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订完婚后,人家男方想尽快结婚,但付家那个姑娘不同意。
说什么年纪小,要是结婚就得随军,不想放弃工作。
实际两边都是在京市,就算结婚了也不一定要去部队里的。
京市这边的部队哪一个是普通人能进的,一般人可到不了这边。
人家还是在这边的空军作战队,肯定是前途无量的。
付家是一边吊着人家,一边还想找更合适的。
这么一拖就是一年,人家那边岁数大了,实在等不及了,这才把婚退了,娶了部队的一个通讯兵。
这些事情家属院里的人都知道,但偏偏付家人觉得自己家被退婚了,就是对方的过错。
特别是那个付家姑娘,心比天高,只准自己耽误别人,别人不能负她。
就凭着那一张脸,好似全天下男儿都任她选择一样。
自己性子也很别扭,这看不上那看不上的,还觉得别人有问题,不理解她,不懂她。
温庆玲一上午去把那家人的事情都了解清楚了。
虽然小珂说以后不会在这边住着,但这有人惦记她家臭小子,还给她儿媳妇找麻烦,这事她肯定受不了的。
她更担心她家那臭小子没长嘴,回头因为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惹小珂生气。
“妈,那个人不重要,她就算想做什么说什么我都不信的。”
莫珂知道她婆婆担心什么,她也能感觉出来,自从来到京市,一家人都精神紧绷着。
他们怕踏错一步,把以前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好生活破坏了,更担心一家人内部出问题。
还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们在她面前好像没了底气。
或许是从她救了老领导那会,或许是她千里迢迢去救令中那次。
也有可能是在一次次立功的时候,还有可能是和国外谈合作的时候。
要么就是她一口气生了两个男孩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成了一家最有话语权的人。
“那个女人一看就没安好心,你们刚来京市, 还没去报到呢,不会是有人故意算计你们的吧?”
温庆玲就担心这个,两个孩子越优秀,就越是挡了不少人的路,这以后还不知道要面对多少危险呢。
“妈,你们别担心,我们刚回来,就算真有人想干什么,动作也不会这么快。”
在莫珂看来这样的事情以后少不了, 美人计自古以来都是上上选。
就算要用也不会是现在,上面现在还盯着呢,谁会顶风作案?
那些人要么就有足够的把握,不然在没摸清楚他们底细的前提下,不会在这个关头贸然行动的。
接下来几天里,孟令中和莫珂一直忙着厂房选址问题,马旭他们忙着房子改装问题。
除了吃饭的时候碰个面,了解一下进度,商讨一下细节,其他时间基本上聚不到一起。
上面对他们要买地的事早就提前打了招呼,只是到了最后听到是那几块偏僻的地方还是很惊讶的。
土地规划局那边还怕和上面不好交代,特意找上了门来规劝他们。
那个地段太偏了,在那边孤零零的盖个厂子,这能行吗?
只是莫珂一句那边性价比高,她没有那么多钱让人闭了嘴。
规划局的人拦不住,最后和上面打完招呼, 还是批复了。
只有那些有远见的人觉得莫珂是为了长远打算的,要是以后京市发展起来,城中心就那么大点地方,早晚要往外面扩的。
那些地方现在看着荒凉,以后还真不好说。
领导们倒是很痛快的同意了,莫同志是有能力的人,让她去闯去干,说不定给他们的会是惊喜呢?
不过现在的京市也算寸土寸金,就算偏僻的地方也不便宜。
加上莫珂想要盖房子,除了两个厂房,还单独买了几块地。
把手里的钱砸进去一大半,剩下的钱用来盖厂房和买设备和材料。
不过很快省城还有沪市那边的,还有各个方面都会进账,莫珂也不太担心周转问题。
她花起钱来是一点都不手软,还亲自画了建房图纸。
莫珂要的就是气派,东西好不好不说,厂房的外观很重要。
这边是荒凉,但放一座显眼的建筑在这边,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吸引别人的目光。
钱既然已经花了,那就要花的值。
莫珂想盖房子的事情只有孟令中一个人知道,他也知道他媳妇做一件事,会把后面所有事情都在心里过一遍。
省城那边厂子周边有多热闹孟令中是知道的,他媳妇的想法他也觉得可行的。
一家人都对莫珂的决定表示支持,这件事很快就定了下来。
后面的小半个月里孟令中一直忙着建厂房的事情,严格按照莫珂画的图纸,找了专业的师傅沟通,前半个月里孟令中也一直跟着人。
等到后面就把这些交给了赵成泽和陈明浩了。
一个是在省城服装厂管理过的,一个更是见证了沪市洗化厂起伏的全部过程。
有他们两个在,孟令中和莫珂省了不少事,他们耽误的时间也够长了,也该去部门报到了。
一转眼莫珂和孟令中打算明天正式入职,一家吃完饭后带着孩子在家属院里溜达。
“我今天去新房子那边看了,收拾的差不多了,我想着先散散味,等一段时间再搬过去。”
一家人吃完饭散步这个习惯养成了也很难改变。
“行,那边买了不少新家具,是得散散味道。”温庆玲和丹秋莘一人推着一个小推车。
两个小家伙一出门就兴奋,两个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看了。
孟令中和莫珂走在前面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要是路上遇到人,一家人也客气的停下来打招呼。
这短短的半个多月,温庆玲就把家属院里大致情况摸清楚了。
除了那个付家的,其他人家表面上都是明事理客气的。
不过这边再好,只要想到那个付家,一家人巴不得早搬家呢。
这半个多月里来,付家那个女同志上门了能有十多趟。
从一开始的还算客套,到最后语气就变得直接多了。
毫不客气的说要和孟令中做朋友。
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更不管这对别人是不是有影响。
特立独行,还底气十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