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啰嗦,但是没办法,必须要简单的构件一个兰芳国的背景。介意的可以跳过。
各位聪明睿智的义父肯定知道。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再想在某个地方名正言顺的自立为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只能虚构一些背景。
婆罗洲被设定成千岛国控制力很弱的羁縻地区。
有千岛国官方存在,但影响力有限,
有当地人口众多且已经接受部分现代化的当地族群势力,
有吃苦耐劳的当地华族平民和掌握部分经济的华族大家族势力,
还有当地被排挤到雨林深处的原始部族,
最后就是主角掌握的绝对武力。
要成功无非就是拉一批,打一批,最后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抵御外部介入。》
德奥的所在的部族祖祖辈辈生活在婆罗洲西部的雨林里。
部族以打猎和采集野果为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整个婆罗洲98%的部族都处在这种状态。
直至500年前,一个来自远方的庞大船队停靠在婆罗洲。
他们的船比海里的蓝鲸还要庞大,他们的衣着比传说中的神明还要华贵,他们的皮肤比沙滩上的细沙还要白的耀眼,他们手里的武器比鲨鱼的牙齿还要锋利。
他们带来了许多宝贝,柔软轻盈的丝绸,宛如神珍的瓷器。
可惜,只有富足大部族的酋长,才能拿出精美的珊瑚和宝贵的黄金和他们交换。
没过多久,船队离开了,却留下了一些在船上生病的船员在这里养病。
这些养病的船员在身体恢复后,开始在这里一边生活,一边等待船队的再次到来。
慢慢地,他们学会了当地的语言,用充当口粮的粮食做种子,开荒种地。
他们有的娶了部族里的女人,在这里生下了他们的后代。
直到船队再次到来,他们中有的人随着船队离开,而有的人选择留下陪伴自己的妻儿。
这是德奥在部族中最年长的老者口中听到的传说。
当然,老者还说了很多。
比如又过了很多年,陆陆续续从远方的大陆上又来了很多人。
他们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聚集起来,形成了新的部族,有的人则向婆罗洲的内部迁徙,分散在各地。
这些人很厉害,他们会造坚固的房子遮风挡雨,会造可以抵御海浪的大船出海捕鱼,会耕种收获粮食。
他们的生活,比所有的当地部族都要富足。
但是,他们温和谦逊,他们也十分慷慨。
我们用猎物和他们交换粮食,向他们学习制作捕猎工具。
他们和部族之间虽然偶尔也会有争斗,但大多是那些贪婪的部族眼红他们的富足,想要抢夺偷盗他们的财产引起的。
即使来到岛上的北方大陆人越来越多,整个婆罗洲还算的上是平静。
有一天,从很遥远的地方来了一群开着大船来的红毛鬼。
岛上很多人,包括那些大部族的酋长都以为是另一片大陆的客人到访。
然而不幸的是,这些红毛鬼却不像北方大陆的人一样和善。
他们带来的不是精美的宝贝,而是火枪与大炮。
这群红毛鬼登岛之前就用大炮对着岛上轰击,那种圆圆的球飞到岛上,甚至可以一下击倒腰粗的大树。
上岛之后,他们手里那种可以喷火的管子喷出来的铁砂,打到人身上,立刻就会血流不止,比北方大陆人作出的弓箭还要厉害。
红毛鬼到来之后,岛上的一切都变了。
他们杀掉了酋长,杀掉了部族的勇士,烧掉了我们搭起的棚屋。。。
不仅如此,他们还抓走了部族的男人,强迫他们种香蕉,强迫他们割橡胶,强迫他们去雨林深处采集藤条。
总之,那段日子太恐怖了,部落的老者说起的时候,眼神中都带着恐惧。
许多部族为了保全族群,躲避被抓走被奴役的命运,被迫逃到了雨林的更深处。
即使那里毒虫野兽横行,环境更加潮湿闷热,生活条件更加艰苦,但总好过被抓去当奴隶。
直到有一天,从北方大陆又来了一群人。
他们的首领,眼见同族和当地部落在红毛鬼的压迫下,还在为了各自的蝇头小利而不断内斗。
他凭借威望和手段,整合了所有同族,还和当地大小部落达成了同盟,共同创立了兰芳共和国。
千百年来第一次,我们古老的部族,有了新的身份,也成为了国家的一员。
德奥记得,说起兰芳共和国的时候,部族老者神情中满是骄傲。
因为从那个时候起,无论是红毛鬼,还是部落酋长,再也不可以随意的奴役压迫他们。
也不需要负担沉重的上缴。
他们的收获只需要上缴少量的税之后,剩下的可以用来养家活儿。
可惜,这种好日子只持续了一百来年。
红毛鬼眼见兰芳国发展得繁荣,又动起了歪心思。
他们首先利诱收买了一些部族酋长,然后派出了更加强大的舰队。
从内部分化,外部蚕食两个方向不断削弱兰芳国。
内外交困之下,大概一百年前,兰芳国分崩离析。
兰芳国破灭之后。
许多未和红毛鬼同流合污的部族遭到了更残酷的打压,被迫重新返回雨林深处。
德奥的部落就是其中之一。
时代变迁,红毛鬼走了之后,以前出卖兰芳国的叛徒掌握了权利。
他们和其他大岛的势力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
他们掌握了权利,他们的部族占据了最好的土地,像红毛鬼一样,继续压榨我们这种弱小部族,直到三年之前。
德奥今天带着部族的6个青壮,赶着3架水牛车,托着他们在雨林里采集的三车藤条,运往雨林边缘的收购点。
婆罗洲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就变的阴云密布。
根据德奥多年的经验,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临。
德奥变得忧心忡忡,这种暴风雨虽然来得快,但是去得也快。
他担心的是牛车上码好的一捆捆晒干的藤条,如果被大雨淋湿,就会发胀变形,影响藤条的品相。
他赶紧招呼手下下车,拿出牛车上带着的篷布,大家齐心协力,手忙脚乱地将车盖好。
仔细检查一番后,德奥才尝尝舒了一口气。
这三大车藤条,可是他们这个小部族这十天的收获,可以换到部族近百口人十天的口粮。
看着盖得严严实实的牛车,德奥心里赞叹,不愧是兰芳国罗家的后人,贴心地送给他们遮盖牛车的篷布。
德奥检查完后,招呼手下加快行进速度,最好是在暴雨来临之前抵达收购站。
正当德奥一行人紧赶慢赶往收购站走的时候,收购站那边的气氛也如这天气一样,阴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