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 第914章 两路阻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八路军在阳泉煤矿开始招兵的消息传开。

饱受鬼子摧残的矿工们群情激奋,报名处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矿工在暗无天日的矿井里受尽非人折磨。

每天都能看到同伴被活活打死、累死。

他们中不少人已是家破人亡,只剩孤身一人,对日寇的仇恨早已深入骨髓。

\"我要参军!给我枪,我要报仇!\"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仅一夜之间,就有两千多名矿工加入了周卫国的步兵三团。

这个惊人的数字让招兵处的干部们都感到震撼。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还只是开始。

待阳泉全境解放,特战旅完全控制该地区后,必将有更多热血青年投身队伍。

与此同时,林枫率领的特战旅主力部队正星夜兼程向太原榆次方向挺进。

部队已行进至距榆次约200里的地方,正在进行短暂休整。

就在此时,通讯员送来了周卫国部的战报。

林枫仔细阅读着电报,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周卫国不仅成功发起了对阳泉城及煤矿的攻势,更完美执行了预定的战略部署。

他轻轻敲着地图,目光如炬:\"'围点打援'成功,小鬼子上钩了。\"

林枫当机立断,也部署部队在榆次向阳泉的路中设下埋伏。

准备阻击从榆次方向赶来的鬼子援军。

得益于天机情报网络在太原、榆次等周边城市的全面覆盖。

林枫第一时间就掌握了敌军动向。

情报显示,鬼子正从榆次方向调遣一个精锐的旅团和一个伪军团前来增援杨全成部。

这支增援部队已经出发,预计将在凌晨4点多抵达我军预设的伏击地点。

与此同时,孟县方向的鬼子也派出一个联队驰援阳泉。

面对鬼子从两个方向同时出兵的有利态势。

林枫不禁喜出望外——这正是他精心设计的\"调虎离山\"之计的成功体现。

他迅速做出部署。

命令雷子封的机械化兵团和赵正道的步兵团共计两万兵力负责主阵地伏击。

自己则亲率剩余部队继续向榆次方向快速推进。

作战计划简明扼要却极具战略眼光。

雷子枫和赵正道率领的两个步兵团负责歼灭从榆次城出动的9000名日伪军。

林枫则亲率独立主力部队直扑兵力空虚的榆次城。

以特战旅的精锐战力,拿下这座仅剩一个旅团驻守的城池可谓易如反掌。

与此同时。

孙德胜的骑兵团在成功灭从孟县驰援的4000鬼子联队后,将乘胜北上直取孟县。

要知道,孟县守军原本是有一个旅团的兵力。

在损失4000人后,剩余几千人根本无力抵挡骑兵团的凌厉攻势。

更关键的是,周卫国的步兵三团在攻占阳泉后,会留下一半兵力驻守。

另一半则挥师北上与孙德胜会师,合力进攻孟县。

这一系列战术动作将形成佯攻太原的战略态势,其精妙之处在于。

既能牵制大同方向的鬼子主力不敢轻举妄动。

又能为林枫率领特战旅主力突袭太原创造有利战机。

整个作战计划环环相扣。

既实现了各个击破的战术目标,又达成了声东击西的战略意图。

与此同时,周卫国留在阳泉的五六千精锐部队。

将与八路军其他友军部队协同作战,在战略要地娘子关构筑坚固防线。

这座素有\"天下第九关\"之称的险要关隘。

将成为阻挡华北方向鬼子增援部队的铜墙铁壁。

凭借娘子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优势。

再加上守军严阵以待,华北方面的鬼子想要突破防线简直难如登天。

此外,活跃在晋察豫地区的八路军部队也将伺机而动。

随时准备对可能出现的华北鬼子援军实施牵制性打击。

......

此时,仓皇逃回阳泉城的鬼子联队长加藤一郎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看着身边仅存的不足800人的残兵败将,让他心如刀绞。

更令他胆寒的是。

方才特战旅步兵三团那排山倒海般的炮火轰击和雷霆万钧的攻势。

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加藤清楚地意识到,八路军的下一波攻势很快就会直指他驻守的阳泉城。

情急之下,他立即下令将所有残存的1800名鬼子和近千名伪军全部收缩回城内固守。

与此同时,他火速向正在驰援途中的两路鬼子。

分别来自榆次城和孟县方向的部队。

发出了加急求援电报,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绝望与惶恐。

正如加藤一郎所料,不到一个小时。

周卫国便率领6000名特战旅步兵三团的精锐战士向阳泉城发起了雷霆般的攻势。

不过,这场看似猛烈的进攻实则暗藏玄机。

表面上炮火连天、枪声大作,实际上人员攻城不多。

城内的300特种队都挥兵不动。

周卫国是巧妙地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

一方面用重机枪和火炮持续轰击城门与城墙。

另一方面则派出神枪手精准狙杀城头的日伪军。

从晚上10点直到凌晨4点。

周卫国命令部队轮番上阵,制造出此起彼伏的进攻假象。

更妙的是,他有意让炮火逐渐减弱,伪装成弹药即将耗尽的假象。

即便如此猛烈的佯攻,依然给鬼子守军造成了巨大伤亡。

阳泉城的日伪军又折损了近千人。

这不得不归功于步兵三团强大的火力配置。

相比之下,阳泉守军的炮火力量早已捉襟见肘。

本来他们在阳泉有12门步兵炮和4门山炮。

但此前为增援阳泉煤矿而损失了大半的炮兵力量。

此时的阳泉城内,鬼子仅存的火炮已所剩无几,还有四门步兵炮和两门山炮。

在特战旅持续数小时的猛烈炮击下,如今只剩下2门步兵炮还能勉强使用。

看着逐渐泛白的天色,加藤一郎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这位鬼子联队长暗自盘算。

再坚持2个多小时,等天色大亮。

从榆次和孟县赶来的援军就能抵达,届时太原派出的轰炸机也将前来助阵。

到那时,不仅八路军的攻势会被迫中止。

他甚至还能组织城内守军与援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城外的特战旅部队。

然而加藤一郎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

他万万没想到,这一切都在特战旅\"围点打援\"的战术谋划之中。

最先抵达埋伏点的是孟县来的鬼子援军。

他们此时已经踏入了孙德胜骑兵团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鬼头岭。

由于孙德胜率领的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部队。

他并未将主力埋伏在鬼头岭山沟内部。

而是巧妙地部署在距离山沟较远的隐蔽位置。

这个战术就是先由骑兵团炮营发起远程火力打击。

待炮火覆盖后,骑兵部队再从前后两翼发起闪电般的包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