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钢铁厂继续按部就班地工作。然而,时间的指针悄然走到 1978 年下半年,时代的浪潮愈发汹涌,周言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毅然决然地向厂里提出辞职,准备下海经商。
当周言将辞职信放在领导桌上时,领导满脸诧异,忍不住劝道:“小周,厂里一直很看重你,你这工作稳定又有前景,下海经商风险太大,你可要三思啊!”
周言目光坚定,微笑着回应:“领导,我明白您的好意,但我看准了当下的时机,想去外面闯闯,我相信自己的选择。”领导见她心意已决,无奈地批准了辞职申请。
周言从钢铁厂辞职后,凭借着穿越者对未来的清晰认知,果断决定投身电器制造领域,开一家电器厂。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等电器必将走进千家万户,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筹备开始,周言便以高效而果断的行事风格,迅速在城市东郊觅得一块理想之地。此地不仅面积广阔,利于大规模生产,且临近交通干线,无论是原材料的运输,还是成品的配送都极为便捷。选定厂址后,即刻聘请专业的建筑团队,按照现代化电器厂的标准进行设计与建造。
与此同时,周言开启了全球范围的设备采购之旅。凭借着对未来电器制造技术的了解,购置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检测仪器。从日本引进的高精度电子元件生产设备,到德国的自动化装配流水线,每一件设备都代表着行业顶尖水平,为高品质电器的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招募方面,周言更是不惜重金。在各大报纸、杂志刊登极具吸引力的招聘广告,承诺提供远超同行的薪资待遇与发展空间。
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器行业精英纷纷响应。既有在电子技术领域造诣深厚的工程师,也有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卓越的企业管理者,还有技艺娴熟的技术工人。周言亲自参与面试,精心挑选,组建了一支堪称豪华的核心团队。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电器厂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短短数月,一座现代化的电器厂拔地而起。崭新的厂房宽敞明亮,先进的设备整齐排列,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投入生产。
第一批主打产品——电视机的生产正式启动。周言全程紧盯生产流程,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从原材料的筛选,到零部件的组装,再到成品的检测,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终于,第一批电视机成功下线。这些电视机图像清晰、色彩鲜艳,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越当时的市场标准。
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周言制定了全方位的营销策略。一方面,在各大城市繁华地段租赁显眼的店面,打造品牌专卖店,展示最新产品,提升品牌形象;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类国内外电器展销会,与各地经销商建立联系。
同时,还注重广告宣传,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投放大量广告,让品牌迅速家喻户晓。
在周言的精心经营下,电视机的生产销售蒸蒸日上,电器厂的知名度与日俱增。随着市场对电器需求的不断攀升,周言敏锐地察觉到冰箱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凭借着前期积累的雄厚资金、成熟团队与丰富经验,果断决定扩大生产线,进军冰箱制造领域。
周言先是派遣技术团队深入市场调研,收集各类冰箱产品的优缺点信息,同时密切关注国际上冰箱制造的前沿技术。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了一套详尽的冰箱生产计划,力求打造出兼具高品质与创新性的冰箱产品。