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风暴的余波并未停歇,反而越过了县界。
邻近的平湖县县长韩畅——韩大川的儿子,这位曾被视为政坛新星,同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平川市纪委的工作人员从县政府大楼带走。
一场席卷整个平川市官场的大地震,似乎才刚刚拉开序幕。
立功的叶枫立马升为县委书记。
“砰!”
茶杯被重重地顿在红木茶几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滚烫的茶水溅出来几滴。
过来督战的朱乐猛地站起身,在叶枫那间新任县委书记、还未来得及仔细布置的办公室里焦躁地来回踱步。
他的脸色铁青,额头上的青筋因为愤怒而微微凸起。
“这算什么?”
朱乐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带着难以抑制的怒火。
“韩大川父子俩骨头太硬了,我看是被人喂了秤砣!铁了心要当替死鬼!他们自己把那些烂事全兜了,辛苦一个月连个孟平的毛都没沾上!我们费了这么大劲,死了多少脑细胞,担了多少风险,结果就搞掉这么两个玩意儿?”
他猛地停在叶枫宽大的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沿,身体前倾,眼睛死死盯着坐在桌后的叶枫,仿佛要从他平静无波的脸上找出答案。
“孟平,这是个官场老狐狸,到头来我俩没有伤他一根汗毛。”
叶枫没有立刻回应,他靠在宽大舒适的皮椅里,指间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袅袅的烟雾模糊了他深邃的眼眸。
窗外,建木县城灰蒙蒙的天空下,街道上行人车辆依旧,仿佛那几场震动整个官场的大抓捕从未发生。
他的目光透过烟雾,似乎穿透了墙壁,投向某个更遥远、也更危险的方向。
叶枫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冰水一样瞬间浇熄了朱乐一部分躁动的怒火。
“朱乐,给我坐下,你急什么?”
等朱乐坐下,叶枫轻轻弹了弹烟灰,动作从容不迫,继续解分析。
“把韩家连根拔起,断了孟平在建木县和平湖县的爪牙,这已经砍掉了他一条臂膀。”
叶枫微微停顿了一下,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却令人心悸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温度,只有洞悉一切的冷静和一种蛰伏的耐心。
“这个孟平越是藏得深,越是把自己摘得干净,说明他越心虚,越害怕。他坐在那个位置上,位置越高,摔下来的时候,动静才会越大。现在动不了他,不代表以后动不了。账,一笔一笔给他记着。”
叶枫吸了口烟,缓缓吐出,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锐利如刀。
朱乐看着叶枫脸上那抹深不可测的平静,胸中的怒火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慢慢压了下去,但另一种更深的寒意却悄然爬上脊背。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一屁股坐回沙发里,端起那杯被他热过的凉茶,咕咚灌了一大口,眼神却复杂地落在叶枫身上。这平静之下,是比惊涛骇浪更令人心悸的暗流。
建木县新任县委书记叶枫的办公室,门敞开着。
刚刚被正式任命为县委副书记、跻身县里三把手的吴用,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振奋红光,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
他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文件。
“叶书记,好消息!”
吴用声音洪亮,将文件放在叶枫宽大的办公桌上,。
“市里关于韩大川、韩畅,还有何家父子的最终判决下来了!铁板钉钉,一个都没跑掉!韩大川无期,韩畅十五年,何家父子没收财产,牢底坐穿。”
叶枫的目光从桌上的县域规划图上抬起,落在吴用脸上,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属于胜利者的笑意:“尘埃落定。辛苦了,吴副书记。”
“应该的,应该的!”
吴用连忙摆手,随即压低了些声音,带着一种恭维口气。
“这次咱们建木县,算是彻底换了新天!叶书记你主政,傅县长配合,再加上徐建华这位新局长坐镇公安口,咱们这班子,绝对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他口中的“傅县长”,正是因“举报有功”而接任县长位置的原县委副书记傅海逸。
而徐建华,则是由叶枫力荐、顶替了调往市公安局当了个闲职科长的牛猛,成为新任公安局长兼副县长。
秘书张立志升为县委办主任。
而司机赵兵也当官了,升为小车班班长。
短短两个月,建木县权力的金字塔尖,已然彻底洗牌。
前任县委书记童大为就是韩大川父子逼死的,因为他不自杀,他的妻子,他的女儿,他的父母就要被暗杀。
叶枫站起身,走到窗边。
窗外,是建木县略显陈旧的街景。
叶枫望着远处起伏的、光秃贫瘠的山峦轮廓,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吴用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吴书记,新天是换了,但老百姓碗里的饭,还没添上多少油水。建木县穷得太久了。摘了毒瘤是第一步,接下来,该让这块土地长出金子来了。明天开始,我亲自下去调研。”
叶枫说到做到,接下来的日子,他那辆半旧的黑色轿车成了建木县崎岖山路、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和机器轰鸣的厂区里最常见的风景。
褪去了官场的西装革履,他换上耐磨的夹克和沾满泥点的胶鞋,身影出现在最偏远的山村田埂上,蹲在地头和皮肤黝黑、皱纹深刻的农民聊天了。
他钻进设备陈旧、气味刺鼻的县办工厂车间,在震耳欲聋的机器噪音中,和满身油污、一脸疲惫的工人交谈,倾听他们对工资、对设备、对销路的抱怨和期盼。
汗水浸透了他的衬衫,尘土沾染了他的裤脚。他随身带着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数据、问题和村民、工人们随口说出的、最朴素的愿望。
有时是在村支书家简陋的堂屋,有时是在工厂油污斑驳的会议室,灯光昏黄,烟雾缭绕。
叶枫召集着他带来的农业专家、工业顾问,和当地的干部、种粮大户、技术骨干一起,对着那些沾着泥土气息的第一手资料,激烈地讨论、反复地推演。
一个月后,一份沉甸甸的《建木县经济发展三年振兴计划纲要》,摆在了县委常委会的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