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各部抵达山海关后,在关内休整了三日,其间八大总兵,及其麾下将领,以及洪承畴,与一众监军一同登上城关隘,了望关外。
这里面属洪承畴最为感慨,松锦之战也是八总兵,这次一样也是八位总兵,不一样的是,已不再是自己指挥,时常回想起过往曾经,从明臣,到二臣,再到明臣,怎能不感慨。
巴布海、阿巴泰等满洲人最为激动,初次登上山海关的城头,就如同做梦般,搁在从前想都不敢想,谁不知道老汗当年打破了头都想拿下此关。
鲍成先靠近巴布海身边低语几句:“主子,听说当初,你们在张家口,侯爷赏了你一个美娇娘?你可真是好福气啊。”
一听这话,巴布海嘿嘿一笑:“那当然,要不是这次逆贼多尔衮要与我大明开战,主子还能再赏我一个,你呀好好干!这次多杀鞑子,没准主子一高兴呀,也会赏你一个的。”
鲍成先用力地点了点头,一定要多杀鞑子,报效朝廷。
众人沿着关隘,时而走着,时而聊着,以吴三桂发言最是积极,他常年驻守辽东,对鞑子了解的最多,也有给监军曹太监留个好印象意思。
“洪总督!说说你的看法吧。”黄义明依旧称呼他从前的职位,言语中没有看不起他的意思。
老洪愣住了,反应过来后,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声音有些发颤地回道:“侯爷抬爱了,蒙圣上不弃,能代罪之身,能报效以万一,已是足以。”
“行了,不必客气,说说你的看法吧,大军都到这了。”
“那洪某就说说自己的看法,我军新到,气势正盛,当杀出关外,迅速拿下连山驿,再下塔山、杏山,如此,我军就进可攻,退可守了!”
以这些地方就可以连成一条线,明军就有了进攻的桥头堡。
黄义明听后,琢磨了一番,目光扫视一圈:“今日大家都在,本侯定下一道铁律,听着,本侯的军令铁法无私,不管是谁在战场上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擅自逃跑、撤离,本侯就砍下他的脑袋,爱脚底抹油的将领,在想跑的时候,先摸摸自己的脖子。”
有些副将听见这话,脖子一缩,这杀星,说话可不是闹着玩的,说杀你真杀你,刘泽清更是觉得脖子里有一阵凉风吹过。
“谨遵大将军令。”将领们哗啦啦的跪了一地,将领们都表示一定不会跑路。
“我军首战,当以狠、准、快而,但本侯要的还不止是如此,这只拿下这些地方远远不够,这第一仗,由我勇卫营来打,待我军破敌之后,诸位就要率部出关了。”
众人一听,很是兴奋啊,初战由强悍的勇卫营来打,那就最好不过了。
吴三桂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位侯爷的立威之战,想要配合一下,也好向朝廷展示一下,关宁军,仍然是强军:“大将军,吴某愿领军配合勇卫营,一同出击。”
这话一落地啊,如刘泽清心里乐开了花啊,由着两支人马去打那就更好了,抢风头,让你们抢去吧。
“好,准了,本侯早就听说关宁铁骑,疾如风,快如刀,那就请吴将军,率领铁骑随我勇卫营骑兵一同出击。”
黄义明目光看向巴布海、阿巴泰、鲍成先:“你们今夜就出发,带上五门大将军炮,拨给你五百民夫,本部八旗兵,全都带去,把大炮给我推上去,待骑兵清理完外围之后,给我炸开宁远城。”
“遵命。”几人一口应下。
“待骑兵出城后,其余各部,在一个时辰后开出山海关,本侯估摸着,等我们赶到时,宁远城已经被拿下了。”
一番安排后啊,勇卫营这边有,李锐率领三千骑兵,为先锋,吴三桂从左右策应,迅速击杀沿途清军,最终目标是先下宁远城,待大队上来后,再赶往锦州。
一众将领,不免其中有人觉得这忠勇侯的胃口还真不小,但也没谁敢说什么。
当天夜里,民夫们拿着铁锹,戴上藤甲,每门火炮由三匹马拉着,出了山海关。
出关的道路上还好,路不难走,也没遇到什么阻碍,六千骑兵,趁着夜色,也出了山海关,沿着辽西走廊,一路扬鞭而去。
连山驿、塔山、杏山,离山海关都很近,因此骑兵出了山海关,没多久,就能在野外发现清军哨探。
这么多的骑兵出来,一些刚发现有动静的哨探还没来得及回去报信,就被弓箭给射死。
这三处地方还没做出实质性的反应就被拿下了,小城小镇离山海关那么近,根本就没清军,城中就一些汉军,得知明军骑兵杀来了,弃城而逃。
而宁远城,也只是个小城,虽位置重要,距离山海关有三十里,在杏山的东北方向。
李锐的骑兵杀到这时,城门紧闭,城上倒是有一些火把,但看着来回走动的人影似乎人也不多,估摸着城中也没有多少鞑子。
吴三桂的关宁军,一路上斩首二百余,当然没有一个是满洲人的。
宁远城被围,城上的都统连忙派人去求援,求援的信使,刚从城楼上被坠下去,还没走多远就被明军发现,一刀下去,这名信使就倒了下去。
当巴布海带着大炮赶到之后,集中火力,轰开了城门,大批骑兵冲了进去,丢失的宁远城,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手中。
巴布海登上了宁远的城楼上,看向锦州方向,老十四,你敢看不起老子,还有狗屁老汗,等着吧,本伯回来了,本伯会亲自证明,谁才是强者,这次本伯要把失去的全都拿回来。
阿巴泰见十一弟正在发愣,上前问道:“十一弟,你在想什么呢。”
见是七哥来了,巴布海开口回道:“我在想待主子进攻锦州时,能不能对上多尔衮那个逆贼,若是他敢来,我一定要把他打出屎来。”
阿巴泰上前拍了拍十一弟的肩膀:“他杀你我全家,这次回来正好把仇给报了,若是能搞死他,那你我可都是大功一件啊。”
又过去了不到一个时辰,黄义明带着大军,大摇大摆地到了宁远,后面的队伍延绵不断,一眼望不到头的火把。
大军在宁远稍作休整,留下五千人驻守,并在城中屯了一些粮草,全军就开赴锦州。
宁远距离锦州约莫一百二十里,此处乃是辽西第一重镇,必须拿下锦州,明军才能打通入辽之路。
皇明大军继续深入,开赴锦州,大量的火炮辎重,延绵不绝。
大军经过数日前行,终于赶到了锦州,但黄义明没有急着去围城,也没攻城,在没有击败小凌河的清军前,攻城无异于让军队白白上去送死。
而清军这边呢,也是向小凌河大量增兵,准备在这里和明军一决高下,至于前面丢的那些个小城小地,大清根本就看不上,都懒得增兵,如今放明军深入,重新来到这片松锦之战的爆发地,如同是放明军进入了死地。
对多尔衮而言,当年明廷拥有锦州时,都被大清打败了,更何况如今锦州在大清手里,若是还能在这里,再一次击败明军主力,那么对大清而言,无异于一举定乾坤。
锦州城中,有两千满洲八旗兵,五千汉军旗驻守,看起来好像兵力不多,但胜在城墙坚固啊,当年清军崩碎了牙都没能啃下来,还是明廷援军战败,城中祖大寿弹尽粮绝了不得已才开了城门投了降。
多尔衮统领十二万大军来到锦州城以北的儒风山,站在山顶,北可见海,西可见锦城全貌,可谓是个指挥全局的好地方。
说是十二万,其实都是炮灰,这些兵力主要是朝鲜、日本、老毛子,还有包衣奴才组成,有正白旗三百人在这里压阵,要是明军渡过小凌河,炮灰们就可以上了。
尚可喜与汉军正黄旗、正白旗两部驻守小凌河,当然,这后方有着十多万大军,为满蒙汉核心战力,作为后援,随时可以过来参战。
而明军也已经抵达河对面的紫金山,此紫金山非南京紫金山。
当年洪承畴也就是在那里指挥的解围大军,仿佛一切都没变,双方来到了第二次的松锦之战,唯一的变化,就是锦州城不再是在大明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