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521章 西南异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圣明,据报推测,伪朝应该是怕陛下如去年一样,在开春突然发动北伐,臣以为,多尔衮调军南下,则是提前预防,属防御性部署。”

“嗯。。。虽然有此推测,但不得不防建奴突然进攻,不可麻痹大意,李安,去西阁传旨,酉时在武镇阁开会,军阁所属部堂,尚书参会。”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传旨。”东阁是内阁办公地点,西阁是军阁办公地点。

文渊阁是皇家藏书点,实则就是内阁的档案室、会议室。

对应的,改名为武镇阁的皇家兵器陈列点,实则也是军阁的档案室、会议室。

“还有吗?”朱慈烺问道。

“其他的,则是北佥事府的见礼,除了已经收复的地方,黄河以北也都已经秘密建立,建制完全了,许多锦衣卫军户联络之后,有些已经进入了伪朝军中,现在正好充当内应。”

“嗯。。。注意双重密探,反被窃取。”

“臣会注意的,另外,这是定王殿下在山西太行山的现状。”

“呵呵。。。”朱慈烺接过一看,顿时笑了,“嗨。。。你别说,定王倒是个人才,都学会借高利贷了,连自己也搭进去了,啧啧。。。”

“陛下,放贷的商人?。。。是否需要解决?”

“不必,他们有他们存在的价值,既然能帮到北地,先不管他们。”

“那。。。要是他们不知死活,拿着借据找朝廷要钱?。。。”

“不会的,商人。。。可精明着呢。这是他们的杀手锏,也是他们的保命符,更是和朝廷谈判的筹码,怎会轻易示人?”

“就算真有。。。朝廷使拖字诀即可,或者先给些甜头也未尝不可,不过,最后算账的时候,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陛下圣明,臣禀报完了,这趟回京,是申领今年的预算。”

“嗯,北地不易,沈炼你辛苦了,早些把经费领回去,这都拖了四个月了,别苦了兄弟们。”

“谢陛下隆恩,兄弟们必不负陛下重望,誓死粉碎建奴。”

“嗯,下面谁继续?”朱慈烺不置可否的问道,有钱才能更好的干活,光喊口号,讲大义,时间长了就没用了。

“陛下,北镇抚司也已在北地基本部署完毕,这是臣此次在西北收集的详细的西北情况,目前来看,一切正常,没有自立和失控的倾向。”

“去年年底,随着朝廷的第二批物资配给到位,西北上下对朝廷感念较重,有了一定的依赖性,可以成为西北制约。”

“孙督师小事自断,大事事事军议,寻求永王意见,同意后才会施行,西北宗室,目前都聚集在兰州城,虽无特权,但也已优待。”

“甘肃宗室,有不甘之声蔓延,企图掌控兵权,要挟朝廷恢复爵位,但孙督师防范严密,宗室煽动效果甚微,孙督师威望甚高,下面总兵无人从王。”

北镇抚使高文采对此行西北做了简单的汇报,大的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一切没有失控的苗头。

“嗯。。。不错,孙督师到底是个聪明的文臣,不会如武将般骄躁,懂得明哲保身是好事,也是存世之道,如此,朕也能放下孙督师独领西北。”朱慈烺点头点评道。

“派去的太医诊断如何?”

“禀陛下,太医诊断后,孙督师左耳失聪,已无法医治,其他暂时都无大碍,太医已经对症在调理了,都是老人的一些通病,调理一番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孙督师还托臣当面向陛下谢恩,感念陛下千里之外还关心臣下身体,当时,孙督师感动的失态,当众涕泗横流,跪地向南京遥拜谢恩。”

“西北文武,亦遥拜陛下,感念陛下关怀。另外孙督师私下请示陛下,永王今年已经十四了,是陛下在南京选妃?还是直接在西北操办?”

“嗯。。。是啊,定王自己搞定了,永王也要考虑了,朕想想吧,稍后再决定,大锦,记下这事,另外,把定王正妃和两个侧妃呈报礼部,着宗人府上宗牒。”

“是,陛下。”

“陛下,锦衣卫探报,沙定洲于去年开始整军,今年向昆明方向撒出大量密探,似有所动,沐王府已经有所准备,按探报分析,很可能在今年动手。”南都指挥佥事李若链继续汇报。

“嗯。。。这个黔国公已经奏报了数次了,也分析了局势,认为也是可能性极大,目前云南都司和四川行都司,贵州都司都已经在集结兵力防御了。”

“还有部分乌斯藏、朵甘退守云南,总兵力也在十万往上了,不过,云南防御压力巨大,一旦开战,和硕特部说不定会趁机东下云贵,不容小觑啊。”朱慈烺也是头疼。

大明四面八方,现在全是强敌环伺,好在海岸线暂时只有试探,并未在海上大动干戈,不然,真就是八面开战了。

“不错,臣以为,应当有必要向云南增兵,据锦衣卫估算,云贵川三司地方军,兵力虽众,但战力低下,卫所军实不堪重任。”

“另外云贵川土司大半阳奉阴违,调动困难,如不是直接威胁他们本土,他们只认银子不认人,难有帮助,甚至,少数土司,可能会学普名声之例,趁机叛乱,陛下不得不防。”

“嗯,待会儿军议,你们一同参加,沙定洲。。。万氏。。。呵呵,倒是难得的人才啊,小小土司,野心倒是不小,还想在安南和云南建国不成?简直是笑话。”

“陛下,臣。。。”李若链欲言又止。

“有什么直说,你们是朕最信任的心腹,手中利剑,还有什么朕信不过你们的。”

“是,陛下,臣有风闻,沙定洲和云南高官有密切联系,欲取代沐王府治理云南一带,希望得到朝廷的认可,有大臣应允,届时向朝廷保举。”

“沙定洲更是许诺了不少好处,不过,这些只是捕风捉影之事,暂无实证。”

“呵呵,想生米煮成熟饭,造成既定事实,逼迫朝廷承认?我大明朝廷,开国至今,还从未妥协过,英宗爷都不行,凭他们也配?”

“天高皇帝远,云南的封疆大吏把自己当成土皇帝?真是不知所谓,朕开战之前必然要先收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