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过一段时间就是清明了。

俗话说得好,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小石村的人一方面要准备播种瓜果豆类。

另一方面,秧田里的秧苗已经有半尺多深,需要将水田翻耕施肥,为插秧做准备。

所以,小石村的人除了在工坊里做工,还要挤出时间来忙地里活,许多人天不见亮就开始干活了。

比起做工做生意赚钱,农家人心里最看重的还是地里的庄稼。

如今的小石村,蒙家的几个工坊,村长家的酿酒坊,村子里众人合伙的绣坊,小石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在工坊中赚到工钱。

有了工钱,就能在蒙正全坐镇的杂货铺中买到足够的粮食,填饱一家大小的肚子,再无饿肚子之虞。

然而,村民们骨子里依然是农人,以前饿怕了,即便如今不缺粮,但是依然想着多种些地,多收些粮食才能让他们安心。

而且,如今的官府苛捐杂税日渐增多,不多种点庄稼,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其实,不仅是小石村,临近饿村子,甚至整个西南地区,这段时间都进入了农忙时节,一个个农人恨不得化身三头六臂,将地里的活干快干完。

……

相比起村里其他人,蒙家地里的活格外多。

除了要准备插秧的水田,蒙小华还有一百多亩的荒地要种上庄稼。

从去年买下神龙坡开始,蒙小华雇人陆陆续续在山上山下开垦了近两百亩的荒地。

其中一部分荒地,在春耕之后就种了各种蔬菜瓜果,用来供应蒙家一百多口人的日常消耗。

如今,剩下一百多亩荒地,按照蒙小华的打算,一部分用来种瓜种豆,其余近百亩地全都用来种红薯和辣椒。

辣椒早已育苗,只等到了时间就大面积移栽。

种植红薯需要挖沟起垄,保证红薯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和营养的供应,有更好的收成。

近百亩地挖沟起垄,工程量不可谓不大。

于是,蒙家的下人们就有得忙了。

除了每天在工坊做工,还要下地干活。

好在蒙家买回来的下人都是勤劳肯干的人,而且早就习惯了地里的各种农活,做起来非常熟练,即使要早起下地,也毫无怨言。

没看到东家和东家的老爷子也和他们一起在地里干活吗?

而且,东家说了,他们种的红薯是产量极高的作物,能保证让所有人一年吃饱饭,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相对劳作的辛苦,饿肚子的感受显然更加让众人害怕。

所以,每日天色见亮的时候,蒙家众人齐齐下地,挖沟起垄,忙得不亦乐乎。

……

地里的事虽多,但有老爹蒙正全帮她管着,蒙小华倒不必天天呆在地里。

这一日,村外拉了两个挑着担子而来的人。

村里人迎上去一问,居然是从外面来小石村卖鸡崽、鸭崽的一对父子。

说实话,村里人一般自己都养得有公鸡、母鸡,家里需要孵小鸡的时候,也是等母鸡抱窝,然后在村里凑一凑,就能凑够一窝孵小鸡的鸡蛋。

听这对父子说,他们听闻小石村去年遭了贼人祸害,一把火将小石村烧成了白地,估摸着家养的鸡鸭也被祸害了。

所以,他们才大老远的挑着鸡崽、鸭崽来卖,希望能卖上个好价钱。

事实也如同这父子俩猜想的一样,他们刚刚将装鸡崽、鸭崽的筐子放下,就被村里的妇人们围住了,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蒙小华也好奇的走了过去。

走近以后,她才发现,这父子俩不仅带了鸡崽、鸭崽来卖,筐子上还牵着两头小牛犊子。

见到蒙小华到来,冯婶儿在人群中冲她招手,开心的喊道:\"华儿,快来,他家的鸡崽、鸭崽看起来都不错,你要是想买,我帮你挑。\"

以前家里日子不好过,全指望着养的家禽补贴家用,冯婶儿也就被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挑得小崽子特别好养活,不仅没什么生病的,而且长得又肥又大,让村里人羡慕得不行。

冯婶子本来就和蒙小华关系好,又在工坊里做工,当然要主动帮助蒙小华一点。

蒙小华也不拒绝,来到冯婶儿身边笑着道:\"好啊,待会儿就麻烦婶子帮我挑些鸡崽子和鸭崽子,我家的的鱼塘正好能养鸭子。\"

比起村里这些妇人来,来自后世的蒙小华在挑鸡苗和鸭苗这件事上,确实不如村里这些的老嫂子们。

从小石村流过的小溪,前些日子被村里人将溪边的芋头挖了个干净,如今又恢复了平静,正适合用来养些鸭子。

因此,看到有鸭崽子,许多妇人都有些心动。

鸭子长得快,长大后不管去镇上换钱,还是养着下蛋,对家里来说多少是个进项。

卖鸡崽的父子中老的五十出头,一脸精明相,见众人凑在一起,大声喊道:\"诸位放心,我长年做这生意,带来的鸡崽、鸭崽都是上等的货色,特别好养活,你们只管挑,绝对没毛病。\"

话落,他就揭开了竹筐上的盖子。

村里的妇人们纷纷探出手去,在竹筐里挑拣起来。

冯婶儿倒是不着急,看向蒙小华问道:\"华儿,你打算买多少苗子?\"

蒙小华想了想道:\"小鸡有二三十只就够了,我家的鱼塘大,小鸭要五十只,我还想把这两头牛犊子买下来。\"

如今家里人口多,对肉类的消耗比较大,虽然她能从商城中兑换,但还是有必要自己养一些用来掩人耳目。

而且,说实话,蒙小华猜测商城里的各种肉类应该都是如前世超市里供应的肉类一般,被集中养殖出来的,吃起来确实没有原生态的肉香。

所以,蒙小华打算多养些跑山鸡、走地鸭,专门给自家人吃。

而买牛犊子,则是家里的地实在太多了。

如今到了农忙时节,家里养的一头牛根本忙不过来。

本来她都打算去县城里看看能不能再买一头牛回来,不曾想今天遇到了卖牛犊子的,干脆就买下来算了。

\"好,鸡崽、鸭崽我帮你挑,只是这牛犊子,你就要找人来帮忙看看了,这个我没办法帮你。\"

蒙小华点点头表示明白,打算待会儿让老爹带家里的几个老人来瞧瞧牛犊子。

冯婶儿说完,就蹲下在筐子里开始挑鸡崽、鸭崽,没一会就挑了三十只小鸡崽子出来。

蒙小华看着冯婶儿挑出来的鸡崽个个格外精神,只觉得满意。

冯婶儿正要换个地方,继续帮蒙小华挑鸭崽子的时候,挤在人群里挑鸡崽子的钱桂芬却不乐意了。

转头对冯婶儿阴阳怪气的道:\"姓冯的,你自己不买,在这里给人当狗腿子干什么,显得你会挑似的,这里的鸡崽、鸭崽哪只不好,用得着你挑?\"

在钱桂芬眼里,筐子里的鸡崽、鸭崽长的都一样,哪里用得着挑。

而且,冯婶儿明显是帮着蒙小华,让钱桂芬心里十分不爽快。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是心里也多多少少有些不乐意。

村里人都知道冯婶儿会挑鸡崽子、鸭崽子,她把好的挑走了,剩下的不就是容易生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