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忠勇侯 > 第382章 【南征告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日之后,川蜀捷报到了。捷报于夜里到京,一份去了兵部衙门,一份去了司礼监

内阁官员们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忙穿戴整齐,每个人都是神情激动,走出家门,向着皇宫而去。深夜出门,这一次,阁臣们没有坐轿子,全都是一路小跑。

大太监王承恩,在睡梦中被家奴叫醒,得知蜀中大捷,在府中放声大笑,激动得无以言表。他连衣服都没穿整齐,就急忙入宫去了。

崇祯本就睡得很晚,别人都睡了,他还在御案上忙碌着。桌上的奏疏是批阅了一份接着一份,蜡烛是熄了一盏,点一盏。

这时外面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踏踏踏的声音很响。

深夜里皇宫之中有着严格的礼仪规矩,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当然有大事情除外,从前鞑子入关时,就有过。

因此当听见这种急匆匆的脚步声时,崇祯的心里咯噔了一声,目光也看向了门外。

砰的一声,王承恩推门而入。他是司里监的掌印大太监,深夜入宫虽然今天不是他当值,但还是能进来的。

“皇爷,大捷啊,大捷,蜀中大捷!”

“什么、什么、承恩,你说什么!”

“皇爷,老奴说蜀中大捷,我官军大胜!”

王承恩赶忙加速将重点说了一遍,同时将转至司里监的捷报从袖子里拿了出来,举过头顶。

崇祯急速起身,离开御案,去接捷报,因走得有点快,差点还被绊了一下。

翻开捷报,字里行间,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是又一遍。

小半刻钟后,长舒了一口气,缓缓将捷报放下,走出乾清宫,闭上双目,感受着这一刻的情绪。

良久之后,双目已渐渐湿润:“朕、朕、朕呕心沥血了二十年,时至今日,终于得到了回报,朕再努力十年,一定能平定虏旗,中兴大明!”

“皇爷所言极是,上天终于站在了大明的这一边!川蜀大定,从此朝廷心腹大患已除,再无内忧之顾!”

“奴婢恭贺陛下,贺喜陛下!”

屋内屋外侍驾的宫女太监们,也都被这一消息给震惊到了,他们一同跪倒在地,高呼恭贺陛下,说的也是十分激动。

流贼终于灭了,每个人的精神都振奋了起来,好似这难熬的夜晚终于过去了。

这一刻笼罩在乾清宫上方最后的一丝乌云,好似也散开了,天空上的月光也撒射了下来。

这时一名小太监,来到乾清宫外,见皇帝和老祖宗站在门口,赶忙开口:“陛下,内阁大臣们在午门候驾。”

“传!”

崇祯返回宫中,亲手将墙上挂着的牌子取下,继李自成之后,再拿下张献忠,如今只剩下了最后一个——辽东。

没多久内阁大臣们依次步入乾清宫,行完礼之后,范景文刚要开口,就看见皇帝的脸色好了许多,之前脸上的忧愁一扫而开,而且精神也振作了起来。

“臣等恭贺陛下,恭喜陛下,为陛下贺,为勇卫营贺!从此我大明再无内顾之忧,朝廷上下一心,陛下定能中兴大明。”

首辅的话刚落下,阁臣们一同开口,每个人的恭贺都是发自肺腑的,这份久违的捷报,终于盼来了。

这一夜,崇祯和阁臣们交谈甚欢,待大臣们退下之后,就起身离开了乾清宫。太久没有去看皇后了,这一夜睡得很好。

当一个人身上沉重的包袱被放下之后,没有了内在的压力,睡得就会非常香甜。

次日崇祯睡到了巳时才醒,这是他坐上皇帝之后,从来没有过的。

“陛下醒了,陛下这一夜睡得真好,臣妾都不知道陛下有多久没有睡过这么好的觉了。

昨夜来到臣妾这里,臣妾才知道,陛下龙精虎猛,比从前更厉害了!”

周皇后坐在镜子前,梳着头发,见夫君醒来了,带着甜美的笑容说了这句话。

“皇后,四川大捷,献贼灭了,朕高兴啊。”

大捷的消息也在天明之后,传遍了全城。京师的百姓们得知之后,就如同煮熟了的沸水一样,人人都在欢呼着。

茶馆酒楼更是高朋满座,畅聊着;大街小巷鞭炮声不断,比过年了还热闹。

虽然流贼灭了,但是崇祯简单吃了点早膳就继续去乾清宫批阅今天的奏疏。内心的激动从未停下过,但多少也有些忧虑,原因就是钱,犒赏三军、赏赐,想想头又开始疼了。

城中的各种消息,随时都会有人禀报给皇帝。拒绝鞑子蛮横的要求之后,全城百姓都高呼陛下圣明。

崇祯得知百姓们的情绪和反应后,自然也是颇为得意,但得意了没多久,就又忧心起来了。把清使赶走容易,可虏旗要是再打进来,能不能赶走就不好说了。

如今川蜀大捷,要是女婿能早日赶回来,那就更好了。

而且打仗是要花银子的,自己现在手中就一百来万两银子,还是上次募捐得来的,这么点钱,又如何能支撑得起大规模作战的花销,再加上还要赏赐有功之臣,唉。

就在崇祯烦闷之时,一名小太监,急急匆匆的步入乾清宫,见到皇帝之后,赶忙跪地,双手呈上一份加急发来的奏报:“陛下,东厂急报!”

急报?还是东厂发来的,这鞑子的使者不是才刚走没多久吗,这个时候人应该还没回到盛京吧?东厂就来急报了。

崇祯赶忙亲自走了下去,接过所谓的急报,拿到手了,才知道是两份,赶忙一一拆开查看。

拆开才知道,一份是东厂发来的,还有一份,是勇卫营的夜不收发来的。

这一看,给崇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两份急报内容差不多,全都说说晋商通敌卖国。

文中都是说,晋商如何卖国,走私大量物资给辽东,什么药品、茶叶、布匹、军器、火药、粮食、情报,总之就是什么都有,以此获取大量利益。

“啊、啊、啊,该死,该死,全都该死!蛀国奸商,蛀国奸商!”

崇祯看完之后,十分震怒,大骂奸商,此时的他,双目赤红,身子摇摇晃晃,几乎快要站不稳了。

“皇爷、皇爷、皇爷,您、您没事吧?”王承恩赶忙上前搀扶。

“你看看、你看看,这是东厂和勇卫营的夜部收发来的。”

“是,皇爷!”王承恩接过细细察看,这一看也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信中写的很是详细,这说明一定是掌握了一定的证据,难怪,每每鞑子入侵就能卡住朝廷的咽喉,原来是这些奸商在作祟。

“皇爷,这些奸商好大的胆子,他们居然敢通敌卖国,无视我大明国法,仅凭他们干的这些事,全都要人头落地!”

“哼、哼哼,人头落地,这些奸商,能做这些事,岂能没有官员庇护,朕要诛他们九族!”

崇祯又把信拿过来,接着往下看,原来是女婿最先发现了这些商人有问题,因此和东厂的人分别,前往山西,调查取证。信里还说,这些商人靠卖国,家资十分雄厚。

在东厂的深入调查下,发现晋商已经囤积了大量物资,似是要运往辽东,大致会从张家口出关,但目前观察的情况是,许多物资还在陆续到达,短时间应不会出关。

“好啊、好啊,果然是卖国奸商!等等,大量物资,出关!

现在回想鞑子使者急不可耐要求尽快谈判,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一点呢?

如此想来,奴酋在没有收到物资之前,想来还不会动兵。量物资还在陆续,这么说短期之内不会运出去,这些奸商靠卖国赚的盆满钵满。

那朕就把你们的家产全都抄了,为朕所用!这信中最末尾写着,臣愿在班师回京之际,彻底铲除这些奸商。”

“承恩,立即派人飞马去信,告知义明和曹化淳,朕等着他们吧奸商抓回来!朕要亲自处死这些诸国奸商。

还有,鞑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来,把南方的重兵调回来,还有这件事先不要透露出去。”

“老奴遵旨,老奴马上安排。”

皇帝的潜意思就是,南方没什么好打的了,驻扎重兵就没有太多必要了,赶紧调整到北方来,留下一些地方总兵驻守就行了。

黄义明在拜见过秦良玉之后,就返回了成都,也吩咐马祥麟在家多陪陪母亲,允许其明日再回成都。

回到成都后的黄义明,对各项事宜逐一安排稳妥,次日,大军正式班师回京。

着眼看就要走了,朝廷赦免的文书也下来了,不少投降的将领都被赦免了,唯独没有自己。孙可望整天就像是一个要债的,跟在黄义明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