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港岛缔造东方硅谷 > 第295章 湖畔游说(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铭这张饼画得又大又圆,躺在银行的三十亿刀乐的资金也带着满满的诚意。拉米是绝对有兴趣尝一尝咸淡的。

提出这个计划,李世铭不是第一个,曾经有潘帕斯国内的学者提出过。

未能付诸实施的原因无非三个,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还有地缘关系层面。

跨国公路需要穿过安第斯山脉,这里海拔高,气候恶劣,又有冻土,又有地震带,两国的施工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拿捏。

锂矿的重要性目前尚未凸显,资本投资都是需要讲回报率的,国家投资需要平衡的就更多了。

最重要的一点,潘帕斯和长条国以前算得上是世仇,虽然目前已经签订了友好条约,关系已经大大缓和,但外界不可能不考虑局势变化带来的风险。

如果不是这一片的锂矿储量太大,其他地方的锂矿他没有插手的门路,李世铭也不愿趟这趟浑水。

他现在打的主意就是基建换矿权。

小白龙曾经详细侦查过这个地方,使用数据库里的地理资料,结合飞鱼号的实地地形测绘,规划了最优路线,但就是这条最优路线,造价都在10亿刀乐以上。

至于长条国的港口,无论是升级瓦尔帕莱索港,抑或是选址新建港口,如果要满足三国太平洋方向的货运需求,第一期投资超过7亿刀乐。

这么庞大的投入,换取目前市场前景尚未明朗的锂矿。

连最财大气粗的脚盆鸡财团也不敢这么玩。

拉米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茶杯,李世铭则是好整以暇地盯着这位年近六旬的功勋总统。

过了半晌,拉拉拉米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缓缓道:“LEE,你这是给了我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啊!我想问一句,如果这件事能成,你想要锂矿收益的几成?”

李世铭闻言心里乐开了花,拉米这么问,说明他实实在在是心动了,这都开始考虑收益的问题了。

他故作认真道:“拉米先生,公路和港口的建设只是让锂矿能开始运作的外部条件,锂矿开采还需要大量投入,最重要的,还有卤水锂矿的提炼技术,坦白说,我们现在并不掌握这项技术。”

李世铭话只说了一半,留给拉米思考的空间。

先勾起你的兴趣,再跟你摆事实,讲实际困难。

拉米眼睛微眯,果然天上不会掉馅饼。

但李世铭现在已经成功勾起了他的兴趣,他作出一副愿闻其详的表情,等待着李世铭的下文。

“锂矿关键在提炼技术,但这种技术只有龙鹰熊三个大国在重点攻克,其中鹰国掌握了目前最先进的技术,龙熊两国目前技术比较初级,还很落后。

我的计划是收购掌握技术的鹰国公司,如果收购不了,就争取购买设备和技术。同时,我也会投资龙国的锂矿提炼研发项目,您知道的,我是个龙国人,天然倾向于和老家人合作。

关于锂矿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会引入一个合作伙伴——龙信集团,您可以派人打听这家公司的背景。”

李世铭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其实拉米根本不需要查,光听名字,这位总统就能猜到个七八成。

拉米若有所思,李世铭继续道:“拉米先生,您其实不需要担心太多,无论如何,锂矿总是在您的国家。

我不只一次说过,我们不寻求垄断,合作模式有很多种,一切都可以谈。

潘帕斯的公有私有资本都可以参与,细节我们可以敲定合作后详谈。

同时,我们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也是可以带来收益的,这部分收益,基础设施所在国也需要和我们共享。

不过,按锂矿目前的市场行情,恐怕很难有私有资本愿意进行这种长线投资。

所以我建议潘帕斯的公有资本以矿权入股,加上征收的资源税,潘帕斯应该能在锂矿投入运营后,获得客观的收入。”

拉米目光炯炯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感叹:太可怕了!

这个年轻人说话已经足够坦诚,明明是十拿九稳的事,说出来却没有咄咄逼人的感觉。

回想双方之前打过的几次交道。

每一次提出都让人无法拒绝,事后的结果却从来没让自己吃亏。

这难道就是东方人的智慧?

同样是投资做生意,同样是奔着利益而来,东方人比起那些贪得无厌的西方资本家,给人的观感要舒服得多。

在细想一下这个年轻人神乎其技的恐怖手段,以及这一次提到的龙信集团,让拉米对原本不太在意的东方龙国产生了无线遐想。

难道这个什么的潜龙会,是龙国隐藏的白手套?

两国之间隔着一个太平洋,位于蓝星的两端,如果从本国的土地上直接穿过地心,对面正好是龙国。

正因为两国隔得实在太远,虽然双方有外交关系,但两国之间的交集实在太少。

李世铭不去打断拉米的脑补,而是好整以暇地欣赏湖畔的风景。

从拉米陷入深思的表情,李世铭看得出来这位总统先生已经动心了。

李世铭的嘴角翘起了一个细微的弧度,这还是他努力压制的结果。

这次来南美,他算是占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按照正常流程,即使是要投资,李世铭应该是找潘帕斯商业部门的人谈,谈到一定程度才会递交到上层来决策。

但是由于他和拉米的特殊关系,他一上来就直接找上了总统。

不要小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区别,推行的力度和效率有着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的一点,李世铭在其他两国没什么门路,根本没有破局的手段。

现在拉米动心了,他个人的事,就变成了他和潘帕斯的事。

由一国总统出面从国家合作层面上去推动这件事,省去了很多时间成本和其他无形成本。

李世铭心里正乐呵着,拉米终于下定了决心,给了他满意的答案:“我会召开内阁会议,讨论这个议题,事情牵涉面太广,可能出结果的时间有点长。”

李世铭淡淡一笑道:“应该的!我稍后会向您提交一份基于公开资料作出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