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窑内已经堆满了截好的乌冈栎树的树干,村里的几位老人安排着几个年轻人用火砖封好窑口。
在另一侧烧炭小的洞口用干草和树枝引火,点燃了窑洞的干柴。火焰迅速蔓延,木材也跟着燃烧起来。
老人密切观察着火势,等木材烧到一定程度,开始用土慢慢掩埋,只留下几个小孔用来通风。
他们几人得精准控制通风量,这可是决定炭质量的关键。
烧炭的过程需要等待,大家又各自开始忙活着砍树,昨天整个下午都奋力去砍野猪了,这片乌冈栎树可有得忙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窑内的火焰渐渐稳定下来,老人们这才松了口气,开始轮流守着窑洞,防止通风出现差错。
守在窑口的几个年轻人则趁着这间隙,又到林子里去砍树。这几个年轻人是今年指定要跟着几位老人学着烧炭的,每年学烧炭的年轻人都不同,也是为了让年轻一辈都能学会这门烧炭手艺。
在砍树的过程中,有个年轻小伙发现了一处之前没注意到的乌冈栎树密集区,兴奋地招呼大家过去。
众人加快了砍伐的速度,不一会儿就又堆起了不少树干。而守在窑洞旁的老人们,眼睛始终盯着那几个通风孔,根据火焰的情况和窑内传出的声音,不断调整着通风量。
几个小时后,窑内的火势逐渐变弱,老人们判断差不多到了熄火的时候,便小心翼翼地将所有通风孔都封死。
接下来,就只能等待窑内的木材慢慢碳化,等过两天再打开窑洞,那里面就会是品质上乘的好炭了。大家看着这一切,都满怀期待。
今天砍好的乌冈栎树都被处理好,用板车拉回村里的烧炭窑那,村里也有好几个炭窑同时烧制木炭的。
到了中午众人也只是啃了点干粮,歇息了不到半小时就又精力满满地开始忙活起来了。
只见众人抡圆了胳膊砍着树,尤其是叶云华这边,一个顶三,跟在她后头用刀修树枝的两个婶子都忙不过来。
而根据私盐贩子打的暗语来到另一条村子里的全安,他谨慎地让全丰将车赶到这村子村尾的隐蔽处。
他则是自己先进了这边的北寮村,在看到村子里有户人家的门口种着两盆盐角草,全安知道自己是来对了。
他走上前去伸手用五长三短的敲门方法,果然在敲完三遍之后,有人从里面开门了。
来人很警惕,打了一个暗语问全安:“你是哪条路子的。”
全安立马回了个暗语,表明了自己之前做过交易的身份,来人这才放心地放他进去。
屋内昏暗,几个人影在阴影中晃动。全安抱拳说道:“此次来,是想订上一批粗盐,不知你们有多少存货?”
为首的一人压低声音问:“你先说你要多少,我们手里的货很充足。”
全安压低声音:“至少得要六百斤,你们今天能交货吗?”那人眼神闪烁,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后那人说:“可以,刚好我窖子里就刚好是这个数。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说着就带着全安到地窖那看货。
全安随机抽取了两袋,用尖竹在底部插进一角,带出来的粗盐成色不错,让他们都过了秤后,刚好就六百斤。
将备好的银子递给了为首的人,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有人慌张跑进来低声说:“不好了,官府的人好像往这边来了!”
众人顿时紧张起来,气氛变得剑拔弩张。全安眉头一皱,心中盘算着对策。他知道,如果被官府抓住了,买卖同罪,那可是大罪。
全安低声对为首的人说:“先稳住,我有办法引开官府的人。你们趁机会将那些村尾盐给驮到村尾的那片林子。”说罢,他悄悄从后门溜了出去。
他绕到村子边缘,进村子的时候他就注意到这一处废旧的茅草屋,用主子给的火折子点燃了里面的柴草。
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而起。很快,村里的人都被惊动了,纷纷叫嚷着去救火。
全安混入人群,大声呼喊:“不好啦,村头边缘那茅草屋着火啦,快救火啊!那烧起来的话,村口的柴火都保不住。”官府的人听到动静,以为村里发生了什么事。
便转移了注意力,朝着起火的方向赶去。趁着这个间隙,私盐贩子们迅速将六百斤粗盐给扛着到村尾,见到林子里那有辆车,就知道是全安的了,迅速装上全丰的车。
全丰赶着车,在村子里滚滚浓烟的掩护下,迅速离开了村子。
全安也在火势被控制住后,悄悄回到车上。他们一路疾驰,绕路回了张家村,终于摆脱了官府的追捕。
回到村里,全安看着那车粗盐,心中既庆幸又感慨,这次交易虽然惊险,但总算是成功了。
两人将盐和买的粮食都放到地下室,这才赶着车去了店里,将食材交给傅婶子和沐婶子。
在店里吃过饭后,全安继续赶着车往北崖村去,北崖村的黑芋已经收完了。接下来就得收那山茶籽了,他还特意从主子之前晒干的山茶籽中拿了几颗当样本。
全丰今天得去温泉山上找孙奶奶,她老人家今天早上特意交代他回来后就到山上去帮忙。
而叶云华一直砍树砍到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这片乌冈栎树都已经砍完了。由于砍树的速度快,还有一半的树没处理完。这些树的后续处理工作就留给村里的妇人明天再过来忙活了,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大家拖着疲惫却又满足的身躯回到村里。
由于昨天村里家家户户都分了不少的肉,村长征求村民意见,特意留了两头野猪出来,今天村里就好好热闹一回。
在祠堂门口,将两头猪都给做成菜,每家每户都拿出一些粮食和白菜来,村里的老人小孩也去竹林里挖了不少冬笋回来。
村里巧手的妇女们已经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今天莫婶子她们忙活完手里的事情,也帮着村里做大锅饭。
尤其是芳儿和婉月,这两个小姑娘别说还真有大厨的架势,两人在村里几个掌勺的婶子里也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