩上。
“完美!”苏玲看着取景框里的画面,忍不住赞叹,“回头我第一时间冲洗出来。”
“那就麻烦苏记者了。”方别笑道。
照完了相片,又有客人到场。
一辆轿车缓缓停在了门口,司机小跑下车打开车门。
上面下来的是朱部长以及部里的两位领导。
远远的朱部长就朝着方别拱手:“方院长,恭喜恭喜!”
方别连忙迎上去:“朱部长,您百忙之中还抽空过来,实在让我受宠若惊。”
“这话说的,”朱部长笑着拍了拍方别的肩膀,“你可是咱们部里的宝贝疙瘩,你的喜酒我能不来喝?”
说着从秘书手里接过一个红绸包裹的盒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方别双手接过,沉甸甸的颇有分量,正要道谢,朱部长却摆摆手:“先别急着打开,等晚上洞房花烛时再看。”
说完还冲方别眨了眨眼,引得周围人一阵善意的哄笑。
方别听得一怔,堂堂副部长,该不会给他送些......之类的东西吧?
乐瑶在一旁听得耳根发烫,悄悄掐了下方别的后腰。
方别心中直呼冤枉,却不敢出声,只能装个没事人镇定地引着众人往宴会厅走。
宴会厅内早已经布置妥当,二十多张圆桌铺着大红桌布。
每张桌上都摆着喜糖和瓜子。正中央的主桌上方悬挂着大红喜字,两侧贴着萧老亲笔题写的对联:“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
方别环视一周,发现不仅部里的领导都到了,连医院的同事、四合院的邻居也都来了不少。
如娄晓娥一家,孙长河一家,维亚切斯拉夫一家,丁义一家,李怀德一家等等......
以及最关键的赵红梅一家,这一家可是方别和乐瑶能认识的媒人。
一一打过招呼,众人都与方别有许多话要聊。
但都知道方别今天作为新郎官,只是简单聊上几句,并没有多耽搁方别的时间。
现场宾客当中最让方别意外的是,角落里还坐着几位穿着军装的同志,见他看过来,都起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那是......”方别低声询问身旁的萧老。
萧老捋着胡子笑道:“你上次给部队研发的那个止血药,拔弹方,救了不少战士的命,特意派了代表来道贺。”
方别点点头,也上前打过了招呼。
夫妻两边到场的宾客都在长辈的带领下一一打过了招呼。
方别和乐瑶又回到了大门口接待。
临近中午,最后一辆车缓缓停在了大门口。
车门打开,率先下来的是许久之前方别见过的那位外交部的张秘书。
张秘书下车之后没有第一时间朝着方别这边走来,而是朝着车内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接着车内下来了一位方别曾在报纸上看到过许多的次的人。
卫生部里的领导能来,方别并不算意外。
但这位前来,着实让方别有些惊讶。
两个部门虽然同是部级,但其中的差距,说是宛若云泥也不为过。
方别和萧老对视一眼,见着萧老微微摇头之后。
方别会意,萧老提前也不知道这位会来参加他的婚礼。
乐松盛此刻也满是惊讶,别看他现在是副市长,但跟这位比起来,没丝毫的可比性。
“陈委员!”几人迎了上去,作为新郎的方别率先招呼。
陈委员笑着摆了摆手,“方别同志,冒昧到访,打搅之处还请见谅。”
“不敢,陈委员能来参加是我的荣幸。”方别回道。
“别这么讲究。”陈委员再次摆手,笑容十分随和:“今是你大喜的日子,不是有句话说,天大地大新郎官最大。”
说着陈委员笑意更浓,目光扫过旁边的萧老和乐松盛,“萧老,你可是教了个好徒弟啊!为国为民,人才难得!”
萧老捋着白,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那是发自心底的自豪:“陈委员谬赞了,是他自己争气。”
陈委员再次朝着乐松盛道:“乐副市长,恭喜喜得良婿。”
乐松盛拱拱手客气回应:“陈委员说的是,快里面情。”
好好好。”陈委员点头,转向方别和乐瑶,“今天你们是主角,别为我们耽误了时间,去招呼其他客人吧,我们自己进去就好。”
他说着,又对身旁的张秘书道:“小张啊,把贺礼拿出来。”
张秘书旋即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两个信封,郑重的递向方别。
方别望着两个信封,有些疑惑。
陈委员旋即笑道:“这是两份贺礼,一份是那位的,一份是我的,那位是给你写了一封道贺信,我这人呢比较务实,随了个份子,希望方别同志不要嫌弃庸俗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