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忠勇侯 > 第401章 【全军列阵,六师下江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1章 【全军列阵,六师下江南】

大营外面,巡逻的官兵举着火把,四处巡查。

守门的官兵见是主将来了,赶忙抱拳行礼。

“留下几个人,其余的分成两队,一队去校场上给我擂鼓,再去一队,给我敲响聚将鼓。”

“是!”官兵们听到将令,赶忙往大营里面跑去,不问缘由,直接执行。

没一会儿,校场上和中军大帐前的大鼓就被敲响。

“咚、咚、咚”

“咚、咚、咚”鼓声响得越来越密集,声音也越来越大,在寂静的夜里响彻整个大营。

已经睡下的各个营房里的官兵,听到鼓声迅速起床,穿好甲胄,依次从墙边拿起自己的武器,赶往校场。

将领们也急忙从床上爬起来,穿戴整齐,往中军大帐赶去。

老兵们在整个过程中十分有序,毫不慌乱。

辅兵们虽稍显惊慌,却也没有乱了阵脚,按照训练时的样子有序行动。

居住在离大营足有两三里地的李岩还没有入睡,听到大营那边传来的密集鼓声,知道深夜擂鼓定有大事发生,赶忙招呼红娘子和弟弟李牟赶往大营。

官兵们一队接一队赶到大校场,按位置依次站好,排定顺序。

正兵在左,辅兵在右,校场外圈已被一圈火把照亮。

高级将领们则在大帐外依次站好,等候主将到来。

两通鼓后,十万大军肃穆地站立于大校场上,除了风声,再无其他声响。

十万人突然集结,动静可谓惊天动地。尤其是训练时间已过,又在深夜这个敏感时期,得到消息的官员们一下子都睡不着了。

大营里的动静,由营中的东厂人员迅速奏报入宫。

黄义明走过场地,来到中军大帐外,两侧的将领们抱拳低头。

“都进来吧。”

将领们依次入内,站不下的便按老规矩站在外面。入内的将领们依旧保持安静,没人询问发生了什么,只等候主将发话。

“本侯就不啰嗦了。这段时间,相信你们也听到了不少风声,营中的准备,你们也能猜到一二,变法之事,陛下已然准了,令我率领勇卫营即刻下江南。从现在开始,凡是我点到名字的,站出来。”

“陈子龙、吴应箕。”

“末将在!”两人急忙抱拳出列。

“着你二人率领一万鸟铳兵驻守京师,另外本侯再留下一万骑兵,总计两万人。”

“末将领命!”

“卢象晋、卢象观。”

“末将在!”兄弟二人急忙出列。

“着你二人统领两万勇卫营,负责在北方推行变法。”

两人领命后,退回班列。

“除去以上各部,其余将领全部随我南下,啃下江南这块硬骨头!”

“领命!”帐内帐外所有将领一同抱拳,大呼领命。

“诸君,变法之事由我一手促成。此次变法关乎国朝兴衰,关乎你们每一个人。

倘若推行失败,我黄义明将会人头落地,而你们,贬的贬、罚的罚、杀的杀。

因此,我勇卫营的全部荣辱都系于此。本侯就一句话: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需往前冲,不准往后退!”

帐内帐外再次响起雷鸣般的领命之声。每一个听到这番话的将领,都一头大汗——不是害怕,而是侯爷的话太有力量了。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全力以赴,谁敢阻拦变法,奴才第一个不放过他!”巴布海第一个站出来,对即将到来的变法表忠心。

黄义明点了点头,他对这个奴才还是很喜欢的。“走,随我去校场。”

当高级将领们来到检阅台时,往下一看,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

下面的官兵分班列一排一排站好,纹丝不动。军医、火夫、马夫全部到位。

赵翊率领一队官兵站在台下,准备随时复诵主将的讲话。

黄义明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下面的官兵——这便是推动变法的强大力量,心中底气更足了。

台下将领,带头抱拳呐喊:“拜见将军!”所部官兵亦是如此,声音响彻夜空。

“起!”

“谢将军!”

这时,一队宦官簇拥着一个太监走了进来,随行的还有一个少年,正是太子朱慈郎——崇祯让他来今夜随军南下。

初次走上高台的朱慈郎,看见下面这么多官兵,心中虽颇为紧张,却不失皇家贵气。他没穿象征太子的龙纹袍,而是身着一身丝服。

太监正是王二喜,他手持圣旨高高捧起,一步一步走上高台,与黄义明寒暄过后说道:“侯爷,圣上让咱家随你一同去江南。”

双方简单寒暄后,黄义明带着所有将领走下高台,站立于台下。

王二喜展开圣旨:“陛下有旨,着勇卫营全军将士接旨!”

黄义明带头跪下,一众将领全部跪下,后面列阵的官兵也赶忙跪下。手持长枪的官兵握紧武器,半跪在地——说是跪下,其实全军都是半跪。

“奉天承运……”

“勇卫营自成军之日起,屡立战功,威名赫赫,为朝廷荡平群寇,朕心倚重。

朕视尔等如赤子,每每战报到京,将士们在战场上流的每一滴血,朕闻之都为之心痛。

朕自十七岁登基,御极天下二十载,年三十有七,青丝已生白发,愁白了少年头。

朕此生唯愿,水能清,路能平,天下子民能安居乐业,朕便心满意足。

然天下积弊之深,非朕一人所能改变。朕每念及百姓之苦,便彻夜难眠。

幸得尔等将士为大明南征北战,护我河山,护我百姓,朕时刻不敢忘。他日天下太平,朕自当擢赏三军,如待子女。

大明国库年年空虚,皆因有妖魔作祟。江南乃大明赋税重地,此番朕令勇卫营主将黄义明率领六师南下江南,铲除妖魔,还我大明一片蓝天,还我百姓安宁,还我大明朝盛世!朕当与将士们同进退!”

王二喜念完,不由得眼眶湿润。

赵翊带着人也大声复诵完毕。

“臣等叩谢陛下天恩垂爱,必全力以赴,铲除祸根,还天下安宁!”将领们起身回应。

十万将士高呼万岁,“万岁、万岁、万岁!”声音如雷鸣般响彻云霄。

朱慈烺的眼眶也已湿润:父皇这些年承受了太多,此番儿臣南下,绝不让父皇失望。

崇祯给勇卫营下的这道旨意,通篇用了白话。军中多是大头兵,基本不识字,写那些圣人之言念了也是白念,没人听得懂,还是白话好,军队能听懂。

黄义明走上高台,拿起令旗用力一挥:“传我军令,骑兵立即开拔,步兵随后开拔!”

“将军有令,骑兵立即开拔,步兵随后开拔!”赵翊站在台下带着人大喊,呼喊之声如浪潮般响彻大营。

骑兵迅速有序地离开场地,跨上马匹,开始出发。

各部陆续有序地离开大营。

马柱在临走前回了一趟营房。

“老三,打献贼的功劳被你们捞去了,这回轮到二哥了!二哥这就走了,你好好养伤,看二哥如何捏死江南那帮臭虫!”

大校场上的呼喊声,营房里的伤兵自然也能听见。

石头憋得脸通红,看着马柱得意的样子,把头一扭:“切,要不是我伤势未愈,怎会不能去!!大哥呢,他怎么没回来看我?”

“大哥在指挥军队呢,骑兵都已经出大营了。得嘞,哥哥我也走了。”马柱说完,便快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