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闻发布会开完第二天,兰芳护国军暂停继续向其他城市推进。

让作战部队进行轮休。

十几天的高强度作战,无论是战斗人员或是指挥人员都绷得太紧,在除掉一大威胁之后,理应适当地松一松。

另外一方面是俘虏的人员缴获的装备太多,这些都必须要妥善地处理。

装备还比较好处理,虽然都不是什么高级货,兰芳军一点都不嫌弃,照单全收。

俘虏处理起来就复杂得多。

目前兰芳军手上俘虏约有4000多人,还有3000多参与暴乱的罪犯。

这8000来人目前除了浪费米饭,还需要派人手管理,已经成为了负担。

这次海军陆战队的俘虏,都是千岛国最精锐的一批士兵,素质比起驻军要强上许多。

他们和本土驻军一样,来自千岛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加入兰芳军的可能性不大。

兰芳军缺少兵力不假,但从潜龙安保开始,陆君武和李世铭一直奉行的是精兵路线。

这些俘虏精锐也只是相对于驻军的兵员,与罗氏族兵相比都有诸多不如,更不要与潜龙安保的士兵相提并论。陆君武没动招降这方面的心思。

参与暴乱的暴徒也不能一杀了之,惩处他们,必须经过审判,虽然他们当中过半的人最终难逃一死。

兰芳国要正式立国,不能将自己当做割据势力。

做什么都要讲究程序正义,至少表面上要正义。

临时政府还处在草创阶段,人手不足,也没有正式颁布律法,只能让这些人多活一段时间。

这些罪犯里还有一些高价值目标,比如暴乱的罪魁祸首措西·喇刺,前省长贾巴·喇刺,海军陆战队准将旅长桑德。

临时政府和兰芳军军方对这些人的处理方案已经有过讨论。

措西哪怕年过六十,也难逃一死。

贾巴大概率会将牢底坐穿。

桑德大概率会被放回,换一些实际的利益。

这些人得到最后处理结果之前,还得要榨干他们的剩余价值。

他们可是不可多得的舆论战工具人,包括早已经投降的驻军司令西瓦。

按照陆君武和西瓦的约定,西瓦除了劝降旧部之外,还需要公开发表讲话。

哔哔吸为首的几家媒体获准采访西瓦。

西瓦在众目睽睽之下,抛出了几个惊天大瓜。

矛头直指总统府与总司令部。

后勤供给不利以致军队装备缺少维护,士兵训练严重不足,更严重的是经常拖欠士兵薪水,以致驻军战斗力低下。

军队高层任人唯亲,以致内部山头主义横行,内部指挥调度也出现严重问题。

西瓦不光向总统府与总司令部开炮,原西婆罗洲省府他也没放过。

对熟雅族暴徒的纵容,骚乱爆发后的不作为,以致事态糜烂等等。

西瓦说的这些,并不是假话,只是有些避重就轻,为自己开脱的嫌疑。

这些都不重要,哔哔吸可不管这些,只要够噱头。

千岛国一直因为入侵东帝的事被鹰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制裁,只要能让千岛国陷入负面舆论,哔哔吸很乐意去报道。

李世铭也只是想把兰芳国建国的影响尽量弱化,将其塑造成和东帝一样,是少数族裔的抵抗主体民族压迫。

只要兰芳国与千岛国对峙的时间够长,有个三年五载,造成割据的既成事实。

千岛国认不认栽,国际社会承不承认,那些都不重要。

给他经营上十年时间,足以将兰芳国打造成铁板一块。

西瓦接受完采访,他的使命也完成了。

从他的采访播出以后,兰芳国境内最后两个城市驻军的招降已经与他无关。

根据飞鱼号获得的侦查信息,最后这两个城市的驻军早在海陆空联合部队进攻兰芳国遭遇惨败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大量逃兵。

在这种情况下,招降已经失去意义。

只等兰芳军完成休整后,兵临城下的那一刻,他们唯一的选择只有望风而降。

。。。。。。

婆罗洲战事持续半个月,李世铭远在万里之外也跟着忙碌了半个月。

现在终于有机会喘口气。

叶芝芝被打发到矽谷去做资料搜集。

他们俩老表之间相处得还算不错,叶芝芝也准备辞掉原来的工作,跟着李世铭混。

一来隧了父亲的心愿,二来她确实认可了李世铭。

自己以前的工作普普通通,短时间内很难作出什么耀眼的成绩。

与其没做出成绩最后接受父亲的安排,倒不如跟着这个前途无量的表弟混。

抛开身家丰厚不说,至少还比父亲那个糟老头子开明随和,有些共同话题。

所以叶芝芝欣然接受了新老板安排的第一个任务,屁颠屁颠的被打发去了矽谷。

钟律师发动人脉,经过多方联系,终于约到了Fm公司的一位股东,对方同意见面聊聊。

不过人家在雅图度假,三天后才返回NY。

言下之意是让李世铭去NY等着,三天之后再见面。

钟律师跟李世铭汇报这件事得时候,很心情很忐忑。

他生怕自己这位小老板发少爷脾气。

Fm公司是有小老板想要的东西没错,但Fm公司比起龙腾科技和叶氏航运,无论哪一家的资产都足够碾压它,Fm公司这位股东谱也是摆得够大的。

谁知李世铭表现得倒是挺淡然,像Fm公司这种在某一行业处于世界独一档领先的企业,即便是规模不大,在没有遇到危机之前,有点点傲气是可以接受的。

况且Fm公司应该对锂矿行业有着自己的理解,应该是对自己公司的前景非常看好。

就像在龙腾科技创立之初,如果芝东、尼索的老板想要见见自己,李世铭觉得自己大概也是这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